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39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3099.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含水河湖底泥脱水固化及筑堤利用方法,包括淤泥改性处理,向高含水淤泥中加入Ⅰ型脱水固化剂,获得改性淤泥;脱水固化处理,将改性淤泥充注到多个土工管袋中养护,改性淤泥在自重固结作用下排水固化得到脱水后的固化淤泥;固化淤泥筑堤施工,将脱水固化淤泥从土工管袋中取出,晾晒后破碎,再加入Ⅱ型固化剂,拌合均匀后获得二级改性固化淤泥,将二级改性固化淤泥分层压实,最后在堤坝两侧的临水面直接铺设一层土工管袋装脱水固化淤泥,完成河湖底泥筑堤利用;本发明将脱水固化淤泥进一步改性固化后用于河湖周边的堤坝修筑,既实现了底泥的近岸就地利用,节省了底泥外运和填埋的工程成本,又缓解了堤坝修筑取土难的工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4120.5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介质脱水本征动力学规律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涉及脱水速率测试领域。介质脱水本征动力学规律分析方法通过获取待检测介质在快速脱水阶段的脱水速率和达西渗流阻力,根据待检测介质在快速脱水阶段的脱水速率和达西渗流阻力计算得到待检测介质的渗透率、指前因子和脱水活化能,进而预测待检测介质在其他脱水阶段的脱水速率。介质脱水本征动力学规律检测系统及分析方法针对待检测介质不同阶段脱水机制机理不同分别采用渗流模型和脱附动力学模型反演获得介质本征脱水动力学参数,从而根据介质本征脱水动力学参数用于不同工况下介质脱水速率的预测,解决了传统介质脱水测试方法仅能获取表观脱水速率和测试结果随测试条件变化而缺乏普适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4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69091.6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冻土多向基质吸力和导水系数测试方法,通过模型试验量化加载过程中不同方向应力传递的差异,通过量化的应力路径差异采用等效加载方式实现不同方向试样的制备,进而测定不同方向试样的基质吸力并确定冻结特征曲线,结合状态含量组成的一致性条件给出了冻土土水特征曲线,以及基于土水特征曲线的冻土导水系数预测方法。本发明的效果是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各向异性土样的异位制备,能够测定冻土的冻结特征曲线、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和导水系数。该方法克服了原位取样的易损性、数据离散性等不足,显著提升了冻土基质吸力和导水系数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41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46964.5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水分结合强度及含量的拉曼光谱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激光发生模块,用于产生激光;面光源光路,用于将所述激光进行调整形成面光源,并将所述面光源光线引导至待检测样品区域;点光源光路,用于将所述激光进行调整形成点光源,并将所述点光源光线引导至待检测样品区域;移动式扫描检测组件,用于放置待检测样品,并调整所述待检测样品被检测位置;拉曼光谱组件,用于接收所述面光源和点光源激发的拉曼信号,并进行场信号和点信号的联合分析,得到所述待待检测样品表面水分结合程度及分布。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能够实现颗粒水分分子结合状态及含量的检测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757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5079.2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声源定位岩样压裂点的五元硅麦克风装置及定位方法,该装置包括:五元硅麦克风阵列装置、多通道采集系统、岩样加载装置;通过五元硅麦克风装置获取岩样单轴实验中压裂产生的声音信号、设置特定排列的五元硅麦克风装置在非接触情况下求解岩样压裂位点、通过声音信号到达时间差求解压裂位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利用数据处理算法对声音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采用断铅实验校准五元硅麦克风装置的声源定位效果。本发明为研究声源定位岩样加载实验过程中压裂位点的三维坐标提供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144582.9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干化土和煤矸石协同生态回填的方法,首先,分别获取初始盾构干化土、初始煤矸石、改性煤矸石和改性盾构干化土,以满足回填要求,然后在待回填区域自下至上先铺设底部防渗层、交替铺设N+1层煤矸石回填层和N层盾构干化土回填层,每一层盾构干化土回填层均位于相邻的两层煤矸石回填层之间,并在第N+1层煤矸石回填层的上面铺设生态防渗层,从而得到修复回填区域;最后在修复回填区域,每隔0.8‑1.2m开挖坑槽、栽种灌木。本发明通过将盾构干化土回填层作为煤矸石回填层的层间覆土,起到隔氧阻燃的作用;通过煤矸石、煤气化渣和农林畜牧废弃物对盾构干化土进行改性获得再生盾构干化土,从而提高修复回填区域的营养成分和持水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959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675178.7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湖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C12N1/20 , C05F17/20 , B09B3/60 , C12R1/01 , B09B101/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涉及鲁菲不动杆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鲁菲不动杆菌及其在降解煤矸石中的应用。该鲁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XAQ2297,于2022年9月1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CTCC NO:M20221438,保藏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该菌株属于革兰氏阴性好氧菌,可短时间内降解煤矸石,并对人和畜禽无毒害作用;该菌能有效的将煤矸石中有机质分解为腐殖酸和其他无机物,既可将其制成生物肥料又能解决煤矸石堆放带来的环境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2244.X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固结相似原理的土体基质吸力离心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推导含有离心加速度的竖向渗透固结系数Cvi;第二,根据时间因数Tv与固结度Us的关系图,得到固结度Usi;第三,根据最终沉降量S与固结度Uti的关系得到土样沉降量Sti,以求得离心后土样高度Li,进而得到基质吸力σi。本发明的效果是建立了离心加速度与单向固结理论之间的关系,能够克服非均匀沉降或土样开裂对离心变形测量结果的影响,减少试验量,进而为研究土体力学特性和强度理论提供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73191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003072.6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旱地区矿山堆填场蒸‑渗可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保水‑储水覆盖子系统,该系统覆盖在矿山堆填场的表层,包括:沿矿山堆填场的表层依次向外设置的反渗漏层、储水层、反蒸发层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智能层下滴灌子系统,该系统与保水‑储水覆盖子系统连接并供水,包括:滴灌管网、多个传感组件,控制器,储水箱和电动水闸,滴灌管网设置在储水层和反蒸发层之间,多个传感组件对应设置在储水层和反蒸发层内,用于执行检测动作,检测动作用于检测表示储水层和反蒸发层的基质吸力、含水率以及温度等土质参数,控制器用于控制传感组件进行检测动作并获取土质参数,同时通过对土质参数进行程序计算,进而控制电动水闸的开闭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480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160700.X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含水率软土场地高效固化方法,包括:原位化学固化步骤和预压排水步骤;原位化学固化步骤包括:场地调查,测定软土场地的物化指标,包括:深度、面积、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液塑限以及含盐量;固化剂调配,基于物化指标确定固化剂种类、添加比例及初凝和终凝时间;场地分块,在软土场地内修筑分隔墙进行场地分块;化学固化施工,将调配好的固化剂与待固化的软土混合搅拌均匀;预压排水施工,按照真空预压或者堆载预压或者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三种施工方式;场地卸载与复修,预压时间达到28天后,抽干固化分块内上表层的排出水,然后进行卸载,并采用高压注浆泵向排水板内注射水泥浆液进行二次复修加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