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78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2791.9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材制造的螺旋棒束多通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螺旋棒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加工,螺旋棒外表面的夹片结构能够确保热电偶准确地测量壁面温度。在实验装置进出口附近设置子通道温度测量组件,通过测量典型子通道的流体温度,并结合子通道分析程序,能够获得螺旋棒束多通道的搅混系数。通过调节实验回路流量和下腔室内流体温度,能够获得不同实验工况的实验数据。通过记录压差变送器的示数,能够获得螺旋棒束多通道的达西摩擦阻力系数。本发明的实验数据可为螺旋型棒束核燃料的设计程序开发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8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2793.8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材制造的螺旋单棒双通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螺旋棒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加工,螺旋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螺旋面,螺旋棒外表面的支撑球用来与中部筒体形成径向支撑。采用两台压差变送器分别测量内通道和外通道的压降,再通过本发明的实验方法,能够获得内通道和外通道的体积流量之比以及内通道的达西摩擦阻力系数。通过控制实验回路体积流量和下腔室温度可以开展不同工况实验。本发明的实验结果可为环形螺旋型核燃料的设计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1326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2795.7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增材制造的螺旋单棒单通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螺旋棒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加工,螺旋棒表面夹片结构能够实现壁面温度测量。加热棒和增材制造的螺旋棒配合可组装成螺旋加热棒。通过控制螺旋加热棒的加热功率、实验回路流量、下腔室温度可以开展不同工况实验。本发明通过采集记录压差变送器、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数据,可以获得螺旋单棒单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为螺旋型核燃料的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9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056335.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气密性抗振耐热应力变形的综合性气体加热试验装置,包括前气密室、波纹管、试验件、后气密室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分别通过焊接和密封卡套固定在气密室内,波纹管与试验件通过法兰连接。气密室主要起到气体整流和管道变径的作用,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固定一端的供气连接管通气,供气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试验件,低温端通常为带法兰或卡口的波纹管,波纹管另一端连接试验加热段,为加热段提供相对自由的端部约束,减弱因气体流动造成的试验件振动及局部约束作用,降低应力在低温约束处的集中效果。气体被电磁感应装置于加热段受热后,经后气密室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049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0883.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堆芯旁流特性的实验装置,包括:入口接管、出口接管、测温导管、温度传感器、引压管、上端盖、石墨球床、下腔室、集气盘、石墨砖块、石墨方键和石墨砖间测温孔道。石墨砖块堆叠形成石墨空腔,石墨球床填充于空腔中,两层石墨砖块之间通过石墨方键进行连接固定。石墨砖间测温孔道由上下、左右四块相邻的石墨砖块中的测温槽道组成,用于插入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多角度、多点位、多探头的形式布置温度传感器,适用于开展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堆芯旁流特性的模化实验,获取精细化的温度场分布,既可以反映出旁流条件下球床结构与石墨砖块之间的耦合特征,又可以探究方键结构对砖间气体流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798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51298.9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采用激光约束型核聚变的空间电推进电源系统,包括聚变反应堆、热电转换系统、能量管理与分配系统、电推进系统、驱动器能量供给系统、等离子体输运系统、航天器其它系统以及管路阀门。本发明通过激光约束型核聚变反应提供热能,通过激光约束手段将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电推进器的推进离子,热电转换系统将热能转换为电能,一部分电能再循环使用为聚变反应堆的激光驱动器供能,其余电能输入电推进系统产生推力。本发明采用激光约束型核聚变的空间电推进电源系统功率、经济性、灵活性更高,适合作为未来深空探测航天器的推进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3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37386.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方孔丝网式吸液芯网格划分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方孔丝网式吸液芯的几何参数;2、构建经丝和纬丝的基本结构;3、构建方孔丝网的三维结构;4、消除丝网三维结构中存在的奇点;5、建立方孔丝网式吸液芯固体域和流体域的总体三维结构;6、进行网格划分。本发明针对热管方孔丝网式吸液芯的复杂几何,简化构建方孔丝网经丝和纬丝的三维结构,再将经丝和纬丝旋转、复制、交错排布,构成方孔丝网的三维结构,根据吸液芯内的工质流动特性消除丝网三维结构中存在的奇点,然后分别建立方孔丝网式吸液芯固体域和流体域的总体三维结构,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对固体域和流体域进行划分网格,形成热管方孔丝网式吸液芯网格模型。本发明解决了热管中丝网式吸液芯网格划分困难,导致无法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问题,为热管吸液芯内流动传热传质过程的计算分析提供方法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12131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356089.1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式空间核能推进系统,包括以氢工质作为推进工质的核热推进子系统和以氦气‑电推进剂混合气体为冷却工质的核电推进子系统;本发明通过核反应堆系统加热氢工质和混合气体闭式回路,由缩放喷管和电推进器喷射推进剂工质实现动力推进。本发明结合了核热推进与电推进技术的优势,提供一种新型的双模式空间核能推进系统,可实现推力范围毫牛到百千牛级别,推进剂的利用效率更高、经济性更佳,可作为未来航天器推进动力的优先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18821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9099.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7/13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1/10 , G06F113/14
Abstract: 一种固态热管堆堆芯传热单元等效计算方法,1、根据堆芯中热管与燃料棒的配比确定固态热管堆堆芯基本传热单元;2、建立基本传热单元的等效传热模型;3、计算等效传热模型中的等效物性;4、划分计算域控制体;5、建立各区域控制方程;6、为各个区域施加边界条件;7、离散各个控制体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8、计算结束,输出计算结果。本发明考虑等效传热过程,建立固态热管堆堆芯基本传热单元的等效传热模型,针对不同几何参数、排布方式及材料的热管堆堆芯基本传热单元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进而获得热管堆堆芯基本传热单元的传热特性,为全堆计算提供支撑,为热管堆的工程应用及分析计算提供建议与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3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83975.4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尺寸冷态雾化空间的分区模拟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大尺寸的雾化空间进行划分和分割,得到喷嘴内部流场流体域、喷嘴外部近雾化场流体域和喷嘴外部远雾化场流体域;对不同计算域的模型进行不同方法的网格划分,得到嘴内部流场流体域网格模型、喷嘴外部近雾化场流体域网格模型和喷嘴外部远雾化场流体域网格模型;在喷嘴内部流场流体域网格模型范围内进行两相流动计算;通过出口速度和两相分布将喷嘴出口信息传递到近雾化场流体域模型;在喷嘴外部近雾化场流体域网格模型范围内进行液膜形成和破裂过程的计算;通过颗粒位置、速度、直径等,将近雾化场液滴信息传递到喷嘴外部远雾化场流体域;在喷嘴外部远雾化场流体域网格模型范围内进行液滴破碎的计算。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大尺寸冷态雾化空间下的两相流动、液膜形成和破裂、液滴破碎现象的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