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258753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9808.4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它是在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埋钢框架,钢连梁与预埋钢框架的钢柱通过端板螺栓连接;将钢连梁靠近剪力墙边缘的端部位置局部削弱截面,形成“狗骨式”构造。本发明着眼于解决钢连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问题并改善钢连梁的抗震耗能性能,将钢框架预埋到剪力墙中,钢连梁与钢框架柱采用端板螺栓连接方式,并将钢连梁端部局部范围内的截面削弱,形成“狗骨式”构造。这样不但能够彻底解决钢连梁-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问题,实现施工简便,分析与设计更简单,还能通过“狗骨式”构造,增强钢连梁的耗能减震能力,提高联肢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

    一种单片剪力墙肢的耦合结构以及单片剪力墙肢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77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86098.9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片剪力墙肢的耦合结构以及单片剪力墙肢加固方法,耦合结构包括单片剪力墙肢,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剪力墙肢的两个侧面处均设有加强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加强单元均包括沿竖向设置的钢柱和至少两根沿水平设置的连梁,连梁的一端与单片剪力墙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钢柱固定连接,所有连梁沿竖向均布,且单片剪力墙肢、钢柱以及所有的连梁均位于同一中轴线上。该结构以及加固方法均是用于对单片剪力墙肢进行加固,以提高单片剪力墙肢的抗震能力,方便后期施工维护。

    用于转换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25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32943.8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1/00 E04B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1)依次对转换层的梁、板和柱进行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支模、钢筋工程;2)在进行步骤1)时并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所述步骤1)基础上的柱子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与降温。本发明通过步骤1至步骤4实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采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钢筋极多极密的大梁,有效解决了转换层大梁浇筑困难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减少了返工的可能性,间接减少了部分人工、机械产生的费用。

    可更换核心模块的模块化装配联肢钢板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63808.1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58 E04H9/021 E04H9/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核心模块的模块化装配联肢钢板剪力墙,包括墙肢内钢板模块,可更换的连接相邻墙肢内钢板模块的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的连梁-钢骨柱核心模块;所述墙肢内钢板模块与连梁-钢骨柱核心模块螺栓连接;通过连梁-钢骨柱核心模块连接相邻墙肢形成联肢剪力墙,同时抵抗水平力和竖向力并发挥耗能作用,大大提高了剪力墙结构的空间稳定性,提高剪力墙的刚度和承载力,显著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剪性能,连梁-钢骨柱核心模块发生大变形损伤后可快速更换,且不影响墙肢混凝土,有利于震后快速高效修复。

    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2587538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10079808.4

    申请日:2012-03-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狗骨式端板螺栓钢连梁联肢剪力墙,它是在混凝土剪力墙中预埋钢框架,钢连梁与预埋钢框架的钢柱通过端板螺栓连接;将钢连梁靠近剪力墙边缘的端部位置局部削弱截面,形成“狗骨式”构造。本发明着眼于解决钢连梁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问题并改善钢连梁的抗震耗能性能,将钢框架预埋到剪力墙中,钢连梁与钢框架柱采用端板螺栓连接方式,并将钢连梁端部局部范围内的截面削弱,形成“狗骨式”构造。这样不但能够彻底解决钢连梁-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问题,实现施工简便,分析与设计更简单,还能通过“狗骨式”构造,增强钢连梁的耗能减震能力,提高联肢剪力墙体系的抗震性能。

    适用于楼梯的消能节点及其楼梯

    公开(公告)号:CN205153374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1001708.5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楼梯的消能节点及其楼梯,包括固定于楼梯梁支撑面的限位件、设置于楼梯的休息平台上的用于与限位件插接配合的限位孔和设置于休息平台与楼梯梁之间用于竖向消能的竖向消能件,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用于对限位件沿水平限位并用于水平消能的可拆卸的水平消能件;保证消能节点具有全方位的消能结构,能够在遭受地震后自动修复,通过水平消能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限位孔中,可对水平消能件稍加修复就能够迅速恢复到原有使用功能的能力,使楼梯在地震过后保持安全的使用功能,同时用极少的成本即可迅速修复或更换;保证楼梯安全使用并且维护成本低,隔震效果好,经济成本低,利于推广。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

    公开(公告)号:CN204180119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579667.7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涉及手机的附属设备的手机套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手机外套、夹持装置、扭簧以及防护垫。所述的夹持装置能够绕铰转动且内部设置有所述的带有手指孔的防护垫,实现了单手操作的功能,对于大屏手机,使用者可以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前两关节插入所述的带有手指孔的防护垫中,通过大拇指滑动手机触屏,增大了大拇指的活动范围,可以满足人们对大屏手机稳定的单手操作要求。所述的夹持装置通过绕铰转动打开之后,可以放在桌面上支撑手机,方便人们闲暇时娱乐休闲。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作手机套,是便于单手操作和摆放手机的手机套。

    隔震支座的支墩模板支护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6267522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389028.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震支座的支墩模板支护体系,包括以可拆卸式设置于支墩侧围的刚性边模以及用于水平向定位固定刚性边模的刚性定位构件;将支撑结构与模板合二为一,利用模板与支护一体,既能充当模板,又能作为有一定刚度的支撑结构,模板成形效果好,模板的侧向刚度增强,有效减少支撑结构的材料成本,能够更精确地控制构件的垂直度,简化施工操作难度,可有效地减少模板拼缝处可能产生的漏浆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一种预制柱拼装对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75997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656187.5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柱拼装对位装置,还包括用于使上多棱角角柱和下多棱角角柱对位拼装的多个对位模,相邻的对位模之间采用模数化连接板连接,所述模数化连接板为矩形结构,所述模数化连接板上等间距开有多个用于安装钢筋的对位孔;所述对位模包括固定于靠近下多棱角角柱上端水平设置的底板及与其连接的由两钢板垂直连接而成的角钢,所述角钢长于柱纵筋的延伸端。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强,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偏移;通过角钢引导对位,对位迅速、准确,施工方便,且不会对下部钢筋产生损伤,施工便利,在绿色环保、产业化施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种剪力墙拼装对位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918142U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20655942.8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力墙拼装对位装置,包括多棱角墙体,还包括固定在墙体两侧两对角上的两个对位模,所述对位模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及与其连接的由两钢板垂直连接而成的角钢,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沿所述底板其中一角的两边沿向底板内延伸开有直角缺口,所述角钢的一端与该直角缺口匹配连接;所述角钢固定后长于墙体内的柱纵筋,还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角钢外侧两钢板的连接处连接,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强,在使用时,不会产生偏移;通过角钢引导对位,对位迅速、准确,施工方便,且不会对下部钢筋产生损伤,施工便利,在绿色环保、产业化施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