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37017.5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机变风速工况虚拟电阻次同步振荡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定子电流复矢量参考值与定子电流复矢量测量值之间的差值输入至定子电流控制器,将定子电流控制器的输出与解耦项相加得到转子电压调制信号;通过频率和绕组折算求取转子侧期望虚拟电阻;基于转子侧期望虚拟电阻,计算得到转子次同步电压调制信号;将转子次同步电压调制信号作为调整量,并将所述调整量与转子电压调制信号相加,得到更新后的转子电压调制信号。本发明能够实现双馈风机在全风速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889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52558.8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的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器由并联变压器、串联变压器、可调电感和有载调节开关构成,该控制器等效于电压源与电感的串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控制器的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的控制方法,通过协调控制可调电感以及与并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相连开关的位置,就等效地控制了等效电压源的电压和串联电感,从而控制故障状态下线路两端的电流,并使其等于接地前的运行电流,在不过压的情况下保持了故障线路的继续运行。本发明不仅对单相接地故障有效,对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也有效;同时它对故障线路的非故障相和非故障线路的运行没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67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10199471.6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线路两相短路故障电流控制方法。在故障相线路的发送端/接受端串联电感和电压源,使电压源电压与超前/滞后于故障相的电源电压同相,并调节电压幅值和电感值,能控制故障线路的电流等于故障前的电流,并使故障电流为0。同时提出由变压器、可调电感及开关构成的新型故障电流控制器,它等效于电压源和电感的串联,其电压源电压可与超前或滞后于故障相的电源电压同相,并能独立控制电压的幅值和电感的值,因此故障电流控制器能控制两相短路电流为0,并保持线路电流等于故障前的电流。同时提出了两相短路故障电流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分析以及实验证明了故障电流控制器及其与之对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67527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10218742.3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位置的分层Chord路由方法,该路由方法将基站的物理位置信息加入到基于DHT原理的Chord环中,同时将性能比较高的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由基站和超级节点构成内层Chord环,查询过程中可以首先判断资源的实际物理位置范围,避免了对整个网络所有节点的遍历,加快了资源的快速定位,提高了网络的搜索速度,同时利用超级节点对其他普通节点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基站失效的情况下,节点之间还能够通过超级节点进行联系和通信,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80867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99471.6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线路两相短路故障电流控制方法。在故障相线路的发送端/接受端串联电感和电压源,使电压源电压与超前/滞后于故障相的电源电压同相,并调节电压幅值和电感值,能控制故障线路的电流等于故障前的电流,并使故障电流为0。同时提出由变压器、可调电感及开关构成的新型故障电流控制器,它等效于电压源和电感的串联,其电压源电压可与超前或滞后于故障相的电源电压同相,并能独立控制电压的幅值和电感的值,因此故障电流控制器能控制两相短路电流为0,并保持线路电流等于故障前的电流。同时提出了两相短路故障电流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分析以及实验证明了故障电流控制器及其与之对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2288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52558.8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路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的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器由并联变压器、串联变压器、可调电感和有载调节开关构成,该控制器等效于电压源与电感的串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该控制器的不对称接地故障电流的控制方法,通过协调控制可调电感以及与并联变压器原边绕组相连开关的位置,就等效地控制了等效电压源的电压和串联电感,从而控制故障状态下线路两端的电流,并使其等于接地前的运行电流,在不过压的情况下保持了故障线路的继续运行。本发明不仅对单相接地故障有效,对两相短路接地故障也有效;同时它对故障线路的非故障相和非故障线路的运行没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867527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18742.3
申请日:2010-07-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理位置的分层Chord路由方法,该路由方法将基站的物理位置信息加入到基于DHT原理的Chord环中,同时将性能比较高的节点设置为超级节点,由基站和超级节点构成内层Chord环,查询过程中可以首先判断资源的实际物理位置范围,避免了对整个网络所有节点的遍历,加快了资源的快速定位,提高了网络的搜索速度,同时利用超级节点对其他普通节点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基站失效的情况下,节点之间还能够通过超级节点进行联系和通信,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562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110433777.3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 Y02E10/722 , Y02E10/728
Abstract: 一种风能获取装置,属于一种把风能转换成电能的微型高效能量获取装置。主要由导风窗(1)、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微型风舵尾翼(3)、支承座组件(4)组成。导风窗(1)与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连接,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尾部与微型风舵尾翼(3)连接,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下部与支承座组件(4)连接。其目的在于:在风力作用下,微型风舵尾翼(3)跟踪风向,使导风窗(1)正面受风,导风窗(1)对来风进行聚集,使其作用在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上产生感生电动势,由此实现风能到电能的转换。该装置体积微小、重量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能满足低功耗电子设备风能采集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在野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补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1856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33777.3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1 , Y02E10/722 , Y02E10/728
Abstract: 一种风能获取装置,属于一种把风能转换成电能的微型高效能量获取装置。主要由导风窗1、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微型风舵尾翼3、支承座组件4组成。导风窗1与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连接,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尾部与微型风舵尾翼3连接,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下部与支承座组件4连接。其目的在于:在风力作用下,微型风舵尾翼3跟踪风向,使导风窗1正面受风,导风窗1对来风进行聚集,使其作用在微型风电转换组件2上产生感生电动势,由此实现风能到电能的转换。该装置体积微小、重量轻,成本低,易于产品化,能满足低功耗电子设备风能采集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在野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补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9707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3764.6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H02K35/02
Abstract: 一种水波能获取装置,属于一种把水面波浪动能转换成电能的微型高效能量获取装置。主要由外壳底座1、微型线圈空心骨架2、微型电磁感应线圈3、骨架底4、下弹簧5、微型电磁铁6、上弹簧7、骨架顶8、微型整流器及电路板9、微型电能储存器10、外壳顶盖11组成。其目的在于:利用由于航运或者河风等因素激励起的较强水波,水波能激励微型高效水波能获取装置上下波动,在惯性的作用下,使其微型电磁感应线圈3与微型电磁铁6产生相对运动而切割磁力线做功,进而产生感生电动势,实现水波能到电能的转换。该装置体积微小、重量轻,成本低,可有效满足水域及其附近的传感器节点能量补给应用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