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8776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910024821.1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致多振子压电发电装置,包括叶轮、旋转轴、矩形底座、曲柄摇杆机构、拨动底板、矩形框、上端盖、压电陶瓷双晶片、长螺栓、螺栓、短螺栓、小螺母、大螺母。曲柄摇杆机构由曲柄杆、连杆、摇杆、小底座、螺栓和小螺母组成。叶轮与旋转轴的一端配合,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短曲柄配合;连杆与拨动底板连接,拨动底板上设有拨动块;压电陶瓷双晶固定在上端盖上。此发电装置通过在风力作用下叶轮转动,带动曲柄摇杆机构偏心运动,曲柄摇杆机构促使拨动底板作偏心运动,拨动块拨动压电陶瓷双晶片,压电元件产生压电效应进行发电,此压电发电机在微风吹拂时即可进行发电,有利于实现对风能的有效利用,同时节省采用风力发电的成本,此发明用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一种小磨头式磁流变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46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560717.2

    申请日:2022-12-07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小磨头式磁流变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该装置包括机床本体组件、三维运动组件、主轴驱动组件、磁流变液循环组件、抛光头组件、磁场发生装置组件、差速运动组件和工件夹持运动组件;三维运动组件,安装在机床本体组件上;主轴驱动组件,安装在三维运动组件上;磁流变液循环组件,安装在主轴驱动组件上;抛光头组件安装在磁流变液循环组件上,差速运动组件安装在主轴驱动组件上;差速运动组件位于抛光头组件上方;磁场发生装置组件设置于差速运动组件和抛光头组件之间,磁场发生装置组件能够相对于抛光头组件转动;工件夹持运动组件,安装在机床本体组件上,位于抛光头组件的下方。基于上述装置,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损伤螺旋铣扩专用复合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160791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70194.3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损伤螺旋铣扩专用复合刀具,属于铣削工具,解决了现有螺旋铣孔刀具加工时工件上下表面出现分层、撕裂加工损伤的问题。本发明的切削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铣孔区、中部扩孔区、后部修整区;直径较小的铣孔区和直径较大的修整区由投影面呈等腰梯形的扩孔区相连接,铣孔区切削刃向刀具内侧偏转,其围绕刀具回转轴运动所形成曲面为倒置于扩孔区的圆锥形,修整区呈周铣刀结构;铣孔区设置有多条沿刀具轴线方向进给切削的切削刃,扩孔区设有与铣孔区等数量且依次连接的右旋扩孔切削刃,修整区设有数量大于扩孔切削刃的左旋切削刃。本发明可有效抑制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加工中工件顶层、底层形成的分层及撕裂损伤。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损伤螺旋铣扩专用复合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160791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70194.3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低损伤螺旋铣扩专用复合刀具,属于铣削工具,解决了现有螺旋铣孔刀具加工时工件上下表面出现分层、撕裂加工损伤的问题。本发明的切削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前部铣孔区、中部扩孔区、后部修整区;直径较小的铣孔区和直径较大的修整区由投影面呈等腰梯形的扩孔区相连接,铣孔区切削刃向刀具内侧偏转,其围绕刀具回转轴运动所形成曲面为倒置于扩孔区的圆锥形,修整区呈周铣刀结构;铣孔区设置有多条沿刀具轴线方向进给切削的切削刃,扩孔区设有与铣孔区等数量且依次连接的右旋扩孔切削刃,修整区设有数量大于扩孔切削刃的左旋切削刃。本发明可有效抑制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加工中工件顶层、底层形成的分层及撕裂损伤。

    一种基于强碱腐蚀加工铝基碳化硅工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1558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47917.5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强碱腐蚀加工铝基碳化硅工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数控铣床、强碱溶液喷涂单元、高能激光发射器、清洗单元、脉冲电流施加单元、铣削力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控制中心等。该装置加工方法主要是在粗加工过程中利用铝基碳化硅工件在激光的辅助下会与强碱溶液发生腐蚀反应以达到加工余量去除的效果,可以有效减少刀具的使用时间。而在精加工过程中则是利用电塑性效应降低工件的铣削力来达到优化加工表面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刀具寿命、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一种切削加工用通电制冷车刀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34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21378.9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发明名称一种切削加工用通电制冷车刀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削加工用通电制冷车刀,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刀柄部、刀头部和刃口部,刀头部连接在刀柄部一端,刃口部安装在刀头部的末端,刀柄部长度为100mm。本发明通过在刀柄部加装半导体器件,再根据帕尔贴效应,让其对刀柄部产生制冷效果,再传导至刀头部和刃口部使其降温,从而降低了切削时的温度,提高了刀具的耐用度。通过上述改进,能够减低切削温度,减少切削时的刀具磨损,从而提高效率。

    一种适用于复杂曲面的五自由度原位压痕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593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64488.X

    申请日:2023-05-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曲面的五自由度原位压痕测试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左右两侧的两个X轴移动调整机构、与两个X轴移动调整机构连接的Y轴移动调整机构、与Y轴移动调整机构连接的X轴旋转调整机构、与X轴旋转调整机构连接的Y轴旋转调整机构、与Y轴旋转调整机构连接的压痕测试单元、设置底座上的原位监测扫描平台、设置在原位监测扫描平台上的三维轮廓仪、设置在底座的中部的多功能夹具体;本装置可实现压痕测试单元的五自由度运动进而对复杂曲面进行压痕测试,并可对压痕实验进行观测,装置运动灵活、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适用面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材料在曲面状态条件下的变形损伤机制提供便利。

    一种基于屈强比的刀具断屑槽设计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40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45511.2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屈强比的刀具断屑槽设计及优化方法,屈强比指材料的屈服点,是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屈强比越大,材料破坏表现为脆性断裂,屈强比越小,材料破坏表现为韧性断裂。在切削过程中许多材料都会出现切屑难以折断这一问题,切屑难以折断会使切削温度升高、切削力增大,不但会划伤刀具以及工件的表面,还会加大刀具的磨损程度、减少刀具的使用寿命,对加工表面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发明方法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是基于屈强比的断屑槽参数的初始计算,本部分的特征是以提高切削过程中被加工材料的屈强比为目的,在初始计算断屑槽参数时,通过改变断屑槽角度来提高切削过程中材料的屈强比;步骤二是基于屈强比的断屑槽型优选,本部分的特征在于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常用槽型进行二维仿真切削,优选出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被加工材料屈强比较大的槽型;步骤三是基于屈强比的断屑槽参数优化,本部分的特征在于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二维切削仿真模拟,以第一部分初始计算出的断屑槽参数为基准,在其附近选取若干组参数进行组合,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得出对材料屈强比影响显著性较大的因素,在仿真结果中把切削过程中第一变形区的被加工材料屈强比变化作为主要关注点,最终优化出最优的断屑槽参数组合;本发明方法可以针对任何材料设计出一种适用其切削加工的高效断屑刀具。

    一种具有半金属性的新Heusler合金FeCrAs与计算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45341.X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一种具有半金属性的新Heusler合金FeCrAs与计算分析方法,发明了一种新半金属Heusler合金FeCrAs,并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CASTEP进行了自旋极化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确定了FeCrAs化合物在Half‑Heusler结构下的晶格常数;计算了各元素在其半金属性下起的作用,以及带隙的形成及其总磁矩,并进行了理论验证;给出了其保持半金属性质的晶格畸变范围,以确保其半金属性;在计算过程中,基于配合物的晶体场中的能级分裂理论确定了Fe原子在晶胞中的作用;经计算分析,Half‑Heusler相的FeCrAs化合物是一种新的Heusler合金。

    一种基于机理分析的切削用水蒸汽混合空气绿色冷却润滑剂

    公开(公告)号:CN114437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06826.5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理分析的切削用水蒸汽混合空气绿色冷却润滑剂,它涉及一种切削用绿色冷却润滑剂的成份和作用机制,可有效解决目前切削用乳化液作为冷却润滑剂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且资源丰富,制备简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产品,采用水蒸汽+空气作为冷却润滑剂时,水蒸汽+空气能增加刀‑屑界面间的化学反应速率,形成的Cr2O3、Fe2O3、Fe3O4等氧化物形成不稳定化学膜,具有一定的固体润滑作用,能有效抑制刀‑屑间的粘结与磨料磨损;由于这些氧化物是刀‑屑间主要的温度载体,它的不断形成与脱落又能有效减少切削温度向刀具内部的传递,起到间接冷却作用;与干切相比,采用水蒸汽+空气作为冷却润滑剂时,刀具磨损机理为W与Co微弱的氧化磨损代替严重的粘结与磨料磨损,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