-
公开(公告)号:CN116383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3358.6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1 , G06Q50/06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厂粗大误差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厂系统测量粗大误差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电厂系统测量粗大误差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测量粗大误差识别的电厂系统测量数据;基于获取的所述电厂系统测量数据,利用训练好的所述电厂系统的测量粗大误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获得电厂系统测量粗大误差识别结果。本具体提供了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电厂系统测量粗大误差智能识别方法,能够快速、精准地识别系统中的粗大误差,并可直接给出故障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1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36881.X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结合可穿戴设备的多智能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利用可穿戴设备对佩戴状态的准确感知,在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在用户摘除可穿戴设备时自动解除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的可穿戴设备,对用在其他智能设备上的操作过程进行多设备多传感器联合认证。综合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进行的交互操作,智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加速度陀螺仪等实时传感器数据,计算多设备间的操作行为的动作时间同步性和空间姿态一致性指标,以此为依据来实现智能设备上的用户操作实时认证,无感地将可穿戴设备在佩戴时建立的使用者信任传递给智能设备。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数据进行操作的动作时间同步性和空间姿态一致性判断,自动实现操作级的实时身份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2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09633.7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站热力系统耗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据融合耗差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机组的待耗差分析运行状态下的n个运行参数测量值;基于获取的所述n个运行参数测量值,利用预构建的所述机组的Kriging代理模型进行耗差计算,获得所述待耗差分析运行状态下的耗差。本发明可在对测量值进行修正,充分挖掘真实测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对应负荷下的Kriging代理模型;通过部署代理模型计算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机组耗差,提高了数据获取的准确性;本发明避免了大量经验公式、未考虑参数和近似化处理带来的误差,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5027.7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7/10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透平机械设计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代理模型的透平叶片阻尼结构优化方法,其基于获得的初始的自适应代理模型,以启发式优化算法作为优化求解器,求解出特征参数样本空间的极值点;由极值点计算得到期望改进函数的最大值,并作为新的样本点插入到特征参数样本空间中以获得更新后的特征参数样本空间,判断达到预设收敛条件时,获得最终的自适应代理模型;基于最终的自适应代理模型,获得所述待优化透平叶片阻尼结构的优化后透平叶片阻尼结构,以及优化后透平叶片阻尼结构的动响应。本发明在提高代理模型精度的同时降低了优化计算成本,可达到阻尼叶片的优化设计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47427.4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叶根轮槽强度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叶根轮槽强度特性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叶根轮槽强度特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预测强度特性的叶根轮槽结构的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并基于获取的设计变量和状态变量获取网格节点坐标和网格节点邻接参数矩阵;将获取的设计变量、状态变量、网格节点坐标和网格节点邻接参数矩阵输出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获得所述叶根轮槽结构的位移分布和应力分布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基于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强度特性预测,能够快速、精确地获取叶根轮槽区域的位移分布和应力分布预测结果,且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56631.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叶根轮槽试验精确性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预获取的应变片图像,利用预先训练好的基于词嵌入的零采样图片区域分割模型进行应变片轮廓提取,获得处理后应变片图像,并记录应变片贴附角度;以预获取的数字散斑图像为目标图像,以获取的处理后应变片图像为源图像,通过仿射变换获得散斑应变片重叠图像;基于散斑应变片重叠图像以及记录的应变片贴附角度,计算获得非接触测量数据与接触测量数据的误差;基于误差进行叶根轮槽试验精确性评估,获得精确性评估结果。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获得用于精确性评估的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16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436881.X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结合可穿戴设备的多智能设备身份认证方法,利用可穿戴设备对佩戴状态的准确感知,在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时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在用户摘除可穿戴设备时自动解除身份认证。通过认证后的可穿戴设备,对用在其他智能设备上的操作过程进行多设备多传感器联合认证。综合用户在智能设备上进行的交互操作,智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加速度陀螺仪等实时传感器数据,计算多设备间的操作行为的动作时间同步性和空间姿态一致性指标,以此为依据来实现智能设备上的用户操作实时认证,无感地将可穿戴设备在佩戴时建立的使用者信任传递给智能设备。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数据进行操作的动作时间同步性和空间姿态一致性判断,自动实现操作级的实时身份认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