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15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395725.6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灾害实时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了全时空动态三维场景灾变监控预警平台,利用了多源监测数据,弥补了常规监测数据缺乏地质信息支撑的不足;本方案利用多源异构方案,解决多源监测数据的动态融合问题;本方案利用5G网络,实现占用网络资源庞大的高清视频数据的低延时传输,保障多源监测数据的安全性;本方案构建地灾综合评判模型,以实现突发性地灾的事前研判及预警;本方案通过实现三维场景的快速重建和高性能显示,实现地灾灾情的实时动态监测,使得灾情出现时能够获得最快、最精准的应急响应,满足不同特征、各层级、多专题的灾变预警应用服务。

    探井支护装置
    3.
    发明公开
    探井支护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015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9338.0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探井支护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充气式支撑环、中充气式支撑环及下充气式支撑环,上充气式支撑环与中充气式支撑环之间、中充气式支撑环与下充气式支撑环之间均通过若干个立面充气式支撑柱贯通连接,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各立面充气式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立面充气式保护气帘,上充气式支撑环上方通过若干个上充气式保护气帘连接承拉式供气管道,承拉式供气管道分别连接自动控制装置和一体式生命保障装置。采用本发明能够在探井遇到突发状况时起到临时支护的作用,减少安全风险。

    粉细砂湿陷性判别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24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96977.8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粉细砂湿陷性判别方法,具体为步骤1、在现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并获得目标土层深度和锤击数;步骤2、从标准贯入试验中取土样进行室内含水率试验,得到含水率值,并进行相对密度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步骤3、根据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建立目标土层锤击数N与相对密实度、干密度的关系式,将锤击数、含水率、目标土层深度、最大干密度和最小干密度值代入,得到目标土层的干密度;步骤4、进行室内重塑土湿陷特性试验,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公式,并代入含水率值和干密度,得到粉细砂土层的湿陷系数δs并确定粉细砂的湿陷等级;本发明能较准确的对粉细砂湿陷性进行现场判别。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砂土湿陷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3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1585841.4

    申请日:2022-12-06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砂土湿陷性评价方法,首先,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与室内湿陷试验,获得砂土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基本物理特性指标与湿陷特性指标;其次,参照实际室内湿陷试验规模建立数值模拟模型;为了使数值模拟的宏观性质与实际湿陷试验的宏观性质更加吻合,需不断调整数值模拟模型的细观参数,以此找到与砂土宏观参数对应的细观参数体系,建立宏观参数与细观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最后,应用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进行室内湿陷数值模拟试验,获得砂土的湿陷量;进而,评价砂土的湿陷性;该方法技术先进、耗时短、费用低、实用性强。

    一种地层桩基极限侧摩阻力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9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414461.4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层桩基极限侧摩阻力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包括岩土地层桩基极限侧摩阻力测定仪、压缩气体提供装置和拉力提升装置,岩土地层桩基极限侧摩阻力测定仪内设有枕型气囊,枕型气囊上端连有拉力绳,四周设有桩基极限侧摩阻力测定模块组镶嵌母体,其内镶嵌有表面预置土压力传感仪的极限侧摩阻力测定模块组片;压缩气体提供装置的出气口设有与枕型气囊连接的枕型气囊气压控制装置,其上装有枕型气囊气压测量仪;与枕型气囊连接的拉力绳另一端缠绕在拉力提升装置上,拉力提升装置侧面连有压力与拔力输出测定仪。该装置简单易操作,测定原理科学,适用面广,可模拟实际桩基地质环境,选择自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