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3375.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00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煤电新能源交互作用的宽频振荡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对含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的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再获取其表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方程和子特征方程,利用子特征方程获取忽略和考虑煤电和新能源交互影响两种情况下的子系统的等效阻抗,最后通过以上数据获得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间交互作用对系统宽频振荡的影响,整体上将煤电同步发电机的动态特性纳入宽频振荡的考虑范畴,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新特征,有助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更全面的理论分析。相较于已有的宽频振荡研究,本发明对同时含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的简化系统的宽频振荡特性展开研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乃至电源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7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32730.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活煤电同步发电机宽频带谐波阻抗建模方法及相关设备,构建了考虑原动机调速系统和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组小信号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学推导得到同步发电机的输出阻抗表达式,为混合新能源和火电机组的稳定性研究提供模型基础和理论支撑。基于同步发电机展开分析,建立同步发电机原始阻抗模型,考虑到发电机励磁调节系统和原动机调速系统对输出阻抗的影响,分别建立仅考虑励磁系统的同步发电机阻抗模型和仅考虑原动机调速系统的同步发电机阻抗模型,结合仅考虑发电机励磁系统和原动机调速系统时的阻抗分析结果,得到同时包含励磁和调速控制的完整同步发电机阻抗表达式,保证了阻抗建模结果的正确性和建模方案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2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658168.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与季节性储能规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行业最大负荷、各行业削峰比例、用户参与度以及最大负荷同时率评估区域需求侧响应潜力;获得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极限场景和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典型场景;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规划模型;设置季节性储能容量约束上限;将所述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典型场景输入所述规划模型,根据所述区域需求侧响应潜力对所述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并且校验所述最优解的鲁棒性,得到电源与季节性储能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考虑极限场景提高了规划结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8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016289.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市县新能源消纳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市县区域内源、网、荷、储侧资源的运行数据;计算市县区域内新能源场站理论待分析水平年发电功率的典型场景;以市县区域内新能源消纳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市县区域内新能源‑储能优化模型;以综合优化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市县区域间关键输电线路约束,建立市县区域间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模型;根据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结果,确定市县区域间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方案;本发明进一步细化新能源消纳分析的空间尺度,挖掘本地调节资源,提升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对于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新型储能优化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0044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58168.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与季节性储能规划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行业最大负荷、各行业削峰比例、用户参与度以及最大负荷同时率评估区域需求侧响应潜力;获得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极限场景和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典型场景;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根据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规划模型;设置季节性储能容量约束上限;将所述区域新能源发电出力典型场景输入所述规划模型,根据所述区域需求侧响应潜力对所述规划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并且校验所述最优解的鲁棒性,得到电源与季节性储能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考虑极限场景提高了规划结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10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43456.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置信容量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S1、根据负荷曲线和新能源出力曲线建立标幺值序列曲线,其中,标幺值序列曲线横坐标时间设置为N小时;S2、根据标幺值序列曲线,建立负荷爬坡序列曲线和新能源出力爬坡序列曲线;S3、从负荷爬坡序列曲线和新能源出力爬坡序列曲线中获取新能源爬坡序列和负荷爬坡序列同一时段性质一致的组合,计算组合中新能源爬坡序列相对于负荷爬坡序列的偏离程度;S4、设置偏离程度的可接受范围,计算可接受范围内的组合数;S5、将可接受范围内的组合数和时间N作比值得到新能源置信容量评估水平。本发明流程简单且计算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78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16289.0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于市县新能源消纳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市县区域内源、网、荷、储侧资源的运行数据;计算市县区域内新能源场站理论待分析水平年发电功率的典型场景;以市县区域内新能源消纳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市县区域内新能源‑储能优化模型;以综合优化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市县区域间关键输电线路约束,建立市县区域间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模型;根据源网荷储协调优化结果,确定市县区域间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方案;本发明进一步细化新能源消纳分析的空间尺度,挖掘本地调节资源,提升新能源本地消纳能力,对于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新型储能优化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9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78009.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H02J3/28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容量充裕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容量充裕性指标,包括供应风险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灵活调节能力指标,根据容量充裕性指标,以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储能容量充裕性价值评估模型;逐阶段增加系统中储能投建量,并考虑系统储能容量充裕性价值的边际效益和饱和效应,以弃电约束、失负荷约束、储能约束、火电机组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为约束条件求解储能容量充裕性价值评估模型,以获得配置优化结果。本申请研究充裕性价值随储能资源容量变化呈现出的边际效益和饱和效益,以实现储能资源的优化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9295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6415.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夏鹏 , 欧阳昌裕 , 鲁刚 , 李武峰 , 元博 , 孙广增 , 陈羽飞 , 刘利杨 , 邵亮 , 陈海涛 , 金艳鸣 , 李鹏 , 何永君 , 田晓鹏 , 龚一莼 , 吴聪 , 李慧璇 , 祖文静 , 张泓楷 , 郑永乐
IPC: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市场博弈的中长期碳交易价格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碳市场相关数据、电力系统规划相关数据和电力系统低碳改造技术经济参数;基于获取的碳市场相关数据、电力系统规划相关数据和电力系统低碳改造技术经济参数,以电力规划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确定碳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低碳规划上层模型;基于确定的电力系统低碳规划方案,以各市场主体收益最大化,建立火电厂参与碳市场的多主体模拟碳交易博弈下层模型;通过交互迭代求解碳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低碳规划上层模型和多主体模拟碳交易博弈下层模型,优化得到电力系统低碳规划方案、火电厂参与碳市场交易的均衡解,最终优化得到碳交易价格预测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1804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36684.5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10/067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电氢耦合的钢铁与电力协同转型规划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将经济‑能源‑环境综合评估模型与钢铁生产工艺系统规划模型进行耦合,构建NESAP‑Iron模型;根据各个领域钢铁需求计算钢铁生产水平,结合成本参数,基于钢铁生产水平和相应设备的能源强度计算能源消费量,基于所述能源消费量,通过不同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分别计算碳排放量,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量累加得到总排放量;基于碳排放路径和成本参数,对不同情景路径下的钢铁行业转型成本进行定量测算,计算单位减排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