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和升船机的挡水闸门防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9560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581385.6

    申请日:2012-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通航建筑物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的防撞方法,具体是在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的正前方设置刚性防撞梁,所述刚性防撞梁的两端均连接有自动升降驱动装置,根据刚性防撞梁在塑性变形阶段应变增加而应力不增加的特性,利用刚性防撞梁的塑性变形能吸收失速船舶的动能。本发明克服了基于刚性防撞梁弹性变形消能原理设计的刚性防撞梁因撞击载荷过大引起的相关结构设计难度大的问题,解决了采用钢丝绳弹性变形和液压缓冲油缸联合消能技术带来的系统构造复杂,设备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维修量大,工作可靠性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靠性强的优点。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3943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510999029.X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洄游鱼类通过拦河建筑物上溯的过鱼设施。包括:连接下游河床的鱼道进口和进口段;连接进口段和出口段的隧洞;连接上游水库的鱼道出口和出口段;包括拦鱼电栅和提升转运设备的拦鱼集鱼转运系统。在高山狭谷地区的水利水电枢纽上采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能适应库水位的大幅变化以及河床狭窄的地形,提供适宜鱼类洄游的水温、流量及流速,并能模拟河流的天然水生环境,较大幅度地减少开挖量,也不会形成人工高陡边坡。同时,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占地表面积较少,减少了因明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对陆生植物、动物等的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小。

    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394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99029.X

    申请日:2015-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E02B8/08 E02B8/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涉及一种用于解决洄游鱼类通过拦河建筑物上溯的过鱼设施。包括:连接下游河床的鱼道进口和进口段;连接进口段和出口段的隧洞;连接上游水库的鱼道出口和出口段;包括拦鱼电栅和提升转运设备的拦鱼集鱼转运系统。在高山狭谷地区的水利水电枢纽上采用隧洞式仿自然鱼道的拦鱼提升设备,能适应库水位的大幅变化以及河床狭窄的地形,提供适宜鱼类洄游的水温、流量及流速,并能模拟河流的天然水生环境,较大幅度地减少开挖量,也不会形成人工高陡边坡。同时,隧洞式仿自然鱼道占地表面积较少,减少了因明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对陆生植物、动物等的生态环境影响也较小。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72142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86241.2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本发明还公开了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方法。

    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150190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015236.3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通过鱼道的鱼类进行分拣的系统,涉及鱼道工程领域。它包括分拣室,分拣槽,放归槽,恢复池和放流管;所述分拣室设置于观察室上方,所述分拣槽分别连接提升闸室和所述恢复池;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提升闸室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进口闸门,所述分拣槽与所述恢复池交汇处设置有分拣槽出口闸门,有分拣台设置于所述分拣槽一侧;所述放归槽与所述分拣槽平行并列,且所述放归槽一端与所述恢复池相通;所述放流管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恢复池和鱼道主体。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分拣或分拣效率低、捕捞和分析过程中网具易对鱼产生伤害且存在脱水操作,易导致鱼类死亡,鱼类采集后的分拣鉴定测量工作需要把鱼类抬出鱼道,提升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