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185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4820.8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Z.Y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4B24/32 , C04B24/42 , C04B28/00 , C04B24/28 , C04B1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S‑H晶种型超早强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属于水泥基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微波辐照原理,以硅质原料、钙质原料、分散剂、有机络合激发剂和水为原材料进行反应,得到C‑S‑H晶种型超早强剂。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合成的C‑S‑H晶种型超早强剂具有早强效果好、稳定性好、绿色无害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品混凝土、现浇混凝土工程,在混凝土外加剂等复合材料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18720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111537786.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加性lee滤波磨皮的人脸图像的美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人脸原图像,采用加性lee滤波磨皮算子对人脸原图像进行磨皮处理,得到图像B;S2:将图像B输入去油光算子中去油光得到图像C;S3:将图像C输入美白算子得到进行美白处理得到最终美肤后的图像D,并输出图像D。本发明方法是针对人体皮肤进行精确修调,通过这种自动修调的方式,可以大大减轻修图师的工作量,而且修调后的照片品质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816397.0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12 ,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碳源定向调控于反硝化的方法及其反应器,该方法利用膜组件渗氧促使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沿氧浓度递减方向依次附着于膜组件上形成生物膜组件,进水中的内碳源依次进入厌氧微生物所在区和好氧微生物所在区,并在厌氧微生物所在区进行反硝化过程。本发明减少内碳源在扩散过程中的消耗,利于让更多的内碳源进入到厌氧微生物所在区进行反硝化过程,实现内碳源定向用于反硝化过程,实现内碳源的充分利用,进而促进污水脱氮,减少污泥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514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66352.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4 , B01D53/52 , B01D53/8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处理垃圾填埋气和垃圾渗滤液的方法,通过厌氧氨氧化、(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以及硫自养反硝化过程三者之间的联合作用同时对垃圾填埋气和短程硝化后的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垃圾渗滤液中氮素的深度脱除,同时垃圾填埋气得以原位地资源化利用,缓解了因其排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解决垃圾填埋场两大污染物控制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77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12127.6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价锰氧化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大叶桉树叶提取物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氧化反应,并搅拌最终形成悬浮液;步骤2、将步骤1中的悬浮液依次进行过滤和烘干得到烧结前驱体;步骤3、将烧结前驱体进行烧结制得多价锰氧化物填料。本发明中通过氧化反应与烧结反应之间的结合,制备出了同时含有Ⅱ价、Ⅲ价、Ⅳ价锰的多价锰氧化物填料,并且该填料呈疏松多孔状;另外,本发明中将氧化反应和烧结反应相互结合,降低了多价锰氧化物制备的工艺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后期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35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91802.6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2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局空间感知网络的宫颈上皮组织病理图像识别方法,S1构建NSSD数据集,S2构建全局空间感知网络GSAN,并使用NSSD数据集对GSAN进行训练,得到最优全局空间感知网络,S3对于一个待预测的宫颈上皮组织病理RGB原图采用S1中的方法处理得到待预测样本,将该待预测样本输入最优全局空间感知网络,最优全局空间感知网络的输出即为预测结果。本发明利用CNN的高效性与局部信息学习能力,将SAA与ConvLayer交替堆叠,最终构建出了全局空间感知网络GSAN,GSAN结合了CNN与Transformer的优势,实现了更加准确的病理图像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08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9854.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及水体灭菌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灭菌时能量效率偏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氮气气氛中,搅拌条件下将石墨型氮化碳和FeSO4·7H2O分散于乙醇/水溶液中;向上述溶液中逐滴添加摩尔硼氢化钠粉末,搅拌;用脱氧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纳米零价铁‑石墨型氮化碳颗粒。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功能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提供的辐射能量,强化活性物质的生成,提高灭菌的效果,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灭菌。
-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8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089903.X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两箱式热冲击实验箱的批量试件依次导入装置。它包括一个转轴,一个试件夹持盘与一个带孔挡板。试件夹持盘上套有石墨套筒,两者之间构成隔热区。转轴一端穿透过试件夹持盘与石墨套筒,嵌入带孔挡板与其连接,另一端伸至高温腔外。试件夹持盘上有一批孔洞,每个孔洞中由上到下依次安装螺栓、弹簧、隔热保护结构、试件,对应试件竖直高度区域的试件夹持盘上间隔性镂空。带孔挡板上有一个通孔。支架固定住试件夹持盘。本发明的优点是:试件的初始条件达到了较高温度且受热均匀,并精确控制热冲击目标温度、初始热冲击环境,试验准确性和效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7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090910.1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试件/结构件抗热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它包括有放置大尺寸试件/结构件的试件放置腔(2),其中放置有试件保持架(3),它由高强石墨支架(9),隔热碳毡(10),石墨纸(11),大尺寸试件(13)组成。试件保持架(3)放置于试件放置腔(2)与可实现多样性复杂热环境的环境状态控制腔(7)间密封隔热舱门(4)之上。通过实现环境状态控制腔(7)内不同热环境,再打开两个腔间的密封隔热舱门(4),可实现环境模块空间的快速扩展,对处于扩展空间的大尺寸试件(13)实现热冲击。本发明的优点是:针对一定大尺寸试件/结构件的热冲击试验,可提高实验效率,且无机械冲击影响;在遭受热冲击过程中表面加热均匀,能准确控制热冲击试件的目标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90978.X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抗热冲击性能测试的蜂窝状流水式试件导入机构,属于材料抗热冲击性能测试的实验装置,它包括有上中心轴通过上轴承安装在上密封炉底部,上端有上蜂窝状试件放置盘且与上部电机相联;上蜂窝状试件放置盘下方有开孔挡板,开孔挡板正下方有联为一体的导轨,导轨安装在隔热仓门上;下中心转轴通过下轴承安装在密封炉底部,上端安装有下蜂窝状试件放置盘且与下部电机相联;导轨下端正对下蜂窝状试件放置盘,下蜂窝状试件放置盘底部有缓冲碳毡。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在材料的抗热冲击性能的测试中,一次实验能进行多个初始温度下的抗热冲击性能测试,获得参量较多,效率高;同批试件的热冲击试验目标环境一致性好、试验结果可靠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