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下害虫缓控释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04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93928.6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防治地下害虫缓控释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治地下害虫缓控释药肥颗粒剂包括如下组分:农药有效成分、乳化剂、溶剂、吸附载体、润湿剂、分散剂、惰性填料、粘结剂的水溶液和肥料。制备方法为:先将农药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再用吸附载体吸附均匀;然后加入润湿剂、分散剂、惰性填料和肥料,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粘结剂,捏合均匀,通过造粒机造粒,即制得缓释颗粒剂。利用本发明制备的颗粒剂防治万寿菊移栽期的小地老虎,结果表明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达到86%以上。本发明是药肥一体化,在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同时,可以节省人工,节省农药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可应用到小麦、玉米、辣椒等农作物上。

    一种生防真菌和氟啶虫胺腈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02480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02527.X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防真菌和氟啶虫胺腈的组合物短氟帚啶、其霉虫制D胺备L腈H方A原法为药及1用×用丙1途0酮3,~组1配×合成1物016×个含孢1氟0子4啶µ/g虫m/ml胺;l其的腈制母为备液30方,~42法℃00是µ低g将/温m95保l,%存;短帚霉DLHA菌剂成品活菌浓度为1×103-1×106个孢子/ml;将氟啶虫胺腈与短帚霉DLHA湿菌体混合,配制成含氟啶虫胺腈为30-200µg/ml、短帚霉DLHA为1×103-1×106个孢子/ml的组合物。本发明对蔬菜蚜虫、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环境友好。

    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10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66145.7

    申请日:2015-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57/16 A01N43/90 A01N53/00 A01N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即用于小菜蛾害虫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杀虫剂农药复配制剂。它可以制成水乳剂或微乳剂,其为水乳剂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成分原料制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3~1%,高效氯氰菊酯4~8%,余量为乳化剂、溶剂、稳定剂和水;其为微乳剂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成分原料制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1%,毒死蜱10~15%,余量为乳化剂、溶剂、稳定剂和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比普通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单剂杀虫更彻底,作用更持久。是上述几种单剂的理想换代产品。且本复配制剂具有明显的增效和相加作用。

    一种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1138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94052.3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啶虫胺腈和噻虫嗪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含氟啶虫胺腈20~300μg/ml,噻虫嗪为20~200μg/ml;将98%氟啶虫胺腈原药用丙酮配成1×104μg/ml的母液,95%噻虫嗪原药用丙酮配成1×104μg/ml的母液,均4℃低温保存;将氟啶虫胺腈与噻虫嗪混合,配制成含氟啶虫胺腈为20~300μg/ml、噻虫嗪为20~200μg/ml的组合物。本发明对甘蓝、萝卜、白菜、烟草等多种作物上的桃蚜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桃蚜抗药性的风险。

    一种室内饲养白背飞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105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74402.0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饲养白背飞虱的方法,它是在孵化瓶和收纳箱中分别铺垫海绵,并倒入木村培养液浸没海绵,将水稻种子播种在孵化瓶和收纳箱中的海绵上;孵化瓶中的水稻种子出苗2-3cm时向孵化瓶中雌雄成对接入白背飞虱成虫并以纱布封口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待其产卵;待孵化瓶中孵化出若虫时将若虫转入收纳箱中,同样以纱布封口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至若虫长大至成虫后又成对接入孵化瓶中产卵,并循环往复。本发明孵化瓶饲养的成虫密度不高,产卵量大。卵孵化后,将瓶中的初孵若虫移出方便。若虫移入透明收纳盒,待长成成虫后再次将成虫接入孵化瓶,循环往复,可提供大量的白背飞虱虫源。同时,所用物品均可多次反复利用,节约成本。

    一种室内饲养白背飞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2105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074402.0

    申请日:2015-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饲养白背飞虱的方法,它是在孵化瓶和收纳箱中分别铺垫海绵,并倒入木村培养液浸没海绵,将水稻种子播种在孵化瓶和收纳箱中的海绵上;孵化瓶中的水稻种子出苗2-3cm时向孵化瓶中雌雄成对接入白背飞虱成虫并以纱布封口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待其产卵;待孵化瓶中孵化出若虫时将若虫转入收纳箱中,同样以纱布封口在人工培养箱内饲养至若虫长大至成虫后又成对接入孵化瓶中产卵,并循环往复。本发明孵化瓶饲养的成虫密度不高,产卵量大。卵孵化后,将瓶中的初孵若虫移出方便。若虫移入透明收纳盒,待长成成虫后再次将成虫接入孵化瓶,循环往复,可提供大量的白背飞虱虫源。同时,所用物品均可多次反复利用,节约成本。

    检测稻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49265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52120.7

    申请日:2015-09-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稻飞虱对药剂敏感性的装置,包括两端敞口的透明圆柱体,在透明圆柱体的顶端设有透气海绵塞,在透明圆柱体的底部设有带苗培养杯;所述的带苗培养杯包括杯体,在杯体内的底部设有土壤层,在土壤层的顶部设有琼脂层,植株固定在土壤层中;植株处于透明圆柱体内,且透明圆柱体的底端插入土壤层中。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圆柱体与带苗培养杯组合的结构,该结构可以准确测定所有药剂对稻飞虱的敏感性水平,同时便于药剂间的毒力比较,适用于稻飞虱对所有杀虫剂敏感性检测,且适用于稻飞虱成虫、若虫、卵各个龄期的敏感性检测,操作简便。

    采集稻飞虱的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47706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526442.5

    申请日:2014-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稻飞虱的装置,包括两端敞口的透明管,在透明管内设连根稻茎,在透明管的底端设有脱脂棉,脱脂棉包覆连根稻茎的根部,在透明管的顶端设有海绵塞;另设有带柄漏勺。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管作为采集容器,并在透明管中设置连根稻茎作为稻飞虱的食源,利用带柄漏勺作为收集工具,减少了使用吸虫器吸取试虫及转移试虫的环节,更是避免了采集过程稻飞虱四处扩散,四处逃逸,从而提高了采集数量,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采集时间偏长而导致的人员中暑、昏倒等安全事故;且保证采集的稻飞虱有地方待,有东西吃,免受饥饿,从而增强了稻飞虱体质,提高了实验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