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97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97002.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9/00
Abstract: 一种露天煤矿气体环境的评价方法,属于煤矿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待评价露天煤矿的气体环境绿色度可拓物元模型;对各评价指标的定义域进行归一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及关联度,确定气体环境所属的绿色度评价等级及波动趋势,并制定待评价露天煤矿后续开采和治理方案;本发明可拓物元模型评价指标选取不受指标种类和数量限制,解决了定性和定量指标共存的问题;用博弈论将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结合进行权重赋值,既考虑到各矿山的差异,进行合理调节,又保障权重的客观合理性;可以评价露天矿山的设计水平,指导矿山设计单位和矿山企业从煤田开发起始阶段现实绿色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1367031.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露天煤矿端帮陡边坡的形态优化方法,属于露天开采领域。该方法定性分析露天煤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潜在滑坡模式。分析端帮边坡的重要程度、服务时间、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压帮前后的陡边坡安全储备系数。选取典型的工程地质剖面,在端帮边坡角度现状基础上进行加陡,分析边坡稳定性与边坡角度的定量关系,确定陡边坡最佳开采角度;根据确定角度,调整边坡下部运输平盘的宽度提出不同的陡边坡开采形态,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得到陡边坡的最优开采形态;计算陡边坡在不同压帮高度下的稳定性,得到边坡稳定性与压帮高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出压帮高度。用该方法优化,能够充分回收煤炭资源、降低生产剥采比、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8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910342063.8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露天煤矿内排土场排土参数的优化方法,属于露天开采领域。该方法为建立露天煤矿地质模型和采场的剥采模型,确定内排土场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再确定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边坡的安全储备系数,以露天煤矿内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选取典型的工程地质剖面,在原设计内排土场边坡角度现状的基础上调整平盘宽度,以1°的步长进行加陡,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逐年的内排土场工程位置,不同排土参数对应的稳定性系数FS,当满足FS>K时,最大的排土角度及对应的平盘宽度为最优的内排土场排土参数,并通过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算法进行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在满足安全与实际生产的同时,充分释放内排空间,提前实现完全内排。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33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05477.X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基底排土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首先利用普朗特尔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不考虑排土场侧面三角载荷时的极限堆高为H90,然后按照排土场边坡角β、坡高H90+△H和坡面线的位置,分别确定滑动力矩增量△M滑与△H的函数关系、侧面三角载荷产生的抗滑力矩△M抗'与△H的函数关系,再次分别绘制△M滑-△H与△M抗'-△H曲线,判断两条曲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交点所对应的H90+△H为排土场边坡角为β时的极限堆高,该极限堆高对应的载荷为软弱基底排土场极限承载力,若无交点,则排土场没有极限堆高。本发明从基底承载力角度确定软弱基底排土场的极限堆高,可有效避免因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排土场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0937646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67031.5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露天煤矿端帮陡边坡的形态优化方法,属于露天开采领域。该方法定性分析露天煤矿端帮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潜在滑坡模式。分析端帮边坡的重要程度、服务时间、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压帮前后的陡边坡安全储备系数。选取典型的工程地质剖面,在端帮边坡角度现状基础上进行加陡,分析边坡稳定性与边坡角度的定量关系,确定陡边坡最佳开采角度;根据确定角度,调整边坡下部运输平盘的宽度提出不同的陡边坡开采形态,兼顾经济性与安全性,得到陡边坡的最优开采形态;计算陡边坡在不同压帮高度下的稳定性,得到边坡稳定性与压帮高度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确定出压帮高度。用该方法优化,能够充分回收煤炭资源、降低生产剥采比、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87321.1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倾斜基底内排土场边坡形态的优化方法,属于露天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1)定性分析倾斜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潜在滑坡模式;(2)对内排土场边坡岩土体进行力学实验,得到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3)确定倾斜基底内排土场边坡的安全储备系数K;(4)设计不同排弃高度、不同平盘宽度的倾斜基底内排土场边坡形态,并设计最优的边坡稳定性系数和最大的排弃空间。(5)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算法,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以上得到的最优边坡形态方案进行模拟检验,进一步验证最优边坡形态的可行性。该方法确保了内排土场的稳定及内排空间的不断扩展,为边坡形态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也节省了大量露天开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33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505477.X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基底排土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方法,首先利用普朗特尔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计算不考虑排土场侧面三角载荷时的极限堆高为H90,然后按照排土场边坡角β、坡高H90+△H和坡面线的位置,分别确定滑动力矩增量△M滑与△H的函数关系、侧面三角载荷产生的抗滑力矩△M抗'与△H的函数关系,再次分别绘制△M滑-△H与△M抗'-△H曲线,判断两条曲线是否相交,若相交,则交点所对应的H90+△H为排土场边坡角为β时的极限堆高,该极限堆高对应的载荷为软弱基底排土场极限承载力,若无交点,则排土场没有极限堆高。本发明从基底承载力角度确定软弱基底排土场的极限堆高,可有效避免因基底承载力不足造成的排土场失稳。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96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78347.9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煤层露天矿顺倾层状边坡形态设计方法,属于露天开采领域。该方法首先获取复合煤层露天矿顺倾层状边坡台阶高度及坡面角。其次对复合煤层露天矿顺倾层状边坡坡体内若干个弱层自上而下编号,并以各弱层为界限,将边坡自上而下分为若干阶段。再次确定边坡的安全储备系数K。最后自上而下逐阶段确定边坡的平盘宽度,使各阶段的边坡稳定系数与安全储备系数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1并满足验算条件,此时对应的各阶段的平盘宽度作为边坡形态设计结果。该方法设计的边坡形态可有效防止滑坡,并可确保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095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0451.X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WO‑ELM的露天采矿爆破块度的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针对影响爆破块度因素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利用灰狼(GWO)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输入权值与隐含层阈值,建立GWO‑ELM爆破块度预测方法。以大南湖二号露天煤矿的实测数据为例,选取岩石抗拉强度,岩石抗压强度,炮孔间距、排距、最小抵抗线、超深,炸药单耗7个因素作为预测方法的输入因子,选取爆破块度的平均尺寸X50作为预测方法的输出因子,并且与PSO‑ELM及ELM算法进行比较,得出更接近实测值的预测方法。本发明利用GWO优化ELM的输入权值与隐含层阈值,提高ELM方法的稳定性和预测精确度,从而建立GWO‑ELM爆破块度预测方法,为露天矿山爆破块度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7119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98752.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固耦合的露天矿采装工作面粉尘运移规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将采装工作面气体及粉尘视为不可压缩流体,不考虑温度对气体的影响,将粉尘视为质点,且粉尘源项只考虑采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忽略粉尘运移对空气流动的影响且不考虑粉尘颗粒之间的碰撞,将粉尘运移视为时间与空间的函数,综合考虑风速、装车时间对粉尘运移产生的影响,建立考虑气‑固两相流的粉尘运移轨迹流固耦合模型,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大南湖二号露天煤矿火烧采装工作面实际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不同表面张力作用下露天矿采装工作面的粉尘运移规律,并提出了粉尘表面张力系数对粉尘逸散产生的影响,为露天矿抑尘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