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33839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73748.5
申请日:2000-12-08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2053 , B29B7/90 , B29C48/09 , B29C48/12 , B29C48/2886 , B29C48/29 , B29C48/297 , B29C48/38 , B29C48/395 , B29C48/402 , B29C48/57 , B29K2105/0005 , B29K2105/16 , C08J2383/04
Abstract: 在不形成热解法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的预浓缩物的情况下,将大量的二氧化硅、加工流体、和高分子量硅氧烷聚合物混炼成均匀的二氧化硅填充的组合物。在加入硅氧烷聚合物之前,在第一个位置将热解法二氧化硅加入单一连续混炼设备中。然后使热解法二氧化硅与硅氧烷聚合物混炼,并将其从第一个位置送入在混炼设备中的下游位置混炼设备。混炼设备可以是同向旋转的相互啮合式双螺杆挤压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056913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80038787.X
申请日:2005-09-13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76 , B29C47/0009 , C08G64/3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进料口向挤出机中引入多种反应组分,该反应组分包括聚碳酸酯低聚物、活化的碳酸酯残余物和酯交换催化剂,其中所述挤出机包括进料口、第一背部通气孔和聚碳酸酯出口孔,其中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一背部通气孔和聚碳酸酯出口孔之间,并且其中反应组分由进料口向第一背部通气孔的流动阻力小于或者等于反应组分由进料口向聚碳酸酯出口孔的流动阻力;和(ii)在100℃~400℃范围内的一种或者多种温度下挤压反应组分,其中在挤压反应组分期间,通过第一背部通气孔将活化碳酸酯残余物除去,从而形成聚碳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556826A
公开(公告)日:2004-12-22
申请号:CN02818617.6
申请日:2002-07-17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C08G6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4/307
Abstract: 将酯取代的碳酸二芳基酯如碳酸双(甲基水杨基)酯,二羟基芳族化合物如双酚A和酯交换催化剂如乙酸四丁基鏻(TBPA)的混合物进行挤出提供了具有高于20,000道尔顿的重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该挤出机具备一个或多个真空排气口,以除去副产物酯取代的酚。同样,具有酯取代的苯氧基端基,例如甲基水杨基端基的前体聚碳酸酯,当进行挤出时获得了分子量比前体聚碳酸酯显著增高的聚碳酸酯。形成更高分子量聚碳酸酯的反应可以用存在于前体聚碳酸酯中的残留酯交换催化剂,或用任何残留催化剂和在挤出步骤中引入的另外催化剂如TBPA的组合来催化。在产物聚碳酸酯中没有发现弗利斯重排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411485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00817378.8
申请日:2000-12-08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2053 , B29B7/90 , B29C48/09 , B29C48/12 , B29C48/2886 , B29C48/29 , B29C48/297 , B29C48/38 , B29C48/395 , B29C48/402 , B29C48/57 , B29K2105/0005 , B29K2105/16 , C08J2383/04
Abstract: 在不形成热解法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的预浓缩物的情况下,将大量的二氧化硅、加工流体、和高分子量硅氧烷聚合物混炼成均匀的二氧化硅填充的组合物。在加入硅氧烷聚合物之前,在第一个位置将热解法二氧化硅加入单一连续混炼设备中。然后使热解法二氧化硅与硅氧烷聚合物混炼,并将其从第一个位置送入在混炼设备中的下游位置混炼设备。混炼设备可以是同向旋转的相互啮合式双螺杆挤压机。
-
公开(公告)号:CN1399664A
公开(公告)日:2003-02-26
申请号:CN00816166.6
申请日:2000-11-14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77/00 , C08L71/123 , C08L77/02 , C08L77/06 , C08L83/04 , C08L2666/02 , C08L71/00
Abstract: 含有聚丁烯或有机硅氧烷混合物的经过冲击改性和增容的聚苯醚-聚酰胺组合物,与没有添加有机硅氧烷混合物或聚丁烯的对比共混物比较,所述组合物赋予模塑制品良好的表面外观、在高剪切速率下改进的流动性和改进的低温冲击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634A
公开(公告)日:1998-09-23
申请号:CN98105768.3
申请日:1998-03-17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24 , C08L71/12 , C08L71/123 , C08L77/00 , C08L77/02 , C08L77/06 , Y10S524/91 , C08L71/00
Abstract: 用下述方法制备了具有极好延性的导电性聚苯醚-聚酰胺组合物;首先将聚苯醚、不饱和冲击改性聚合物和官能化合物以及可选的与一部分聚酰胺一起熔融共混,随后与剩下的聚酰胺和挥发物含量低的导电炭黑熔融共混。使用了聚酰胺的混合物(例如聚酰胺-6与聚酰胺-66的混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575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4700.4
申请日:2008-12-16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F01N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66 , F01N3/106 , F01N2240/00 , F01N2560/026 , F01N2610/03 , F01N2610/04 , F01N2610/14 , F01N2610/1426 , F01N2610/1473 , Y02T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还原剂提供到排放物处理装置(32)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预混燃料流(14)提供到发动机(12),其中所述发动机构造成产生排气流(30)。将第二预混燃料流(20)提供到分离装置(18),其中第一预混燃料流和第二预混燃料流(14,20)各自包含含氧还原剂成分和主要燃料成分。使至少一部分第二预混燃料流通过分离装置分离成第一分流(42)和第二分流(44),其中第一分流包含比第二分流更高浓度的含氧还原剂成分,并且将第一分流提供到排放物处理装置以处理排气流。本发明进一步提供进行所述方法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0595233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510073748.5
申请日:2000-12-08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2053 , B29B7/90 , B29C48/09 , B29C48/12 , B29C48/2886 , B29C48/29 , B29C48/297 , B29C48/38 , B29C48/395 , B29C48/402 , B29C48/57 , B29K2105/0005 , B29K2105/16 , C08J2383/04
Abstract: 在不形成热解法二氧化硅和聚合物的预浓缩物的情况下,将大量的二氧化硅、加工流体、和高分子量硅氧烷聚合物混炼成均匀的二氧化硅填充的组合物。在加入硅氧烷聚合物之前,在第一个位置将热解法二氧化硅加入单一连续混炼设备中。然后使热解法二氧化硅与硅氧烷聚合物混炼,并将其从第一个位置送入在混炼设备中的下游位置混炼设备。混炼设备可以是同向旋转的相互啮合式双螺杆挤压机。
-
公开(公告)号:CN1597744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200410057939.8
申请日:2004-08-26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C08J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5/46 , B29C47/0009 , B29C47/0871 , B29C47/767 , B82Y30/00 , C08F6/10 , C08F6/12 , C08G63/89 , C08G73/1053 , C08G75/20 , C08G77/34
Abstract: 叙述了一种分离聚合物-溶剂混合物的方法,其中在将聚合物-溶剂混合物引入挤出机之前将聚合物-溶剂混合物加热;挤出机包括上游排气口和/或侧向喂料装置排气口以便使溶剂闪蒸,还包括下游排气口以除去剩余的溶剂。该一步法非常有效,具有很高的物料通过速率,同时提供残余溶剂含量低的聚合物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26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8
申请号:CN200810213205.2
申请日:2008-08-14
Applicant: 通用电气公司
IPC: B29C69/00 , B29C47/00 , B29C55/06 , B29C70/58 , B29K101/00 , B29K505/00 , B29K507/00 , B29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55/06 , B29C47/0004 , B29C47/0021 , B29C47/0057 , B29C47/0066 , B29C47/0898 , B29C47/367 , B29C47/68 , B29C47/8805 , B29C47/8845 , B29C47/887 , B29C55/00 , B29C2793/0063 , B29K2079/085 , B29K2105/162 , B29K2105/167 , B29K2995/0006 , B29L2007/00 , B29L2031/34 , B29L2031/3406 , B29L2031/3468 , B29L2031/34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制备超薄聚合物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挤出机中熔融混合聚合物组合物或纳米复合组合物的步骤。接着,将熔融的组合物输送通过具有小的模唇间隙的扁平模头。也可用熔体泵提供恒定、无脉动的熔融组合物流通过模。可使熔融的组合物通过过滤装置,以除去可能不利影响薄膜介电性能的污染物。然后,通过使薄膜以相对较高卷绕速度通过卷绕辊将薄膜拉伸。然后使组合物冷却,以形成薄膜或片。可修整薄膜的边缘,并用张力控制卷绕机械使薄膜绕在辊上。可用加热辊使薄膜回火/退火,从而消除冻结的内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