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率平行移动稳定环形烘丝机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40063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171266.9

    申请日:201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环形烘丝机参数、稳定产品质量的方法。现有稳定叶丝干燥工序的工艺参数的做法是调整烘丝出口含水率,这样做会引起烘丝机筒体温度和热风温度等工艺参数变化,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水率平行移动稳定环形烘丝机参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环形烘丝机对叶丝干燥;根据烘丝机出口含水率调整量需求,利用滚筒式叶丝回潮机,对叶丝干燥工序出口含水率标准值进行同向等量调整,含水率在烘丝前与烘丝后平行移动。本发明通过含水率平行移动的方法保证干燥过程中叶丝脱水量的一致,可以消除或减小烘丝机运行参数的变化,保证该工序加工质量的稳定。

    一种食品加工用滚筒式烘箱

    公开(公告)号:CN11167831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66568.5

    申请日:2020-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烘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滚筒式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开设有连通箱体正面内壁的放入槽,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位于放入槽上方的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框,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密封框上方的稳固环,所述箱体右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放入槽背面的步进电机。本发明通过牵引把手起到拉扯挤压杆向远离箱体一侧移动,进而稳固杆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再将箱门转动至放入槽正面关闭,稳固环插入稳固槽内部,松开牵引把手后挤压杆对受力圆台进行挤压,进而受力圆台牵引稳固杆插接在稳固环的内表面上,进而达到可以快速关闭箱门并保证箱门关闭稳定的效果。

    一种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的构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3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911305748.1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提供一种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的构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本发明是依据细长柔性丝状生物质的物理特点而构建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并与开源的OpenFoam软件进行耦合,实现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加工过程中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全息仿真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加工过程中的运动特性,生动逼真的表征不同工况条件下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流化形态以及传质传热效率,经验证,本方法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验数据基本趋于一致,可靠性教高,使得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便捷、高效的捕捉和再现,得到较真实客观的反映,为细长柔性丝状颗粒的流态化加工设备的改进与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种食品生产用蒸汽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52839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11427.3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食品生产用蒸汽加热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底壁的一侧安装有加热架,所述加热架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顶端的中部连通有导气管。本发明通过加热架内部的加热环通电发热,从而能够直接对加热箱进行加热,能够对加热箱中的冷水进行加热,并且持续对加热箱中的冷水加热直至其沸腾产生蒸汽,然后通过导气管将蒸汽输送到导气架的内部,并将蒸汽输送到支撑板上方,能够实现对食品进行蒸汽加热的目的,并且将支撑架穿插在活动槽的内部进行组合,能够在支撑架上放置不同尺寸的蒸架,从而能够满足对不同尺寸蒸架的放置,实现了对其内部空间作出改变的目的。

    一种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的构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3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5748.1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提供一种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的构建及其数值模拟方法,本发明是依据细长柔性丝状生物质的物理特点而构建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模型,并与开源的OpenFoam软件进行耦合,实现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加工过程中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全息仿真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加工过程中的运动特性,生动逼真的表征不同工况条件下细长柔性丝状颗粒流化形态以及传质传热效率,经验证,本方法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验数据基本趋于一致,可靠性教高,使得细长柔性丝状颗粒在流态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到了便捷、高效的捕捉和再现,得到较真实客观的反映,为细长柔性丝状颗粒的流态化加工设备的改进与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