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液体三元乙丙橡胶抗烧蚀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9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44165.4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液体三元乙丙橡胶抗烧蚀材料及制备方法。其中,碳纤维增强液体三元乙丙橡胶抗烧蚀材料,采用按重量份计的以下材料制成:碳纤维35~45份,三元乙丙橡胶绝热材料55‑65份。本申请实现了与三元乙丙橡胶绝热层的同基体共硫化,其界面实现了化学交联,解决了复合绝热层界面粘接力差的质量隐患,同时降低了碳纤维材料的模量,大大降低了碳纤维三元乙丙复合绝热层在长期贮存过程的应力。

    一种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制备方法以及制品

    公开(公告)号:CN118812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16918.2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制备方法以及制品。制备方法包括:聚酰亚胺A和聚酰亚胺B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交联反应得到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溶液;将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溶液加热脱水亚胺化得到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模塑粉;其中,聚酰亚胺A和聚酰亚胺B的摩尔比为:(5‑9.9):(5‑0.1)。本申请通过将含有炔基三键活性官能团的聚酰亚胺A和以苯乙炔基苯酐封端的聚酰亚胺B共混交联反应得到互穿网络型聚酰亚胺溶液;之后采用热亚胺化制备得到聚酰亚胺模塑粉;再通过高温高压成型制备出具有耐热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在模塑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成型工艺性互传网络型聚酰亚胺模塑料。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及其粘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8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220610.1

    申请日:2023-03-09

    Inventor: 张新航 马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及其粘接方法,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绝热层结构包括:前封头绝热层和后封头绝热层,分别粘接于燃烧室壳体的前封头部位和后封头部位;过渡段绝热层,粘接于燃烧室壳体内,所述过渡段绝热层一端与所述前封头绝热层搭接;烧蚀段绝热层,粘接于燃烧室壳体内,所述烧蚀段绝热层一端与所述过渡段绝热层搭接,所述烧蚀段绝热层另一端与所述后封头绝热层搭接;复合绝热层,粘接于所述后封头绝热层表面;前人工脱粘层和后人工脱粘层,分别粘接于所述前封头绝热层表面和所述烧蚀段绝热层表面。该绝热层结构用于长径比大于15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96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80965.4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成型方法,属于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抗烧蚀层结构;所述抗烧蚀层包括由若干层依次排列而成的抗烧蚀层材料,且每层所述抗烧蚀层材料高度不同;步骤二:利用成型模具将所述抗烧蚀层进行多阶段加压成型以及缝合处理;其中,所述缝合处理是为了将多层所述抗烧蚀层材料通过物理方式连接起来,缝合的方法为将所述抗烧蚀层等分为4瓣~8瓣,沿着等分线将所述抗烧蚀层重合部分用浸胶碳纤维绳按“之”字型路线缝合起来,相邻两缝合点之间的间距为10~20mm。本发明有效地保证了碳纤维编织材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抗烧蚀层的抗烧蚀性能。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及其粘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86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20610.1

    申请日:2023-03-09

    Inventor: 张新航 马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及其粘接方法,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所述绝热层结构包括:前封头绝热层和后封头绝热层,分别粘接于燃烧室壳体的前封头部位和后封头部位;过渡段绝热层,粘接于燃烧室壳体内,所述过渡段绝热层一端与所述前封头绝热层搭接;烧蚀段绝热层,粘接于燃烧室壳体内,所述烧蚀段绝热层一端与所述过渡段绝热层搭接,所述烧蚀段绝热层另一端与所述后封头绝热层搭接;复合绝热层,粘接于所述后封头绝热层表面;前人工脱粘层和后人工脱粘层,分别粘接于所述前封头绝热层表面和所述烧蚀段绝热层表面。该绝热层结构用于长径比大于15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成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9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80965.4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成型方法,属于后封头抗烧蚀层预制体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抗烧蚀层结构;所述抗烧蚀层包括由若干层依次排列而成的抗烧蚀层材料,且每层所述抗烧蚀层材料高度不同;步骤二:利用成型模具将所述抗烧蚀层进行多阶段加压成型以及缝合处理;其中,所述缝合处理是为了将多层所述抗烧蚀层材料通过物理方式连接起来,缝合的方法为将所述抗烧蚀层等分为4瓣~8瓣,沿着等分线将所述抗烧蚀层重合部分用浸胶碳纤维绳按“之”字型路线缝合起来,相邻两缝合点之间的间距为10~20mm。本发明有效地保证了碳纤维编织材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抗烧蚀层的抗烧蚀性能。

    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257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31848.4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掺杂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制备原料包括:5‑7份二酐单体、4‑6份二胺单体、0.1‑0.3份改性剂、0.2‑0.6份过渡金属氧化物、2‑4份增强剂、0.08‑0.1份催化剂和/或脱水剂,二酐单体为疏水性单体。本发明通过在改变基体疏水网络结构、对结构进行功能化改性,赋予其高价值性能制备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网络结构基体,并在基体材料中掺入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铁、钴、镍、铜等的氧化物,显著改变材料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不仅解决了由于吸湿性所导致尺寸变化和电性能的下降,以及通过醚化改性赋予其新功能基可协同改善其因吸湿性所致热阻改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