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冲击地压多变量智能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667273.5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冲击地压多变量智能预报方法,包括:一、获取微震监测数据;二、采用计算机构建TFT神经网络模型;三、获取TFT神经网络模型的设置参数;四、TFT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五、根据训练好的TFT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后续时刻的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六、根据后续时刻的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对冲击地压进行预测及预警。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通过TFT神经网络模型实现b值、能量指数、累积视体积和施密特数多变量预测及预报,提高了冲击地压预测精准度。

    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突水危险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328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344671.4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底板注浆加固突水危险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待加固区域的位置;二、采集加固前待加固区域的原始视电阻率;三、对待加固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四、确定注浆加固后待加固区域内的有效加固区域;五、根据注浆加固后待加固区域内的有效加固区域对待加固区域的突水危险性等级进行评估。本发明通过确定待加固区域的位置,并对待加固区域注浆加固前后的视电阻率分别进行测量,确定注浆加固后待加固区域内的有效加固区域,然后根据待加固区域内的有效加固区域对待加固区域的突水危险等级进行评估,评估确定的突水危险等级更具准确性,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现实的积极的指导作用,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一种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009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892027.9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卸压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矿井等效模拟模型;二、获取大直径钻孔的卸压参数范围;三、优化大直径钻孔的卸压参数;四、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大直径钻孔,401、设置差值阈值,402、建立N个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一个最优卸压参数的大直径钻孔的等效替代排列形式,403、按照小直径钻孔数量递增的顺序依次进行卸压模拟并获取钻孔等效替代排列形式;五、小直径钻孔卸压。本发明根据矿井实际条件优化大直径钻孔参数,并利用等效面积下小直径钻孔等效替代大直径钻孔,有效规避大直径钻孔孔径过大对煤体稳定性造成严重破坏,避免井下配备特种钻探设备且特种钻探设备无法在巷道有限空间内钻探工作,降低设备的运输难度。

    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095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57625.2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属于机器学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施工工程的施工及应用工况参数;将施工工程的施工及应用工况参数输入至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经过运算,得到可供选择的工程材料;其中,基于机器学习所得的工程材料选择数学模型选自包括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装置、介质及设备能够实现该基于机器学习的工程材料选择方法。该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够减少人为运算产生误差或者错误,因此,能够提高施工工程在施工及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工程材料选择的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累积损伤时空分布特征的冲击地压超前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3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07800.2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累积损伤时空分布特征的冲击地压超前预警方法,获取待预测区域的全部微震数据,微震数据由预测区域中每个点的三维坐标和对应的能量组成;将待预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并获取每个网格中的全部微震数据;基于每个网格中的全部微震数据,计算各个网格的巷道围岩损伤的分型维数;基于每个网格中的全部微震数据,得到每个网格中的裂缝平面个数、裂缝面积与裂缝形状;基于每个网格中的分型维数、裂缝平面个数、裂缝面积与裂缝形状,得到每个网格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根据危险程度进行预警。本发明基于微震数据得到分型维数,同时引入裂纹的各项指标,得到冲击地压的危险程度并进行预警,提升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煤岩采动力学的时滞型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6186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21458.7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岩采动力学的时滞型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方法,包括步骤:一、煤矿工作面顶底板取样;二、获取试样达到完全破碎的极限抗压强度与时间;三、统计煤矿工作面不同推进速度对应的平均周期来压强度;四、试样达到完全破碎的时间的分段;五、计算循环加卸载单轴抗压试验中单次加载峰值强度;六、计算循环加卸载单轴抗压试验中单次加卸载实验的加卸载速率;七、循环加卸载单轴抗压试验并绘制循环加卸载强度曲线;八、时滞型冲击地压灾害时效预警。本发明建立了单次加卸载实验时间与煤矿工作面每日工作制度的转化机制,经过加卸载实验分析试样达到极限强度的时间来预测时滞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时间,使得预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一种深部动压巷道柔性超前联合液压支架护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47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28992.8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动压巷道柔性超前联合液压支架护网装置,包括底板、立柱、顶板、活动柱、活动柔性网,所述立柱通过底部的接触板与地面连接,底板位于立柱之间,立柱采用液压柱支撑,立柱上安装有多个液压驱动器,在液压驱动器的作用下立柱能进行上下伸长、缩短,所述立柱的顶部焊接有顶板,顶板的顶部设有螺栓安装的活动柱,两个立柱之间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的等距离安装有三个活动柱,活动柔性网将活动柱覆盖,且活动柔性网与巷道的内表面接触。本发明设计合理;活动柱及活动柔性网的设计能够抑制巷道片帮,缓解巷道顶板掉渣伤人和防止支架下沉。

    一种急倾斜巨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面冲击危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9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65121.8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巨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面冲击危险评估方法,建立待评估区域的煤岩体数值模拟模型得到高应力区;利用八叉树算法对高应力区空间进行划分;计算该区域的空间体积及微震大能量事件分布是否在八叉树节点上,确定该区域是否为危险区域;计算该危险区域的动态参数,并绘制出动态参数的空间扫描图,叠加得到危险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取危险区域的静态参数,使用权重分配的算法对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进行权重分配;通过评级模型得到冲击危险性划分结果;确定各个危险区域的冲击危险。本发明将待评估区域分割为若干个子区域,并综合考虑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对各个子区域进行冲击危险进行动态的评估,最终确认子区域的冲击危险性。

    一种基于置信椭圆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504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36583.X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置信椭圆的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方法,涉及矿井下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矿井中的能量数据,同时记录与开采相关的推进度数据;S2、对采集到的能量数据进行预处理;S3、确定最适合的概率分布模型;S4、计算出能量数据的概率;S5、引入推进度数据,设置90%、95%、99%三种置信水平,构建置信椭圆,根据能量数据在置信椭圆内的位置以及对应的能量数据的概率来评估冲击地压危险性。本发明利用多种概率分布模型分别对预处理后的能量数据进行拟合,根据拟合优度确定最适合的概率分布模型,提高了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对于不同工程环境的适应性和评估的准确性。

    一种基于变形局部化与损伤断裂力学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745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07934.4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形局部化与损伤断裂力学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获取待预警区域的各个点的微震数据,微震数据包括点的三维坐标和点的能量;利用空间网格算法将待预警区域划分为多个空间区域,并将各个空间区域的各个点的微震数据集合为一个点集;根据微震数据判断各个空间区域的微震事件聚集程度,并与设定的程度阈值进行比较,筛选出超过程度阈值的空间区域,计算空间区域裂缝面积;根据空间区域裂缝面积计算裂纹尖端因子,通过能量释放率和损伤变形能得到各个空间区域的区域应力;根据空间区域的区域应力与测得的临界应力,计算冲击危险系数,并根据冲击危险系数对空间区域进行预警,从而有效提升冲击地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