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2408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010584872.9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聚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方法,(1)根据汽车覆盖件几何结构特征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2)去除理论模型中与模具型腔面变形无关的结构特征;(3)根据第(2)步简化后的理论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型过程;(4)由计算机计算出模型型腔面模拟前后的变形量;(5)基于模型型腔面的变形量,对第(1)步的理论模型进行补偿设计和修正,从而得到实际需要加工模具的模型;(6)根据第(5)步得到的模型制造出实际模具。本方法在设计阶段即可对型腔面进行相应的变形补偿,以抵消实际模具变形带来的影响,提高型腔面贴合度,使模具一次设计加工到位,从而缩短模具调试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024081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584872.9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四川省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重庆聚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方法,(1)根据汽车覆盖件几何结构特征建立对应的理论模型;(2)去除理论模型中与模具型腔面变形无关的结构特征;(3)根据第(2)步简化后的理论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汽车覆盖件模具成型过程;(4)由计算机计算出模型型腔面模拟前后的变形量;(5)基于模型型腔面的变形量,对第(1)步的理论模型进行补偿设计和修正,从而得到实际需要加工模具的模型;(6)根据第(5)步得到的模型制造出实际模具。本方法在设计阶段即可对型腔面进行相应的变形补偿,以抵消实际模具变形带来的影响,提高型腔面贴合度,使模具一次设计加工到位,从而缩短模具调试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752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1010581334.4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聚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动拉延筋的冲压模具,拉延筋设置在凹模上,在上模板下表面设有斜楔驱动块,斜楔驱动块下端具有驱动斜面;在下模座上安装有导轨,在导轨上设有与斜楔驱动块驱动斜面对应的受斜楔驱动块推动可沿导轨滑动的斜楔从动块;在斜楔从动块上设有齿条,齿条与一传动齿轮啮合,安装该传动齿轮的转轴上同时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和拉延筋的下端接触,拉延筋上端从凹模上表面穿出。本发明拉延筋高度随着冲压行程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对拉延筋高度的自动灵活调节,从而达到调节需要的拉延筋阻力的目的,能灵活控制金属成形,局部成形率可提高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75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10581334.4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聚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B21D3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活动拉延筋的冲压模具,拉延筋设置在凹模上,在上模板下表面设有斜楔驱动块,斜楔驱动块下端具有驱动斜面;在下模座上安装有导轨,在导轨上设有与斜楔驱动块驱动斜面对应的受斜楔驱动块推动可沿导轨滑动的斜楔从动块;在斜楔从动块上设有齿条,齿条与一传动齿轮啮合,安装该传动齿轮的转轴上同时设有凸轮;所述凸轮和拉延筋的下端接触,拉延筋上端从凹模上表面穿出。本发明拉延筋高度随着冲压行程变化而变化,实现了对拉延筋高度的自动灵活调节,从而达到调节需要的拉延筋阻力的目的,能灵活控制金属成形,局部成形率可提高3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601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0156389.3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B17/295 , A61B17/3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腹腔镜抓钳,包括钳夹臂Ⅰ、钳夹臂Ⅱ、导向管、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拉杆和拉杆座;钳夹臂Ⅰ和钳夹臂Ⅱ上靠近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剪切刀安装腔,每个剪切刀安装腔内均设置一个剪切刀,每个剪切刀安装腔内均设置有驱动剪切刀伸出或者缩进剪切刀安装腔内的剪切刀驱动机构;钳夹臂Ⅰ和钳夹臂Ⅱ的左侧的剪切刀相互形成一对剪刀,钳夹臂Ⅰ和钳夹臂Ⅱ的右侧的剪切刀相互形成另一对剪刀。该多功能腹腔镜抓钳既具有夹持功能,又具有剪切功能,进行组织的切割、剪断等操作时,通过该腹腔镜抓钳夹持并剪切组织,并通过该腹腔镜抓钳夹持取出该剪切组织,可减少使用手术器械,增大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对患者的身体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874637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810805671.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佛思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重庆杰信联众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1D3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弧增材与激光熔覆制备热冲压模具镶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普通锻钢或铸钢基体上加工出随形冷却水道的下半部分形状;b、将与随形冷却水道形状相对应的铝合金管道压入步骤a所述的下半部分形状处;c、在所述基体和铝合金管道表面上进行过渡层的电弧增材制造;d、将电弧增材完毕后的模具镶块进行高温回火,同时熔化铝合金管道形成随形冷却水道;f、在机加工后的过渡层表面上激光熔覆耐高温磨损的强化层;g、对镶块表面强化层进行机械加工,使其满足模具型腔表面形状和尺寸精度要求。本发明方法解决了随形冷却水道难以加工的问题,延长了模具的寿命,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率,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9094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194873.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杰信联众机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窗框的组合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内模,所述下模上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上部槽壁设有第一成型面,凹槽底部中心开设有一通孔,内模包括插设在通孔中且可向上顶出的顶杆和位于通孔上方且与凹槽形状匹配的成型端头,成型端头上部侧壁设有第二成型面,合模后,所述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配合形成飞机窗框锻件的筋部型腔,上模下端面、下模上端面、第一成型面以及第二成型面配合形成飞机窗框锻件的锻造型腔。本发明内模兼具锻件成形及锻后顶出的作用,顶出时避免腹板发生变形,在常规模具筋部型腔处采用分体制造,组合使用,具有脱模顺利、锻件筋部充填饱满、锻件脱模不易变形以及易于制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4637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05665.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佛思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重庆杰信联众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1D3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随形冷却水道的热冲压成形模具镶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普通锻钢或铸钢基体上加工出随形冷却水道的下半部分形状;b、将与随形冷却水道形状相对应的已加工好的管道安置在步骤a所述的下半部分形状处;c、在镶块基体和管道表面上进行过渡层材料的电弧增材制造;d、在过渡层上二次电弧增材耐高温磨损的强化层材料;e、将电弧增材完毕后的模具镶块进行回火后缓冷处理;f、对冷却后的模具镶块进行机械加工,使模具表面形状和尺寸精度满足要求。本发明方法解决了随形冷却水道难以加工的问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率,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72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80500.6
申请日:2024-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T7/00 , G06N3/04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跨越连接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步骤1.获取红外图像;步骤2:将所述红外图像输入至改进的YOLOv5网络模型,得到所述红外图像对应的检测结果;在主干网络中设有卷积注意力模块,并与残差网络相融合设计C3CSA模块进行特征提取,以降低复杂场景中的背景干扰;在颈部网络中引入跨越连接双向特征融合金字塔网络,在自顶向下传递高层语义信息到低层的同时,自底向上将低层细节特征传递到高层,并通过增加跨越连接线来减少因深层特征提取丢失的部分小弱目标信息,凸显小弱目标在不同尺度上的表达和定位能力;在检测头模块中增设一个高分辨率特征图的弱小目标检测头,以避免大尺度检测头带来的背景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874637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0805665.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杰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佛思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重庆杰信联众机械有限公司
IPC: B21D3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随形冷却水道的热冲压成形模具镶块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普通锻钢或铸钢基体上加工出随形冷却水道的下半部分形状;b、将与随形冷却水道形状相对应的已加工好的管道安置在步骤a所述的下半部分形状处;c、在镶块基体和管道表面上进行过渡层材料的电弧增材制造;d、在过渡层上二次电弧增材耐高温磨损的强化层材料;e、将电弧增材完毕后的模具镶块进行回火后缓冷处理;f、对冷却后的模具镶块进行机械加工,使模具表面形状和尺寸精度满足要求。本发明方法解决了随形冷却水道难以加工的问题,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模具的冷却效率,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