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6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0173.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新能源离网供电系统及其启动方法。分布式新能源离网供电系统包括供电母线、与供电母线并联连接的多个供电支路以及涌流抑制装置,每个供电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新能源发电模块、第一断路器和变压器,涌流抑制装置与每个供电支路中的第一断路器并联连接,通过对所有新能源发电模块进行排序,并按照顺序依次控制每个新能源发电模块启动供电,直至所有新能源发电模块完成启动供电,其中,在每个新能源发电模块启动供电时,通过涌流抑制装置给对应的变压器的原边绕组充磁,并实时监控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当空载电压满足预设条件时,将该新能源发电模块接入供电母线,实现该新能源发电模块所在供电支路完成离网平滑启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674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0814.4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向直流变压器预制舱;涉及电力设备领域,解决双向直流变压器集成度低兼容性差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将多个谐振单元柜、低压进出线柜、高压进出线柜、控制柜和冷却系统集成在一个预制舱内,实现了变压器的紧凑布局和高效管理。冷却系统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变压器的工作温度,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控制柜与各组件的信号连接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与独立设计整流、隔离和逆变三级功能分区,然后通过复杂的连线实现互联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高度集成的多电平双向直流变压器,有利于模块化应用,降低系统的整体尺寸、成本和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7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52195.2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肖飞 , 马凡 , 陈元初 , 周立明 , 郝晓亮 , 于剑宇 , 曹晨欢 , 李军 , 左志远 , 郭建齐 , 苏鹏 , 陈越 , 于吉庆 , 刘先海 , 王立新 , 金名极 , 张群 , 翟文杰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黑启动控制方法及控制器,应用于离网电力系统领域,启动储能单元,并将储能单元接入低压母线,同时接入降压变压器及负载,控制负载的负荷量与储能单元的供电能力相匹配;触发低压母线网侧的升压变压器,将已恢复的网架接入中压母线;将其它非黑启动电源接入中压母线,以建立主母线电压;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接入主母线直至负载全部恢复。本申请中采用储能单元的分布式接入,降低了单一启动电源的供电不稳定,同时通过控制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有效减少电网恢复过程中过电压的风险,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与储能单元的协同配合也大大增加了黑启动过程中的容错率,提高了黑启动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8904.X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级联型中压直挂式母线稳压方法、装置及介质,应用于电力电子领域,本申请监测直流母线的电压水平,获取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值并将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值与预设的安全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超出安全阈值范围时,控制多个独立的充放电电路充电或放电。本申请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支路分压策略,通过充放电电路充电或放电对直流母线进行正向充能稳压和反向支撑稳压,实现对离网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调节,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35951.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元初 , 周立明 , 左志远 , 郭建齐 , 张群 , 陈钢 , 丁龙 , 王磊 , 苏烽 , 于剑宇 , 陈越 , 王桂楠 , 于吉庆 , 吕相南 , 刘先海 , 王立新 , 金名极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解槽伏安特性模拟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电解制氢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制氢电源的陪试模拟,针对使用电解槽原型设备所存在的成本及安全问题,以及使用纯电阻方案所存在的模拟效果不好等问题,提供一种电解槽伏安特性模拟装置,通过DC/DC变流器和可变负载模块的组合,实现模拟各种场景下制氢电解槽的不同伏安特性。使得本装置可以代替真实的制氢电解槽设备参与制氢供电系统试验测试,也省去了真实的制氢电解槽实际运行过程所需要的相关水处理设备和气体处理设备,降低了试验系统的建造投资和试验过程中的成本及安全风险,且可基于模块化装置组合模拟出不同功率等级的电解槽设备的电气特性满足制氢电源的负载性能考核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0800.4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通达电磁能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安吉电绿氢能源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立明 , 陈钢 , 陈元初 , 郭建齐 , 左志远 , 王磊 , 翟文杰 , 于剑宇 , 叶绍义 , 李军 , 陈越 , 于吉庆 , 王桂楠 , 吕相南 , 李斌 , 靳卫峰 , 刘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氢电源柜,包括功率转换柜,功率转换柜包括功率转换柜体,以及设置在功率转换柜体内的多个功率转换模块、多个液冷装置和换热器,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串联电连接,各个功率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并联电连接,各个液冷装置与各个功率转换模块接触,换热器用于冷却功率转换柜体内流经自身的空气,本申请中,通过在包括多个并联的功率转换模块的功率转换柜体内,通过设置多个液冷装置,各个液冷装置与各个功率转换模块接触,来对功率转换模块进行快速地散热,通过换热器来冷却功率转换柜体内流经自身的空气,能够有效地提高散热效果,而且由于不需要采用风冷散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减小柜体的尺寸,能够有效地减小柜体的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7684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49384.5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解制氢系统,包括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储水罐、水泵、发电系统、蓄电池和第一加热装置;水泵的进口与储水罐连接,水泵的出口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池连接;发电系统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和/或太阳能发电装置,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和水泵均与发电系统电连接;发电系统连接、质子交换膜电解池和水泵均与蓄电池电连接,储水罐和水泵均与第一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水电解制氢系统,当发电量充足时,其在制氢模式下运行,当发电量不足时,其在热备模式下运行,待风力和太阳能恢复供应时,该水电解制氢系统能够迅速切换至制氢模式,从而可以在风力和太阳能供应发生波动时降低对水电解制氢系统的影响,使水电解制氢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247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7856.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制储氢合成氨系统,包括:合成氨装置,合成氨装置用于将含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合成含氨的粗合成气;粗氨分离提纯装置;制氢装置;空气分离装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用于为制氢装置和空气分离装置供电;固态储氢装置,固态储氢装置用于储存氢气,固态储氢装置的进口与制氢装置的氢气出口连通,固态储氢装置的出口与合成氨装置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口与合成氨装置的出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固态储氢装置的热流体进口连通。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储氢合成氨系统具有可节约能源且便于合成氨装置的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91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01885.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9/19 , C25B1/04 , C25B15/02 , C25B15/021 , C25B9/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耦合电解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可再生能源耦合电解水系统包括供电组件、电解水组件和导热组件,电解水组件包括储水罐、给水泵和电解槽,供电组件与给水泵和电解槽相连,导热组件包括冷储罐、电加热器、热储罐和第一换热器,供电组件与电加热器相连,冷储罐输送导热介质至电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导热介质输送至热储罐储存,和/或输送至第一换热器内与给水换热,且换热后的导热介质流回冷储罐,热储罐储存的导热介质也用于与给水换热。该系统能够在风力和光伏发电波动的情况下,实现高效制氢和热备模式的快速切换,避免电解槽因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波动性不断启停而造成的性能衰减,提高系统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