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944952.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纳金属线圈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组合模板的微纳金属线圈制备方法及辅助装置,制备一个由两个模板组成的线圈结构;将线圈结构通过衬底安装在蒸镀基板上,并将蒸镀基板放置在辅助装置上;对线圈结构进行蒸镀;蒸镀完成后,取出衬底,对衬底上蒸镀形成的线圈进行检测,验证其完整性,线圈结构采用激光、聚焦离子束或光刻其中一种加工方法在模板片上加工获取,衬底选用单面抛光处理后的单晶硅;蒸镀的采用金属材料为银段,本发明通过采用组合模板电子束蒸镀技术,可以实现微纳金属线圈的快速、高效制备,缩短了生产周期,通过划分多个模板,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形状和结构的微纳金属线圈,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811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0433.7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微纳结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转印工艺的金属微纳结构制备方法及装置,其一种基于转印工艺的金属微纳结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转印载体,转印载体分为载体层、脱模层、转印层;S1.1、在载体层表面制备具有特定形状的图案化微纳凸结构;S1.2、在图案化微纳凸结构表面沉积一层低熔点材料作为脱模层;S1.3、在低熔点材料表面制备金属薄膜作为转印层;S2、将转印载体完全贴附在承印基板上并施加一定压力,同时加热使脱模层融化,载体层与转印层脱离,完成金属微纳结构制备。通过转印实现金属微纳结构在多种衬底上的制备,能够大规模精确转印微纳米结构,通过转印可以在多种衬底特别是柔性衬底上形成微纳金属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35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612766.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长宝 , 辛明勇 , 冯起辉 , 高吉普 , 林呈辉 , 王宇 , 祝健杨 , 杨婧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李博文 , 文屹 , 吕黔苏 , 张缘圆 , 唐赛秋 , 余丙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喷印的立体金属线圈制备装置,包括基础单元、驱动单元和紧压单元,其中基础单元,其包括基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一端的支撑座组件和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组件外端的制备组件。该基于电流体喷印的立体金属线圈制备装置,将裹覆绝缘层的芯棒进行相关表面优化处理,然后作为喷印基底固定于安装在底部位移台上的夹紧装置上,由夹紧装置后端的电机驱动整个基底旋转,然后在旋转的基底上进行喷印材料以实现微纳磁敏线圈的制备,基于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一次喷印完成含芯棒的微纳磁敏线圈的制备,简化了工艺流程,且通过只一个驱动机设备则能够同时完成旋转和Y轴移动的目的,让旋转和移动速度保持一致,提高产品生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888436.8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辛明勇 , 徐长宝 , 冯起辉 , 王宇 , 林呈辉 , 高吉普 , 杨婧 , 祝健杨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代奇迹 , 李博文 , 谈竹奎 , 吕黔苏 , 刘斌 , 陈敦辉 , 张缘圆 , 唐赛秋 , 张后谊 , 肖小兵 , 毛均毅 , 余丙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敏线圈及其电压幅值提升方法,包括采用复合结构制备线圈主体,并在所述线圈主体中部采用迂回结构,所述线圈主体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至少设置有2条,且所述第二线圈置于所述2条第一线圈之间,所述第二线圈中部的迂回结构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由第一方向向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一点组成,所述第二段由所述第一点通过第一角度延伸至第二点组成,所述第三段由所述第二点通过第二角度向第二方向延伸组成。该磁敏线圈及其电压幅值提升方法,通过可变材料的夹层迂回设计,在线圈的迂回部分和线圈两端采用不同的制备材料,以实现对线圈电感值和内阻的平衡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535256.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辛明勇 , 徐长宝 , 冯起辉 , 高吉普 , 王宇 , 祝健杨 , 杨婧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邓松 , 欧阳广泽 , 李博文 , 张后谊 , 谈竹奎 , 吕黔苏 , 余丙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微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微纳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在经过预处理的半导体材料表面刻出划痕;再将半导体材料浸入金属盐溶液中进行电镀,即得到金属微纳结构。本发明结合扫描探针刻划与电镀工艺,实现单晶硅表面纳米划痕处选择性制备金属结构。扫描探针刻划是一种无模板、接触式机械去除方法,可用于制造高精度的微/纳米结构,同时通过控制刻划不同的微/纳米结构,可实现金属微纳结构的无模板定向高精度制备。以本发明制得的金属微纳结构作为金属基基传感元件(平面线圈磁敏传感单元、叉指电极等)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达到优于现有技术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12769.X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辛明勇 , 徐长宝 , 高吉普 , 冯起辉 , 林呈辉 , 王宇 , 祝健杨 , 杨婧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代奇迹 , 李博文 , 刘斌 , 陈敦辉 , 张缘圆 , 唐赛秋 , 张后谊 , 毛均毅 , 余丙军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孤岛串联式变截面微纳线圈的磁敏传感特性优化方法,包括将平面方形螺旋线圈作为设计依据;根据方形螺旋线圈内部涡流以及线圈外部电阻对线圈品质的影响,采用减小内部线圈截面,增大外部线圈截面的方式来提高线圈品质;在线圈周围新增小型螺旋孤岛;分析对比不同孤岛数量平面方形螺旋线圈的磁场分布以及电感值,并确定线圈最终的优化设计方案。该孤岛串联式变截面微纳线圈的磁敏传感特性优化方法,减小线圈内部截面以削弱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垂直于导体而带来的涡流损耗;增大线圈外部截面以减小线圈内阻过大带来的阻抗损耗,将小型螺旋线圈以孤岛的形式串联接入平面线圈中,并通过分析优化孤岛数量,进一步优化平面线圈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28847.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高压导线磁场的装置及系统,涉及高压导线监测领域,用于监测高压导线磁场的装置包括线圈,所述线圈之间互相串联;磁芯,紧贴在所述线圈的两侧;一个所述线圈与两个所述磁芯封装在一起形成磁场捕捉模块,用于感应高压导线产生的磁场;所述磁场捕捉模块均匀地环绕在高压导线的外圆周上。本发明通过线圈的设计和磁芯的结构组合,磁场感应效果得到了优化,提高了传感器对高压导线电流微小磁场的响应能力。同时整个系统通过将线圈采集的磁场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引入精密的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实现了对高压导线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83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891602.X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长宝 , 辛明勇 , 冯起辉 , 高吉普 , 林呈辉 , 王宇 , 杨婧 , 祝健杨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李博文 , 吕黔苏 , 代奇迹 , 陈敦辉 , 张缘圆 , 唐赛秋 , 张后谊 , 毛均毅 , 甘寅锴 , 余丙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喷头打印装置及其运动方法,包括基础单元通过外表面设置的安装机构连接主喷头机构,且所述基础单元一端还设置有封装喷头机构;通过将基底材料置于打印的位移台并给主喷头机构和封装喷头机构填充墨水,移动位移台至初始位置;根据墨水凝固时间确定封装喷头延时出墨时间T,开始打印T时间后封装喷头机构运动至打印起始位置;设定位移台运动速度,基于所打印的结构计算确定主喷头速度和监测封装喷头速度。该双喷头打印装置及其运动方法,根据运动关系设计出控制软件系统,采用TCP协议建立控制软件与位移台和精密电机的连接,通过计算机辅助控制实现封装喷头对主喷头运动轨迹的精确捕捉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1183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12766.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长宝 , 辛明勇 , 冯起辉 , 高吉普 , 林呈辉 , 王宇 , 祝健杨 , 杨婧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李博文 , 文屹 , 吕黔苏 , 张缘圆 , 唐赛秋 , 余丙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喷印的立体金属线圈制备装置,包括基础单元、驱动单元和紧压单元,其中基础单元,其包括基座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组件一端的支撑座组件和连接于所述支撑座组件外端的制备组件。该基于电流体喷印的立体金属线圈制备装置,将裹覆绝缘层的芯棒进行相关表面优化处理,然后作为喷印基底固定于安装在底部位移台上的夹紧装置上,由夹紧装置后端的电机驱动整个基底旋转,然后在旋转的基底上进行喷印材料以实现微纳磁敏线圈的制备,基于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一次喷印完成含芯棒的微纳磁敏线圈的制备,简化了工艺流程,且通过只一个驱动机设备则能够同时完成旋转和Y轴移动的目的,让旋转和移动速度保持一致,提高产品生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0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12883.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长宝 , 辛明勇 , 冯起辉 , 高吉普 , 林呈辉 , 王宇 , 祝健杨 , 杨婧 , 何雨旻 , 汪明媚 , 古庭赟 , 徐玉韬 , 李博文 , 刘斌 , 唐赛秋 , 毛均毅 , 张缘圆 , 余丙军
IPC: H01F41/094 , H01F41/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包括承重机构、配重调控机构和线轮收放机构,其中承重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顶部的支撑轮杆以及用于限位设置于所述底座一侧的开合单元;配重调控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外端并位于所述支撑轮杆之间。该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通过改变张紧力上配重块的重量,可以有效地控制张紧力的大小,只需保证张紧轮上下移动时的端跳与径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张紧力几乎是可以看作恒定不变的,同时,设计的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提升器件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防止零部件过多而导致的各种联结与配合问题,并通过能够自行移动的线轮收放机构进行调整,适应线圈收放始终保持垂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