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2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980406.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线的差分90度谢夫曼移相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共模抑制度较低和相移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上表面靠近一组对边的位置各印制开口方向相背一对第一U型微带线,两对第一U型微带线之间印制有矩形微带线,第二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地板蚀刻有作为参考线的由反C型缝隙、第一矩形缝隙和第一L型缝隙组成的第一复合缝隙线,和作为主线的由第三矩形缝隙、第二L型缝隙、第二矩形缝隙线型缝隙组成的第二复合缝隙线,通过第一介质板上的微带与第二介质板上的缝隙组成微带转缝隙结构,来抑制共模信号,利用主线和参考线移相特性不同实现稳定的相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7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43332.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与射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匹配网络的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旨在使用一种不对称T型缝隙‑微带线匹配网络实现双工功能,使得轴线AA’两侧的结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该匹配网络适应差分端口且工作频率范围独立可控,通过调节交指耦合线状缝隙到轴线AA’的距离可以调节对侧结构的工作频率范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匹配网络的设计与滤波器结构无关,适用范围广;此外,将差分双频双工器与差分功分器集成为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以应用于具有功率分配需求的多频带射频收发前端系统或作为差分滤波天线阵列的馈电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52661.4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多模谐振器的平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共模干扰强、通带窄、选择性低和尺寸大的问题。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制的两个U型与矩形微带线,金属地板上蚀刻有两条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和多模缝隙谐振器。矩形微带线与金属底板上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穿插处位置重合,形成了三线交指耦合结构。本发明运用U型微带转矩形缝隙线结构,将共模与差模分离,实现良好的共模抑制;三线交指耦合结构加强输入输出信号耦合;用多模缝隙谐振器对滤波器陷波特性调整。本发明拥有超带宽、小尺寸、高选择性及良好的共模抑制特性,应用于电磁微波及射频电路与系统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30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952661.4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多模谐振器的平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解决了共模干扰强、通带窄、选择性低和尺寸大的问题。滤波器包括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制的两个U型与矩形微带线,金属地板上蚀刻有两条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和多模缝隙谐振器。矩形微带线与金属底板上第一、第二阶梯阻抗缝隙线穿插处位置重合,形成了三线交指耦合结构。本发明运用U型微带转矩形缝隙线结构,将共模与差模分离,实现良好的共模抑制;三线交指耦合结构加强输入输出信号耦合;用多模缝隙谐振器对滤波器陷波特性调整。本发明拥有超带宽、小尺寸、高选择性及良好的共模抑制特性,应用于电磁微波及射频电路与系统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7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643332.1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与射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使用新型匹配网络的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旨在使用一种不对称T型缝隙‑微带线匹配网络实现双工功能,使得轴线AA’两侧的结构工作频率范围不同;该匹配网络适应差分端口且工作频率范围独立可控,通过调节交指耦合线状缝隙到轴线AA’的距离可以调节对侧结构的工作频率范围,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匹配网络的设计与滤波器结构无关,适用范围广;此外,将差分双频双工器与差分功分器集成为差分双频双工功分器以应用于具有功率分配需求的多频带射频收发前端系统或作为差分滤波天线阵列的馈电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2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0406.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缝隙线的差分90度谢夫曼移相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共模抑制度较低和相移带宽较窄的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介质板和第二介质板,第一介质板上表面靠近一组对边的位置各印制开口方向相背一对第一U型微带线,两对第一U型微带线之间印制有矩形微带线,第二介质板上表面的金属地板蚀刻有作为参考线的由反C型缝隙、第一矩形缝隙和第一L型缝隙组成的第一复合缝隙线,和作为主线的由第三矩形缝隙、第二L型缝隙、第二矩形缝隙线型缝隙组成的第二复合缝隙线,通过第一介质板上的微带与第二介质板上的缝隙组成微带转缝隙结构,来抑制共模信号,利用主线和参考线移相特性不同实现稳定的相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0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02459.1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H01Q1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极化选择特性的3D打印宽带线‑圆极化转换器,包括M×N个周期性排布的极化转换单元,所述极化转换单元包括通过3D打印实现且横截面形状为T形的介质块,该介质块包括横向介质板和与其上表面连接的纵向介质板,所述横向介质板的板面形状为正方形,其下表面喷涂有与该横向介质板板面任意一条对角线平行的多条金属条带,对不同极化方向的入射波进行选择,弥补了现有技术抗干扰性能低的缺陷;采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的转换器,有效获得了更宽的工作带宽,实现了加工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并且通过在平面和曲面上的的共形设计,更加符合当今通信系统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应用场景更加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21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10398623.1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卫星多组件热真空批试验装置,包括真空罐热沉内的导轨、加热单元、隔热板;加热单元包括红外笼、支架、安装板,待测试的微纳卫星多组件设置在安装板上且红外笼的几何包络完全覆盖待测试的组件、支架和安装板。本发明也公开了对应的试验方法。本发明可显著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0817.5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级真空强电磁综合环境试验装置,包括有微波发生系统、试验舱系统以及效应测量诊断系统,所述试验舱系统包括有金属舱、玻璃舱以及用于实现所述金属舱和玻璃舱真空环境的真空模块,所述金属舱与玻璃舱之间通过法兰组接,所述微波发生系统与金属舱连接,所述玻璃舱内置着实验平台,效应测量诊断系统部署于玻璃舱之外以用于监测所述玻璃舱;所述玻璃舱与所述金属舱连接的法兰内侧、法兰端头外侧以及舱体内侧指定深度上镶有金属膜,且所述玻璃舱的内表面设有可透视的金属网栅。借此,本发明能够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材料级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494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79586.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CMG(控制力矩陀螺)失效试验设计方法,适用于多应力耦合环境下CMG工作特性的试验设计。本方法利用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反映试验因子与试验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仿真数据建立预测模型,通过效用函数的构建,序惯式扩充训练集,更新预测模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将全部仿真样本点进行聚类分析(聚成至少2类),再从各类别中随机选取部分样本点进行试验,验证CMG工作特性,可实现CMG工作特性的高效率试验验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