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柔性互联配电网提供频率支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49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69373.7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柔性互联配电网提供频率支撑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接入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永磁直驱型风电机组提供频率支撑,测量风电机组网侧变换器的直流电压,计算其标幺值和相位,调制电压幅值,生成触发脉冲信号;监测风轮转速和同步发电机转子位置角,获取最优功率标幺值,计算有功功率参考值;结合有功功率和电流控制,输出机侧变换器调制电压的d轴和q轴分量,通过旋转坐标变换至静止坐标系下的三相调制电压,经脉冲宽度调制环节生成触发脉冲信号。本发明实现风电机组在频率支撑阶段为配电网提供快速响应,在转速恢复阶段防止转速失速和抑制频率二次跌落,提高了风电机组对电网的支撑能力。

    一种智能软开关的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16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46921.X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的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用电负荷、风电和光伏数据,对获取用电负荷、风电和光伏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功率灵敏度矩阵计算配电网节点电压变化,加权系数与电压数据方差,评估配电网节点间的损失灵敏度,根据损失灵敏度确定智能软开关位置;基于智能软开关的约束条件,以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年度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确定智能软开关容量。本发明计算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智能软开关的损失灵敏度,考虑节点电压越限风险并确定智能软开关的最佳接入位置;以年度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智能软开关的容量,降低柔性互联配电网的年度综合运行成本,提高柔性互联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和可靠性。

    一种基于柔性互联配电网的风电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3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3531.4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互联配电网的风电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检测预构建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的频率,并计算所述柔性互联配电网的标准频率与所述频率之间的频率偏差及偏差绝对值;判断所述偏差绝对值与预设的死区频率的大小关系;获取待接入的风电机组的风轮转速,并根据所述大小关系及风轮转速,配置所述风电机组的惯量偏差;利用预构建的最优功率控制系数、所述风轮转速及惯量偏差,计算有功功率参考值,并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参考值控制所述风电机组对所述柔性互联配电网进行电力接入。能够增强电力接入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电力接入的稳定性。

    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9108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42614.X

    申请日:2019-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人脸图像并预处理;导入人脸图像特征模型数据库,得到二值化人脸特征;将二值化人脸特征与预先建立的二值化人脸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如果计算结果小于设定的误差阈值,确定人脸图像的身份标识;如果未识别,则将人脸图像依次输入N个分类器中,在每个分类器分别计算特征相似度值;若第i个分类器识别成功,则将第i个分类器的目标样本图像作为人脸图像的匹配结果;若N个分类器均为识别失败,则基于加权投票算法,对得到的N个分类器的相似度数据进行投票,并根据投票结果确定所述待识别人脸。本发明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人脸图像的识别。

    一种无变压器型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软启动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2537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079048.6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变压器型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软启动方法及系统,涉及交流电网潮流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投入限流电阻,对并联级联多级逆变器进行不控整流充电,切除限流电阻,对并联级联多级逆变器进行不控整流充电;启动并联级联多电平逆变器控制,对潮流控制单元和能量控制单元进行不控整流充电;对串联换流器串联部分进行受控充电,启动线路潮流控制,运行多端柔性互联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无变压器型多端柔性互联装置的软启动方法通过投入限流电阻对并联级联多级逆变器进行不控整流充电,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启动线路潮流控制,提升了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本发明在稳定性、控制精度和运行效率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