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92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513588.5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地图编制中心)) , 重庆市勘测院智能城市空间技术创新中心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三维地下空间可视化的方法,包括:在三维场景中,获取地形边界采样点和地下空间的建构筑物边界采样点;根据地形边界采样点获取地下空间的断面处外边界线,并根据地下空间的建构筑物边界采样点获取建构筑物边界线;根据断面处外边界线和建构筑物边界线,获取地下空间的断面;通过预设的三维引擎加载并展示地下空间的断面。该方法实现提高了对地下空间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用于三维地下空间可视化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069917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710244884.9
申请日:2017-04-1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刘金榜 , 王俊勇 , 胡章杰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响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涉及图形图像领域,首先利用实景三维模型优化三维仿真模型;其次,对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进行区块划分;第三,设计混合加载参数;最后,根据混合加载参数,在三维场景中相机参数发生变化时混合加载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本发明综合利用了实景三维模型和三维仿真模型两种数据资源的不同优势,在宏观层面利用倾斜摄影模型色彩真实、细节丰富的优点,在微观层面利用了三维仿真细节完整、纹理清晰的优化,从而达到对城市进行真实展现的目的,解决了单一利用实景三维模型或三维仿真模型难以同时较好表现城市宏观和微观形态和色彩的问题,提升了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2764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91614.6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三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将所述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高程映射获得空间三角网;根据所述空间三角网获得三维体块模型。该方法能够根据矢量面数据获得初始三角网集合,并对初始三角网集合进行加密,根据加密三角网集合得到三维体块模型,提高了三维体块模型的展示效果,更提升了模型加载效率。还公开了一种矢量面数据构建三维体块模型的装置及服务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4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961575.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王俊勇 , 胡章杰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刘金榜 , 陈光 , 刘局科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建筑三维模型的移动智能终端建筑物快速识别方法,计算机图形图像学领域;首先,从N个预设方位获取的建筑三维模型的图像,并获取所述图像的直方图信息、特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然后,获取智能终端相机的拍摄图像,获取智能终端的拍摄方位,获取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最后,根据拍摄图像和候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识别,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候选建筑物为目标建筑物。本发明以城市三维模型为建筑图像来源,结合空间位置和图像识别方式,实现了在移动设备相机中快速自动识别建筑物,解决了当前建筑物识别领域中源图像采集工作量大、识别效率低等问题,为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线上线下体验、城市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1063179.5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的虚拟基坑开挖方法,属于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本发明在已有的三维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基础上,针对用户对于市政设施管理、工程建设勘察等的了解场地、道路等地面以下现状情况的需要,实现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的虚拟基坑开挖的功能方法,解决了三维场景下的地上地下不同类型数据的基坑开挖和可视化叠加难题,能够有效的通过三维可视化方式辅助建设工程初步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668318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3596.4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刘金榜 , 王俊勇 , 胡章杰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响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设工程模型在线三维可视化方法,属于建设工程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建设工程设计成果开展基于高精度地形的三维模拟,其次,将建设工程三维模型的空间数据转换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并与低精度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融合;然后,将建设工程三维模型的相关纹理与公开获取的大范围影像数据进行镶嵌;最后,基于融合后的数字高程模型和镶嵌后的影像,叠加融合得到可视化的建设工程模型。本发明使用高精度数据资源,对建设工程三维模型进行构建;以互联网可获取的地理信息为本底,与建设工程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并将融合后的数据资源展示给公众,从而有效解决了资源利用和保密政策之间的矛盾,将极大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45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1575.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何兴富 , 薛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王俊勇 , 胡章杰 , 李响 , 唐相桢 , 李锋 , 王阳生 , 李劼 , 詹勇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刘金榜 , 陈光 , 刘局科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IPC: G06K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637 , G06K9/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建筑三维模型的移动智能终端建筑物快速识别方法,计算机图形图像学领域;首先,从N个预设方位获取的建筑三维模型的图像,并获取所述图像的直方图信息、特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然后,获取智能终端相机的拍摄图像,获取智能终端的拍摄方位,获取智能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最后,根据拍摄图像和候选建筑物,进行建筑物识别,筛选出相似度最高的候选建筑物为目标建筑物。本发明以城市三维模型为建筑图像来源,结合空间位置和图像识别方式,实现了在移动设备相机中快速自动识别建筑物,解决了当前建筑物识别领域中源图像采集工作量大、识别效率低等问题,为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线上线下体验、城市管理等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14393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911390563.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建筑信息领域,涉及一种三维产权体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构件对象;根据所述构件对象,获得基础面要素;对所述基础面要素进行重构,获得三维产权体模型。该方法能够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数据获得构件对象,根据构件对象,实现了三维产权体模型的构建,提高了建筑三维产权体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现权籍管理成果与规划、设计和建设成果在空间上的继承和一致的效果。本申请还公开了三维产权体模型的构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49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611177172.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陈良超 , 薛梅 , 王国牛 , 陈翰新 , 向泽君 , 何兴富 , 胡章杰 , 王俊勇 , 李锋 , 李响 , 唐相桢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陈光 , 刘局科 , 刘金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大场景中BIM模型的可视化实现方法,涉及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每个BIM模型包含的所有构件模型的范围大小,建立三维空间划分格网;然后,对每个格网块中的构件模型进行组织,组合生成单个格网块的精细模型;利用得到的精细模型,根据纹理使用情况,重组生成形状和外观一致的简化模型;最后,根据选择的显示模式以及索引号,在三维大场景中对BIM模型进行加载展示精细模型或简化模型。本发明在保障BIM模型应用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格网思想,对每个BIM模型的所有构件按三维空间格网进行划分,合并格网内的构件,减少索引的模型数量,提高BIM模型加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77604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611095294.6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重庆市勘测院
Inventor: 詹勇 , 薛梅 , 陈良超 , 陈翰新 , 王国牛 , 向泽君 , 何兴富 , 胡章杰 , 王俊勇 , 李锋 , 李响 , 唐相桢 , 王阳生 , 李劼 , 邱月 , 胡颖 , 张艺 , 蓝图 , 刘金榜 , 陈光 , 刘局科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管三通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定三通的三个方向、三通中心点SC以及三通各自的截面中心点S1、S2和S3,计算圆管三通的中心轴SCO;步骤二、根据中心轴SCO和三通的三个方向,分别计算每个方向的用来拟合断面圆的正多边形顶点,即断面特征点,以及特征点的法线;步骤三、计算三个管段的交点,即三通的衔接点,并计算衔接点的法线;步骤四、组装,根据计算出的断面特征点和衔接点,组装成三通模型。通过本发明的应用,能够建立形象、直观、合理的三通模型,实现圆管三通的快速、有效建模,提高了圆管三通的建模效率,可有力促进三维技术在管线三维建模及管线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