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12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082761.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金表面用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合金基体(10)表面制备粘接层(20);采用等离子喷涂在粘接层(20)表面依次制备第一陶瓷层(31)、第二陶瓷层(32)与第三陶瓷层(33)所组成的梯度陶瓷中间层;采用多弧离子镀在陶瓷中间层表面制备硬质薄膜层(40);其中,第一陶瓷层(31)、第二陶瓷层(32)与第三陶瓷层(33)均由Al2O3‑TiO2氧化物组成,且由第一陶瓷层(31)至第三陶瓷层(33)中:Al2O3的含量呈上升趋势、TiO2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护涂层在高温、高载荷作用下耐磨耐蚀性能优异,同时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护涂层不会出现分层、剥落、开裂、失效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0144120.3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0 , C23C4/04 , C23C4/134 , C10M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润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硫化钛颗粒、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用途与涂层材料。所述一硫化钛颗粒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TiS颗粒,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一硫化钛用作耐高温涂层具有以下预想不到的优异性能: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这明显不同于传统材料,温度升高,摩擦系数降低的趋势);且在1000摄氏度下实现最低0.08的摩擦系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ZrO2@TiS复合材料。相比纯一硫化钛,ZrO2@TiS复合材料涂层的润滑性能相对降低,但制备成本的降低为ZrO2@TiS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作用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82761.5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金表面用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在合金基体(10)表面制备粘接层(20);采用等离子喷涂在粘接层(20)表面依次制备第一陶瓷层(31)、第二陶瓷层(32)与第三陶瓷层(33)所组成的梯度陶瓷中间层;采用多弧离子镀在陶瓷中间层表面制备硬质薄膜层(40);其中,第一陶瓷层(31)、第二陶瓷层(32)与第三陶瓷层(33)均由Al2O3‑TiO2氧化物组成,且由第一陶瓷层(31)至第三陶瓷层(33)中:Al2O3的含量呈上升趋势、TiO2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护涂层在高温、高载荷作用下耐磨耐蚀性能优异,同时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防护涂层不会出现分层、剥落、开裂、失效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27387.5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材料吸收电磁波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硅藻土与硝酸镍、硝酸钴、尿素、氟化铵按照70mg:261.7mg:87.3mg:432mg:370mg的比例在7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移入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在110‑130℃和自生压力下进行水热反应8‑14h后制得。本发明制得的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发挥层状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和硅藻土的协同作用,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在电磁波吸收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具有较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055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16673.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一硫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用途。所述一硫化钛为分散的微米颗粒形式,微米颗粒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TiS纳米材料,该TiS纳米材料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块体,因此其具有更利于吸波效果的片状结构。此外,实验结果证明,该TiS纳米材料在40wt%掺量下,具有最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最小反射损耗可以达到‑47.4dB,有效吸收带宽为5.9GHz,吸收峰值频率为6.8GHz,结果优于目前的二维本体材料。该TiS纳米材料吸波性能优异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其中的TiS的片层状的微观形貌,使得电磁波折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42005.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3C22/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提高镁合金耐蚀和耐磨性能的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镁合金为原料,采用水热法,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摩尔比、pH、反应温度和时间,在其表面原位生长LDH薄膜;经在带相反电荷的Mo2CTx分散液中交替沉积,得到所述镁合金表面LDH@Mo2CTx复合膜。本发明公开了制备复合膜的具体步骤,并进一步公开了各步骤所用前驱体的摩尔比、pH、处理时间及温度。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为LDH@Mo2CTx复合膜的防腐耐磨应用拓展了新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65967.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硫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杂相一硫化钛纳米材料:以摩尔比为1:1:0.1:0.2的Ti粉、S粉、Si粉、Al粉组成的混合粉为原料,在激光线能量密度为0.8~1.0J/mm和选用栅格扫描方式的条件下,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坩埚装置中对所述原料进行处理,制备出杂相一硫化钛纳米材料;所述混合粉中:Ti粉和S粉的摩尔相同,均为0.2摩尔;Si粉为0.02摩尔;Al粉为0.04摩尔。本发明首次通过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方法合成出杂相一硫化钛粉体。通过球磨方式,可以去除含铝杂相和含硅杂相。此外,对材料进一步除硫,可成功获得纳米级的纯相一硫化钛粉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4120.3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0 , C23C4/04 , C23C4/134 , C10M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润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硫化钛颗粒、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用途与涂层材料。所述一硫化钛颗粒是由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TiS颗粒,实验结果证明,本发明的一硫化钛用作耐高温涂层具有以下预想不到的优异性能: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这明显不同于传统材料,温度升高,摩擦系数降低的趋势);且在1000摄氏度下实现最低0.08的摩擦系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ZrO2@TiS复合材料。相比纯一硫化钛,ZrO2@TiS复合材料涂层的润滑性能相对降低,但制备成本的降低为ZrO2@TiS纳米复合材料在不同领域的作用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0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242005.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23C22/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提高镁合金耐蚀和耐磨性能的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镁合金为原料,采用水热法,通过调控前驱体的摩尔比、pH、反应温度和时间,在其表面原位生长LDH薄膜;经在带相反电荷的Mo2CTx分散液中交替沉积,得到所述镁合金表面LDH@Mo2CTx复合膜。本发明公开了制备复合膜的具体步骤,并进一步公开了各步骤所用前驱体的摩尔比、pH、处理时间及温度。本发明提供的复合膜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为LDH@Mo2CTx复合膜的防腐耐磨应用拓展了新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770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665967.6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硫化钛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杂相一硫化钛纳米材料:以摩尔比为1:1:0.1:0.2的Ti粉、S粉、Si粉、Al粉组成的混合粉为原料,在激光线能量密度为0.8~1.0J/mm和选用栅格扫描方式的条件下,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在坩埚装置中对所述原料进行处理,制备出杂相一硫化钛纳米材料;所述混合粉中:Ti粉和S粉的摩尔相同,均为0.2摩尔;Si粉为0.02摩尔;Al粉为0.04摩尔。本发明首次通过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方法合成出杂相一硫化钛粉体。通过球磨方式,可以去除含铝杂相和含硅杂相。此外,对材料进一步除硫,可成功获得纳米级的纯相一硫化钛粉体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