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9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42959.6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包括中央处理器和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一以及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二和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三,所述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一包括TX频段节点一和PX频段节点一,所述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二包括TX频段节点二和PX频段节点二,所述柔性直流输电频段三包括TX频段节点三和PX频段节点三。该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多目标优化方法采用上、下行收发共路设计,适合远端分布式合路;集成化设计理念;体积小,灵活安装;标准接口设计,便于维护;优良的电性能指标,稳定可靠,鉴于以上各种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5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2288.8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塔技术领域的一种布线用多挂点光缆铁塔,包括底箱,底箱的顶板开设有通孔,底箱的上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光缆铁塔本体,底箱的底板上端开设有四个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滑动限制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的上端螺接有锁紧螺栓,限位滑块的上端固定有L形板,L形板与底箱滑动连接,底箱的外侧套设有矩形框,矩形框的外端固定有防护网兜,防护网兜的外侧与四个L形板分别固定连接,底箱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驱鸟机构;本发明能够将防护网兜张开,当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将防护网兜收起,使用方便,提高了安全性,能够对驱鸟箱内的药液进行添加或者更换,无需爬上高处进行更换,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90051.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交直流电源的控制方法,通过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确定交流电源对应的AC/DC转换模块,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判断所述对应的AC/DC转换模块是否准确,避免了人为选择AC/DC转换模块所造成的不准确性,提高了变电站用交直流电源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20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0217.9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该系统利用系统化技术对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进行设计,将站用电源系统对变电站站用交流、直流、逆变、通信部分并结合工程实际,将智能变电站所有控制部分模块化、单元化,该系统由充电模块、直流进线及馈线、交流进线及馈线、降压模块、逆变电源、蓄电池模块构成,整体装置在直流馈线开关中完成直流馈线的监控部分设置,变电站供电部分智能化、一体化、网络化,该系统解决了站用电源2次设计复杂的问题以及施工2次线多和跨屏2次电缆多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屏柜数量,完成了照明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智能互联,可以为变电站建设和运行成本减少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33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0470.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S20/32 , H02S40/32 , F24S30/425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逆变交流输出的移动补电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利用传感器检测光照强度,在机械系统中利用双轴跟踪,包括传感器、单片机主控板、双轴执行机构、太阳能电池板四个单元,极轴利用360°全角度舵机,水平轴利用180°全角度舵机,两舵机均为32kg规格的电机,通过提前预设的各种角度,接收单片机的信号,直接做出对应预设角度的转动,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控制方便的特点,考虑光照效率,将时控系统与光控系统相结合,在不同情况下更好的选择模式使系统更加高效,本发明利用的方法避免了人为判断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并消除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44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40481.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维度空间可视化的现场变电设备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和周边环境,其中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GIS)和避雷器,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变电设备的物联网全面感知、数据预处理、简单状态评估利用不同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和节点实现;所述传感器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利用网络层的设备和网络实现;数据和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和边缘计算的配置、下发利用平台层的设备实现;最后由应用层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高级分析和应用,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要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状态评估和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384955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0483.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 G06F16/2458 , G06F16/27 , G06F16/28 , G06F16/248 , G06F16/2455 , G06Q50/06 , H04L29/06 , H04L29/08 , H04L12/40 , G16Y10/35 , G16Y20/10 , G16Y20/20 , G16Y2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的变电站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变电站,对站内安装的各种智能电表进行数据采集,并提供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进行可视化展示,为运维管理提供智能决策,由4个部分组成:电力设备层、数据采集层/平台层、业务处理层、应用展示层,该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形式实现系统的解耦及大数据处理,同时采用云服务形式为各使用者创建相互独立的应用,为电力设备生产企业、用电企业提供电力设备管理及运维的快捷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0086841.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拓扑模型生成方法及终端,所述配电网包括配电网控制单元,发电端、变电端、用电端,所述配电网控制单元、发电端、变电端、用电端通过电力线缆连接,多个用电端组成子配电网,所述子配电网还包括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所述子配电网中每个所述用电端发送用电端用电参数给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对每个所述用电端用电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将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发送至配电网控制单元;所述配电网控制单元基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发送的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计算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并基于所述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重构配电网模块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1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86841.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拓扑模型生成方法及终端,所述配电网包括配电网控制单元,发电端、变电端、用电端,所述配电网控制单元、发电端、变电端、用电端通过电力线缆连接,多个用电端组成子配电网,所述子配电网还包括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所述子配电网中每个所述用电端发送用电端用电参数给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对每个所述用电端用电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将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发送至配电网控制单元;所述配电网控制单元基于每个所述子配电网拓扑结构管理单元发送的所述子配电网用电状态数据计算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并基于所述配电网拓扑结构优化模型重构配电网模块拓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90444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140481.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 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B13/0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维度空间可视化的现场变电设备监控与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设备和周边环境,其中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GIS)和避雷器,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即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变电设备的物联网全面感知、数据预处理、简单状态评估利用不同类型的智能传感器和节点实现;所述传感器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利用网络层的设备和网络实现;数据和设备管理、数据存储和边缘计算的配置、下发利用平台层的设备实现;最后由应用层实现对采集到的数据的高级分析和应用,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要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状态评估和预警,并提供辅助决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