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79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44021.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辛置煤矿 , 太原理工大学
IPC: H04L67/125 , H04L9/40 , H04W4/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矸石山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本地与网络部署的矸石山热管监控管理系统。为了解决矸石山热管监控管理问题,包括:传输层,所述传输层用于煤矸石山环境信息采集、重力热管相关信息采集与发电信息采集;网络汇聚层,所述网络汇聚层接收传输层采集的信息,并对数据统一化分析、管理;应用层,所述应用层包括:网络监控系统,所述网络监控系统向网络汇聚层发送数据请求信息与接收数据信息;数据显示模块,所述数据显示模块用于实时数据显示与历史数据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58228.9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应力低渗透煤层增透系统及方法,涉及煤层气开采领域,系统包括:震动子系统,用于采集煤层的应力值,并在煤层的应力值达到设定条件时,对煤层的应力集中区域释放应力,以打破煤层的应力平衡状态;压裂子系统,用于在打破煤层的应力平衡状态后,对煤层进行水力压裂,使煤层内形成多个裂缝;注热子系统,用于在对煤层进行水力压裂后,采用铁磁性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热载体,基于磁热原理对煤层进行增透,使所述煤层热解。本发明采用震动与水力压裂相结合,有效对煤层释放应力和预致裂缝,采用铁磁性氧化物纳米颗粒作为热载体,基于磁热原理对煤层进行增透,减小了对煤层的破坏,提高了煤层热解增透的精度,并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03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437042.5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 太原理工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矿井人员定位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矿井透水事故中人员精准定位方法、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脉冲激光进行处理后发射到传感光纤中,引起传感光纤振动,获得振动信号;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振动信号输出至信号储存器进行存储;对振动信号进行特征重构,获取振动信号中的样本熵、能量分布、频带宽度的特征,分别将样本熵、能量分布、频带宽度用对应x、y、z轴方向向量进行表述,构建对应的波形图;分析后向瑞利散射光干涉信号的波形图,确定振动信号发生改变的时间区间;将时间区间作为通过入射脉冲光与接收后向瑞利散射光的时间延迟t0,计算出振动信号的位置,对应得到被困人员的位置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1118856.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煤矸石山的重力热管散热装置及方法,属于煤矸石山治理领域;解决了传统煤矸石山治理效率低、方式繁琐、价格昂贵、浪费热能等问题;包括插在煤矸石山内部的重力热管,在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安装压电效应振动装置、温差发电片和可控频率振动装置,温差发电片给可控频率振动装置供电,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内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可控频率振动装置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重力热管内部工质的压力数据,调整可控频率振动装置的交流电频率,从而调整压电效应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直至压力数据无明显变化,此时重力热管的散热效率最优;本发明应用于煤矸石山自燃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26015.1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瓦斯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钻孔瓦斯脉冲式抽采装置及抽采方法。包括:机械脉冲装置,用于提供脉冲式高压气体;气体传输管道,所述气体传输管道一端设置在瓦斯钻孔外,并与机械脉冲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在瓦斯钻孔内;抽采瓦斯管道,所述抽采瓦斯管道一端设置在瓦斯钻孔外,另一端设置在瓦斯钻孔内,抽采瓦斯管道设置在瓦斯钻孔内的一端设置有瓦斯抽采进气口和转弯气体进口;气体转弯管道,所述气体转弯管道设置在瓦斯钻孔内,连接气体传输管道和抽采瓦斯管道的转弯气体进口之间。本发明利用文丘里效应抽采瓦斯相较于传统的瓦斯抽采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888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42792.6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并联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系统及矸石山积温治理方法。解决了矸石山内部积温治理的问题,包括重力热管,重力热管顶部安装风力发电装置,重力热管上部套有气体流通加速装置,所述气体流通加速装置将重力热管中部及以下的气体加速到重力热管顶部并输出给风力发电装置。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中的风力发电装置与储存电能装置,所述重力热管烟囱发电装置的重力热管下端与铺设在矸石山边坡表面的空心热管连接,空心热管与插入矸石山内部的立管连通。本发明将重力热管的冷凝段热量利用烟囱效应驱动空气集中强化对流,进而驱动风扇进行风力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1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246023.0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矸石山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倾斜式重力热管分期治理矸石山深部积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初期,采用总长度为12‑20米的长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插入矸石山10‑17米,进行循环散热,矸石山内部高位的热量会先从深部传递至浅部;S200~中期,将部分长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更换为总长度5‑8米的短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插入矸石山4‑6米,进行循环散热,矸石山内部的热量会从浅部传递至外部;S300~随着矸石山深部区域温度的下降,逐渐拔出长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增加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实时监测短强制对流散热重力热管的状态,当回收温度低于工质相变的短重力热管时,开始进行地表植被的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0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97502.6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E21B33/127 , E21B7/28 , E21B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自动吸水封堵封孔装置,包括堵塞块,所述堵塞块的中间贯穿设置有抽水管,所述堵塞块的下方设置有调节堵头,所述调节堵头与堵塞块的中间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的底端与调节堵头连接,所述升降套管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中间贯穿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插接在堵塞块的底端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有调节堵头、堵塞块、抽水管、防滑堵塞机构、开槽机构、加固堵塞机构、加强堵塞机构和调节机构可以快速的对采钻孔进行快速、高效的堵塞,且可以对采钻孔内部的积水进行抽出,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证装置不会出现滑落。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45761.3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矸石山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斯特林发电及强制对流散热的重力热管装置。包括重力热管、活塞驱动结构、发电部分以及风扇,其中重力热管包括内部气道壁和热管外壁,内部气道壁设置在热管外壁内部,内部气道壁下端设置有工质流动通道,内部气道壁和热管外壁之间为气体工质通道,工质流动通道与气体工质通道连通,气体工质通道上部安装气缸加热腔,并且留有可供气体通过的缝隙;气缸加热腔上部安装活塞驱动结构,活塞驱动结构与发电部分连接,发电部分驱动风扇。本发明将矸石山重力热管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其优点是气缸加热腔可以深入到热管中心的深部,于汽化的工质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大程度的利用了矸石山深部积温产生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4072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118856.9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理煤矸石山的重力热管散热装置及方法,属于煤矸石山治理领域;解决了传统煤矸石山治理效率低、方式繁琐、价格昂贵、浪费热能等问题;包括插在煤矸石山内部的重力热管,在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安装压电效应振动装置、温差发电片和可控频率振动装置,温差发电片给可控频率振动装置供电,重力热管的冷凝段内部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可控频率振动装置内部的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采集的重力热管内部工质的压力数据,调整可控频率振动装置的交流电频率,从而调整压电效应振动装置的振动频率直至压力数据无明显变化,此时重力热管的散热效率最优;本发明应用于煤矸石山自燃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