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08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7482.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气象和大气环境因子的动态优化型自动监测设备,包括:ABM框架模块:定义观测设备:每个观测设备代表一个观测站点,具有状态和行为;状态表示每个观测设备的观测指标包括当前的气象因子和大气环境因子,行为表示每个观测设备根据当前状态和环境变化执行决策行为;粒子群优化模块:设计一个目标函数,将观测设备的状态与优化目标相关联;WRF数值模型的嵌套模块:将WRF数值模型嵌套在ABM框架中,作为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决策制定和优化模块:基于每个观测设备的更新状态,执行调整采样频率决策。本发明可使得观测设备在动态优化问题中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实现更优的决策和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20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011401911.7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12 , C02F1/04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膜浓缩垃圾渗滤液减量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蠕动泵、冷凝器、加热组件、加湿器、空气泵;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外壳、冷凝管、输水管,所述冷凝外壳顶部设有加湿载气进口,底部设有冷凝水进口、净化水出口和空气出口;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长方形金属外壳、瞬时加热元件等;所述加湿器包括加湿金属外壳以及壳内的水雾喷洒器和过滤网,所述加湿金属外壳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加热水样进口、空气进口、高浓度垃圾渗滤液出口。本发明使膜浓缩垃圾渗滤液减量化,便于后续焚烧、结晶、外运等,减量时能防止盐分累积,避免处理设施失效,同时保证膜浓缩垃圾渗滤液焚烧时的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189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259507.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被生物量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卫星遥感(天基)、无人机航拍(空基)、地面实测(地基)三者相结合的手段,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核心,分别在5月、6月、7月、8月4个时间段内对研究区进行天‑空‑地植被指数提取、观测,最终建立基于卫星NDVI、无人机NDVI、地面实测数据的低‑中‑高分辨率的消落带典型植被生物量反演模型,实现消落带内苍耳、狗牙根、混合类型植被生物量地上鲜重与空基无人机NDVI数据,以及天基哨兵NDVI数据与空基无人机NDVI遥感数据之间的转换,从而提升生物量反演精度,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154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21432.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F16/29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单元水质目标分类管理的水环境容量核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布设监测断面,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S2:划分管控类别,得到管控单元分类,并评估各管控单元内的污染源排放量;S3:采用SWAT模型与河道水动力水质模型耦合,建立径流、非点源负荷的流域输出与河道水质关系模型,计算各管控单元的水环境容量;S4:根据流域水质目标要求,制定污染物削减方案,将其细化到各管控单元。本发明方法通过研究陆域控制单元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容纳上限”,以水环境容量为约束,倒逼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优化污染物总量减排策略等,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技术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4826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818491.3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1/469 , C02F103/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榨菜腌制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电渗析装置,包括电渗析反应器,所述电渗析反应器包括两个端板组件和位于两个端板组件之间的膜堆,所述端板组件包括端板和嵌设在端板中的电极板,所述端板上设有电极柱;所述膜堆包括依次设置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双极膜、阳离子膜、阴离子膜和双极膜,相邻的两膜之间,以及电极板与膜之间均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设有弯折形的流道,所述流道的首端和末端均设有输水道;采用本发明将分离的氢氧化钠作为生物段的酸碱度调节剂,次氯酸作为生物段杀菌消毒液,有机物因为不带电荷而被留在源水中进入生物段被去除,最终实现了对榨菜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330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750068.4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将接种污泥置于反应器中后,向所述反应器中通入废水并空曝20~25h,然后使所述反应器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的顺序周期性运行,直至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其中,进水时间为5~8min,曝气时间为337~347min,沉淀时间为5~15min,排水时间为2~3min。该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可以有效缩短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时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能够运行上述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1576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010176896.4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库磷释放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包括可漂浮在水库水面的采样平台和建立在水库旁的在线监测站房,在线监测站房内设有在线监测设备;采样平台上连接有若干台采样泵,所有采样泵位于采样平台的下方以落入水库水体中,所有采样泵在竖向上具有高度差以便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所有采样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采样管道与在线监测站房内的在线监测设备相连以便监测不同深度的水样。本发明基于水上采样平台作为载体,采样平台上根据不同深度搭载采样泵,可通过采样泵将不同水深的水样输送至在线监测设备内进行监测;本系统结构简单,方便实时对水库水体进行不同深度的采样和监测,采样泵之间的高度差可结合水库的实际水深提前预设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38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157836.8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体和化学传输模型综合解析细颗粒物源贡献的方法,包括受体模型计算步骤、化学传输模型计算步骤和综合来源解析步骤;所述综合来源解析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按照不确定度与权重系数呈反比例原则,将第一(受体模型)不确定度和第二(化学传输模型)不确定度,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自的权重系数;利用受体模型源解析结果、受体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权重系数、化学传输模型解析结果、化学传输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综合来源解析结果。本发明通过不确定度归一化所得权重系数,综合了受体模型和化学传输模型各自的优势,可提高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8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340824.8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山地流域污染负荷的水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包括流域水环境预测预警信息平台,流域水环境预测预警信息平台包括监测监控模块、水质预报模块、水环境风险预警模块、模型库和数据库,监测监控模块用于对相应信息查询和编辑;模型库用于储存构建好的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非点源模型和边界条件;数据库用于储存监测监控模块监测到的各项数据以及污染物参数;水环境风险预警模块用于模拟水污染事件的影响范围、时间和程度;水质预报模块用于发布预报信息和预警信息。本发明利用实际监测值与构架好的水动力水质模型对(56)对比文件胡艳海.石佛寺水库二维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与分析《.人民长江》.2021,第52卷(第1期),第31-38页.饶清华.闽江干流福州段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1,B027-214.宋凤芝.基于SWAT模型的清水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21,第3-4章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7836.8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受体和化学传输模型综合解析细颗粒物源贡献的方法,包括受体模型计算步骤、化学传输模型计算步骤和综合来源解析步骤;所述综合来源解析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按照不确定度与权重系数呈反比例原则,将第一(受体模型)不确定度和第二(化学传输模型)不确定度,归一化处理后得到各自的权重系数;利用受体模型源解析结果、受体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权重系数、化学传输模型解析结果、化学传输模型的源解析结果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综合来源解析结果。本发明通过不确定度归一化所得权重系数,综合了受体模型和化学传输模型各自的优势,可提高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