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91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606998.9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动态多普勒频偏的两阶段捕获方法,首先对扩频码元信号进行解扩处理,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码元信息及其对应的频域向量,然后将码元信号依次划分到连续的多个时间累积窗口,并分别进行差分相干累积,再进行谱峰搜索得到第一次捕获结果,最后求解第二次捕获的搜索范围,并对每个时间累积窗口进行谱峰搜索得到第二次捕获结果,进而得到最终的多普勒频偏及其加速度捕获结果。本发明方法通过采用多个时间累积窗口的两阶段捕获方法将多普勒频偏捕获限定到一个更为精确的搜索范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地提高捕获性能,具有较好的适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728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52605.1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W16/10 , H04W72/12 , H04B1/7075
Abstract: 一种星载处理资源池的动态分配实现结构,包括PRACH前导捕获单元、信道选择单元、解扩解调资源池、时间和控制单元。PRACH前导捕获单元将卫星接收到的各输入波束信号中包含的用户信道签名信息提取出来并送至时间和控制单元。信道选择单元根据时间和控制单元的选择控制指令,从卫星接收到的输入波束信号中筛选出待处理的信道信号并送至解扩解调资源池。解扩解调资源池从信道选择单元接收筛选出的待处理信道信号,并利用时间和控制单元传递的参数信息对各待处理的信道信号进行搜索和解扩解调处理。时间和控制单元负责整个动态分配结构的控制工作。本发明实现了星载载荷处理资源池的动态分配,具有灵活性好、处理效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906B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010255688.X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0 , H04B1/7077 , H04B7/185
Abstract: 一种基于WCDMA体制的用户信道星上捕获方法,首先在波束接入时隙上根据PRACH接入前导的签名信息筛选出准入用户,然后确定准入用户所在波束为本波束或者跨越波束。如果是本波束,则利用签名相位确定与该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搜索起始时间和搜索区间,在搜索区间内搜索本波束内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单径延迟量,然后对DPCH信道进行扰码跟踪。如果是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则为其在本波束内分配DPCH信道,以本波束的基准时间为参考,确定该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在本波束内的搜索起始时间和搜索区间,在搜索区间内搜索本波束内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单径延迟量,然后对DPCH信道进行扰码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16698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0462443.8
申请日:2020-05-27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星地WI‑FI网络的PCF接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卫星轨道高度以及预设的天线半波束角计算相邻终端轮询的等待时延间隔,以及设置预设的终端轮询表中每个终端的初始优先级以及序列号信息;根据预设的初次轮询终端数目以及序列号信息在等待时延间隔内对终端轮询表中终端的业务进行轮询,得到轮询结果;根据轮询结果调整每个终端的初始优先级,根据调整后的优先级调整终端轮询表以及初次轮询终端数目;根据调整后的终端轮询表以及调整后的轮询终端数目重新进行轮询,直到轮询次数达到预设的轮询次数为止。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星地WI‑FI网络的吞吐量性能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746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05940.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无中心TDMA的卫星通信网络时间同步方法,首先,网络初始化分配同步时隙时,综合考虑了往返计时消息长度,最大星地传播时延以及为减少网络同步误差而设计的往返计时应答消息发送时间间隔;其次,卫星节点收到地面节点发送的往返计时询问消息报文后重复发送包含发送时间在内的往返计时应答消息报文;最后,地面节点根据接收到的两次往返计时应答消息报文可计算星地同步时间误差,从而实现地面节点与卫星节点的精确的时间同步。本发明提出的时间同步方法综合考虑了星地往返传输时延的不对称性以及星地远距离传输时延对网络同步的影响,从而使无中心TDMA网络在星地远距离通信的条件下实现精确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03248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452258.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均衡路由方法,利用网络拓扑发现消息进行节点局部信息获取,利用获取的局部信息,包括邻居到汇聚节点最短路径长度及可用来评估节点在网络中连通重要性的节点中心性估计值,进行最短传输及能耗均衡的综合考虑进行数据路由选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应用于特殊环境,传感器节点携带不可再生的有限能量或能量补充极为有限,本发明提出的路由方法可在最小化全网转发量与平均各节点能耗间取得均衡,避免个别节点过早死亡,提高网络整体可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222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2602.8
申请日:2010-08-13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185
Abstract: 一种星载交换机的分布式混合实现结构及实现方法,将接收数字波束形成网络(DBF)送来的上百个波束的信号先通过接收电路波形交换模块送至对应的上行处理器,实现信道的选择和处理,经过基带交换、扩频调制,再由发射电路波形交换模块实现波束信号的汇聚;a.接收电路波形交换模块可在控制指令下将任意M个波束信号按照映射关系送至N1个上行处理器;b.上行处理器对信号进行解扩解调后,通过基带交换模块完成各信道随路信令的合并,以及到N2下行处理器的交换输出;c.下行处理器的输出经过发射电路波形交换模块以波束的形式输出给发射数字波束形成网络(DBF)。本发明可以满足在星载处理的用户业务不同波束分布不均匀和分布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应用场景下,星载处理业务产生的调度能力的需求,以最小的星载处理资源满足用户处理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90890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55688.X
申请日:2010-08-1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基于WCDMA体制的用户信道星上捕获方法,首先在波束接入时隙上根据PRACH接入前导的签名信息筛选出准入用户,然后确定准入用户所在波束为本波束或者跨越波束。如果是本波束,则利用签名相位确定与该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搜索起始时间和搜索区间,在搜索区间内搜索本波束内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单径延迟量,然后对DPCH信道进行扰码跟踪。如果是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则为其在本波束内分配DPCH信道,以本波束的基准时间为参考,确定该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在本波束内的搜索起始时间和搜索区间,在搜索区间内搜索本波束内跨越波束准入用户对应的DPCH信道的单径延迟量,然后对DPCH信道进行扰码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181776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495915.X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地数据链传播时延补偿的时隙设计方法,属于通信学科领域;步骤一、获取数据链的最远通信距离L、数据链的时隙长度Tslot、卫星轨道高度h和卫星天线半波束宽度θ,计算地心角度α;计算星地之间理论最远通信距离dmax;步骤二、根据数据链的最远通信距离L、星地之间理论最远通信距离dmax和卫星轨道高度h,确定星地数据链的通信范围;步骤三、设定卫星延迟Δt时长发送数据、提前Δt时长接收数据,计算Δt;步骤四、计算n;计算卫星发送和接收时隙长度Tsatellite,完成对卫星发送和接收时隙长度的设计;本发明保证了星地之间通信可以完全按照数据链的通信协议,地面的数据链节点不用做任何改动就可以通过卫星实现跨距离通信,扩展了地面链的通信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30302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410364662.7
申请日:2014-07-28
Applicant: 南京辉宏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取目标电磁散射特性的高斯波束方法。通过在快速多极子方法转移因子中的位置变量加入虚部位移,使得转移因子具有高斯波束的特性,即转移因子在远场组组中心连线方向上具有较大分量,并随着转移因子分量方向与组中心连线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快速衰减;再在转移因子上加上窗函数,进一步增强转移因子的方向性。然后舍去较小的转移因子分量,保留较大的分量。与传统快速多极子方法中计算转移因子相比,本发明中的方法仅需计算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转移因子分量,有效的降低了计算转移因子过程中的内存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