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79392.4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气蓄能与抽水蓄能耦合的湖底人工硐室储能系统及方法。利用天然水压密封的湖底人工硐室,能够在一个人工硐室中同时通过压气蓄能和抽水蓄能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以达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系统循环运行初期,湖底人工硐室内的高压气体和水会向外渗透,在抽水蓄能和压气蓄能的交替过程中,人工硐室会形成气、水交替渗透层,同时在湖底天然水压和渗透阻力的作用下,气、水交替的渗透层会逐渐趋于稳定,更有利硐室的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8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85484.5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下能源储存与CO 2地质封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油注采储存系统及原油注采储存方法。原油注采储存系统包括:储油库,用于存储原油;储气库,用于存储CO 2;第一管路组件,形成有第一通路,以使储油库和储气库相连通,且第一管路组件连通于地表储存设施;第二管路组件,形成有第二通路,以使储油库和储气库相连通,且第二管路组件连通于地表储存设施;阀门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管路组件和第二管路组件,用于控制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的连通状态;其中,储油库和储气库均为盐岩地层通过水溶开采形成的盐穴空间。用CO 2驱替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原油的浪费,有效提高盐穴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CO 2的高效利用和CO 2地质封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17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760778.6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E21F17/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库防止氢气损耗的方法,适用于单井单腔盐穴储氢库和高杂质盐矿双井单腔盐穴储氢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盐穴造腔;第二步:造腔阶段结束后,向盐穴储氢库内注入隔离液,同时被隔离液驱替的卤水排出;第三步:进行注氢排卤:向盐穴储氢库内注入氢气,同时被氢气驱替的卤水排出;其中,所述隔离液不溶于卤水且密度小于卤水,在后续氢气注采过程中,氢气与卤水始终通过隔离液隔离;本申请可以避免盐穴储氢库中氢气与卤水中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氢气损耗的发生,提高了盐穴储氢库的经济性和储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2941.1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氢库围岩渗透特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岩心夹持器用于填装岩心;渗透介质输送系统与所述岩心夹持器通过管路连接以向岩心输送渗透介质;声波系统包括声波发射器和声波接收器,沿所述岩心夹持器的轴向分别对称布设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外部;轴环压加载系统包括轴压加载系统和环压加载系统,实现岩心地层应力状态的模拟;岩心加热系统用于对岩心进行加热;孔渗特性测试系统包括压力监测管路,所述压力监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上游和下游连接;本申请用以探究在不同渗透介质在围岩中运移后,盐穴储氢库密闭性能演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99643.4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重庆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盐矿沉渣空隙注气排卤气液界面监测方法和系统,本申请实施例的盐矿沉渣空隙注气排卤气液界面监测方法,先获取反冲洗时的压降信息和排出流量信息,而后基于压降信息和排出流量信息来确定调节参数,最后基于调节参数、标准状态下天然气压缩系数和标准状态下干空气压缩系数确定气液界面的深度,基于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盐矿沉渣空隙注气排卤气液界面监测方法能够对气液界面的深度、压力和面积进行计算,适用于高杂质盐矿沉渣空隙注气排卤过程的气液界面监测,能够提高高杂质盐矿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7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320.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朱施杰 , 施锡林 , 李景翠 , 尉欣星 , 白炜政 , 李朋 , 刘桓兑 , 杨昆 , 黄思 , 方江渝 , 黄涯帅 , 田昊 , 付柳鹏 , 王晓 , 王晨曦 , 刘小奕 , 洪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洞储氢装置及方法,岩洞储氢装置包括固定组件、输氢管道、若干个储氢组件、支撑组件和控制组件,固定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输氢管道连接,以将输氢管道固定在岩洞的顶部,便于储存氢气;若干个储氢组件间隔设置在输氢管道上,以形成相互独立的储氢单元;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于岩洞的顶部,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储氢组件固定连接,以对储氢组件进行支撑固定;控制组件与储氢组件通讯连接,以向储氢组件传输信号,控制储氢组件储存/释放氢气。本发明提供的岩洞储氢装置通过简单的连接关系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储氢安全性,为岩洞大规模储氢提供了实践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395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9205.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方法,包括提供一地质储氢水氢岩相互作用模拟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岩心、氢气和水封闭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在反应前后分别测量岩心的扩散系数、渗透率、孔隙度、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水溶液在长岩心夹持器内的渗流速度及氢气在长岩心夹持器内驱替水溶液的速度,并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水氢岩反应对岩心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从而模拟地质储氢过程中水氢岩相互作用对储层物性及渗流特性的影响,为地质储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85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13396.3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渗漏层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盐穴造腔并沿盐腔深度方向将盐腔划分为数个渗漏区段岩层;第二步:造腔阶段结束后,沿盐腔深度方向依次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注入防渗液;第三步:向某一渗漏区段岩层完成防渗液注入后,进行注气排卤;当防渗液液面低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进行注卤排气,抬升防渗液液面;当防渗液液面高于该渗漏区段岩层高度时,重复进行注气排卤;第四步:重复所述第三步直至沿盐腔深度方向各渗漏区段岩层位置处防渗液注入完毕并使得储气库达容;其中,所述防渗液附着在各渗漏区段岩层表面并渗入岩石孔隙;本申请可以有效阻止气体在渗漏层中渗漏,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1443716.X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高杂质盐矿采空区处置废弃物的系统及方法,涉及废弃物处置以及盐矿采空区充填治理技术领域,将高有毒有害性废弃物制备成泥浆,泥浆从至少一个输送管注入废料用盐腔,固体废弃物残留在废料用盐腔的上部空间,其余的一部分有毒有害物质随着液体物质在沉渣孔隙内流动的过程中被沉渣孔隙过滤吸附,从功能管向功能性盐腔注入用于消除废弃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药剂溶液,功能性盐腔、废料用盐腔和连接通道中的液体物质最终以卤水的形式从除注入泥浆的输送管以外的至少一个输送管排出。利用高杂质盐矿水溶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沉渣,灵活处置高有毒有害性废弃物,解决了传统废弃物处置方法效率低、成本高、处置不彻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063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62880.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盐岩地下储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盐岩储库水溶造腔沉渣堆积角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不同的粒径大小,制备至少四组沉渣样品;获取各组沉渣样品的平均颗粒参数以及平均堆积角;获取堆积角初始预测公式,所述堆积角初始预测公式包括四个预测参数;根据各组平均颗粒参数以及平均堆积角计算各个预测参数,确定堆积角预测公式,以实现沉渣堆积角的预测。本申请解决了沉渣颗粒堆积角不容易测量和测量不准的问题,提高了地下沉渣颗粒堆积的透明度,不仅可以用于分析水溶造腔过程中盐腔底部沉渣颗粒的动态堆积角变化过程,而且可以预测在未开发的盐穴底部沉渣堆积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