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132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523012.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膏功效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评估方法。本方案使用羟基磷灰石片制备牙齿染色模型,然后再对染色羟基磷灰石片使用待测牙膏进行刷牙清洁,将清洁之后的羟基磷灰石片溶于酸,再对滤纸进行染色,使得羟基磷灰石片中的色素先充分转移至液相,然后再转移至滤纸处进行固相分析。通过计算刷牙清洁前后的L值的变化值,最终获得能够有效表征美白效果的W值。采用本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缺少稳定可靠的针对蓝光美白牙膏的功效评价方法的技术问题,在多次重复测量时,W值显示出较小的偏差值,因此,本技术方案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蓝光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评估方法,准确地评价牙膏性能,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9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442798.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聚苯胺薄膜,通过连续液相聚合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聚苯胺薄膜,得到一侧有色的聚苯胺薄膜的氧化剂探针,聚苯胺薄膜的厚度为150‑250nm;S2:涂覆,将待测样品均匀涂覆在聚苯胺薄膜表面并反应;S3:结果判断,采用肉眼观察和/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过氧化氢浓度检测。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含过氧化氢溶液或凝胶的快速筛查。
-
公开(公告)号:CN119606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40986.3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8/86 , A61K8/81 , A61K8/25 , A61K8/24 , A61K8/46 , A61K8/44 , A61K8/73 , A61K8/65 , A61K8/11 , A61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与胶囊兼容的口腔护理产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能与胶囊兼容的口腔护理组合物,其原料包括常规成分和骨架成分;以重量份计,骨架成分包括泊洛沙姆10‑80份、卡波姆0.1‑1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1‑1份和三乙酸甘油酯5‑20份;常规成分包括摩擦剂10‑30份和表面活性剂1‑3份。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清洁效果理想且口感清爽的口腔护理用品与胶囊囊壳的兼容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将泊洛沙姆、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和三乙酸甘油酯联合使用,共同形成骨架成分,提升了内料和胶囊壳的相容性,形成了囊皮兼容、口感清爽且内料稳定的口腔护理用品,从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3012.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膏功效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评估方法。本方案使用羟基磷灰石片制备牙齿染色模型,然后再对染色羟基磷灰石片使用待测牙膏进行刷牙清洁,将清洁之后的羟基磷灰石片溶于酸,再对滤纸进行染色,使得羟基磷灰石片中的色素先充分转移至液相,然后再转移至滤纸处进行固相分析。通过计算刷牙清洁前后的L值的变化值,最终获得能够有效表征美白效果的W值。采用本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缺少稳定可靠的针对蓝光美白牙膏的功效评价方法的技术问题,在多次重复测量时,W值显示出较小的偏差值,因此,本技术方案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的蓝光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评估方法,准确地评价牙膏性能,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9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42798.1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过氧化氢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过氧化氢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聚苯胺薄膜,通过连续液相聚合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聚苯胺薄膜,得到一侧有色的聚苯胺薄膜的氧化剂探针,聚苯胺薄膜的厚度为150‑250nm;S2:涂覆,将待测样品均匀涂覆在聚苯胺薄膜表面并反应;S3:结果判断,采用肉眼观察和/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过氧化氢浓度检测。该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含过氧化氢溶液或凝胶的快速筛查。
-
公开(公告)号:CN1191853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9229.3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33/42 , A61K31/192 , A61K33/16 , A61K35/38 , A61P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釉质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协同没食子酸稳定的无定型磷酸钙纳米簇仿生矿化牙釉质的方法。试剂组合包括没食子酸‑磷酸钙‑氟溶液,没食子酸‑磷酸钙‑氟溶液的原料包括没食子酸、钙离子源、磷离子源和氟离子源;钙离子源中的钙元素和没食子酸的摩尔比为0.01‑0.5,钙离子源的钙元素和磷离子源的磷元素的摩尔比为0.1‑5。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有效且无毒的促进磷酸钙纳米簇稳定性的实现牙釉质仿生矿化的方法和系统的技术问题。采用没食子酸和氟离子共同仿生矿化牙釉质,可以制备出仿生矿化牙本质的磷酸钙纳米簇,实现有效矿化修复。没食子酸是一种廉价、可食用的化合物,本方案具有理想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6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42183.5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增强生物活性材料抗牙本质敏感效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活性材料1‑10份、茶多酚0.0001‑0.5份;生物活性材料在使用前经聚乙二醇浸泡处理。该组合物可作为口腔护理用品抗敏感剂。本发明将茶多酚与生物活性材料复配,应用于无水配方体系牙膏中,可以增强茶多酚的稳定性和活性,达到减轻牙龈有关问题的功效,同时可以大大协同增强生物活性材料的抗牙本质敏感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580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9209.6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A61K33/42 , A61K31/192 , A61K35/38 , A61P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牙本质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没食子酸构建磷酸钙纳米簇仿生矿化牙本质的方法。试剂组合包括没食子酸‑磷酸钙溶液,没食子酸‑磷酸钙溶液的原料包括没食子酸、钙离子源、磷离子源;钙离子源中的钙元素和没食子酸的摩尔比为0.01‑0.1,钙离子源的钙元素和磷离子源的磷元素的摩尔比为0.1‑5。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缺少有效的促进牙本质矿化方法的技术问题。采用没食子酸仿生矿化牙本质,通过特定的没食子酸和钙离子溶液的摩尔比例混合,将磷酸根离子溶液缓慢滴加到前混合液中,可以制备出仿生矿化牙本质的磷酸钙纳米簇,实现有效矿化修复。没食子酸是一种廉价、可食用的化合物,本方案具有理想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251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081067.1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雾化法构建不稳定无定型磷酸钙团簇的仿生矿化牙釉质的制备方法。本方案的仿生矿化牙釉质的制备系统包括雾化设备、钙离子源溶液和磷离子源溶液;所述雾化设备用于分别将钙离子源溶液和磷离子源溶液雾化弥散到基底牙釉质表面。本技术方案通过雾化的方式,解决了利用不稳定无定型磷酸钙团簇制备仿生矿化牙釉质时、仿生矿化牙釉质的矿化层晶体纤维较粗、元素分布均一性差和批次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通过液体雾粒撞击混合,形成无定型磷酸钙团簇,分布于牙釉质表面,进一步吸收游离的钙盐和磷酸盐,实现牙釉质的仿生矿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更强的临床应用潜能及具商业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42183.5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口腔护理用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增强生物活性材料抗牙本质敏感效果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生物活性材料1‑10份、茶多酚0.0001‑0.5份;生物活性材料在使用前经聚乙二醇浸泡处理。该组合物可作为口腔护理用品抗敏感剂。本发明将茶多酚与生物活性材料复配,应用于无水配方体系牙膏中,可以增强茶多酚的稳定性和活性,达到减轻牙龈有关问题的功效,同时可以大大协同增强生物活性材料的抗牙本质敏感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