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76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1078232.5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悬浮泥沙分层取样装置,包括有固定件、固定架、滑动盘、第一密封圈、外壳体等;固定件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部转动式安装有滑动盘,滑动盘与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滑动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本发明利用泥沙取样组件和挤压组件配合工作,方便将外壳体内的海水放出,使泥沙留在本设备内并收集,且本设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避免海水流动时使本设备晃动旋转偏离,同时使本设备的进料口始终与海水流动的方向相对,避免进料口旋转偏离,致使取样的海水泥沙含量不同,造成海水悬浮泥沙的含量检测不准确,且多个本设备经固定件固定,如此方便完成对不同深度的海洋悬浮泥沙取样,提高海洋悬浮泥沙的取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768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8232.5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 青岛地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悬浮泥沙分层取样装置,包括有固定件、固定架、滑动盘、第一密封圈、外壳体等;固定件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下部转动式安装有滑动盘,滑动盘与固定架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滑动盘的下表面设置有外壳体。本发明利用泥沙取样组件和挤压组件配合工作,方便将外壳体内的海水放出,使泥沙留在本设备内并收集,且本设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一起,避免海水流动时使本设备晃动旋转偏离,同时使本设备的进料口始终与海水流动的方向相对,避免进料口旋转偏离,致使取样的海水泥沙含量不同,造成海水悬浮泥沙的含量检测不准确,且多个本设备经固定件固定,如此方便完成对不同深度的海洋悬浮泥沙取样,提高海洋悬浮泥沙的取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81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107346.7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结构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空间地质结构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机构、稳定组件、驱动组件和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连接架、转动关节、保护壳、挡板、照明灯和连接环,探测机构进入地下空间后,通过设置于探测机构上的摄像头对地下空间的环境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画面传输至工作人员的终端上,根据探测需要求可以启动转动关节,带动保护壳随之转动,使得保护壳内的探测机构跟随转向,能够对地下空间的为不同方向进行探测,且通过挡板和保护壳的配合,对探测机构进行保护,避免探测机构在地下空间内被意外损坏,从而解决现有设备不能对探测机构在地下空间内对其进行保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15116.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地质灾害检测领域,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水底浅层地质进行灾害检测时,其地质灾害检测设备向信息采集传感器发出信息收集信号,后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光电探测模块,随后再将检测后的数据在反馈给灾害强度检测单元,由灾害强度检测单元进行判断灾害的危险系数,当判断地质危险系数较高时,灾害强度检测单元向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检测过程中,因信息存储传感器将每次检测的数据进行储存,如后期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之前具有灾害系数较高的数据相同时,数据记录单元会直接向警报单元发出信号反馈到警报装置,对外界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说明此处的地质具有灾害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02286.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脉状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采用对地热井进行变压回灌实验,同步检测回灌水源和开采热水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两者水质硝酸盐浓度的比值,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回灌水与地热水的混合比例,由此计算出带脉状基岩热储地热田的可开采资源量。该方法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一是适用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地热田,不需要考虑热储不规则的空间形态;二是不需要历年庞大的动态监测数据,计算简单;三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单个和多个开采井的地热田评价。该方法在温石汤和汤村汤地热田均进行了验证,通过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43239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1402286.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带脉状热储地热流体可开采资源量计算方法,采用对地热井进行变压回灌实验,同步检测回灌水源和开采热水的硝酸盐浓度,通过两者水质硝酸盐浓度的比值,可以较为准确的计算出回灌水与地热水的混合比例,由此计算出带脉状基岩热储地热田的可开采资源量。该方法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一是适用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地热田,不需要考虑热储不规则的空间形态;二是不需要历年庞大的动态监测数据,计算简单;三是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单个和多个开采井的地热田评价。该方法在温石汤和汤村汤地热田均进行了验证,通过与数值模拟等方法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7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8730.8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IPC: G06Q50/26 , G06N3/084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城市地面塌陷评价方法,首先将研究城市区域划分为栅格单元,在此过程中确定塌陷区域与非塌陷区域,并确定易发性评价因子并获取评价因子数据;构建和训练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通过机随机森林‑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判断预测集中地面塌陷发生的概率,给出评价因子的贡献程度,即完成判断后,得到每个判别因子对发生地面塌陷的贡献为多少,贡献程度指标可辅助后续对相关地区数据采集以及治理优先级的判断。森林随机‑BP神经网络集成模型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易发性分区与地面塌陷点高度吻合,预测效果较好,证明了数据驱动模型在城市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92007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72417.0
申请日:2021-04-07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信息融合的地热异常区提取方法,首先使用全约束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和亚像元空间引力模型提高卫星影像中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使用单窗算法反演得到高分辨率的温度信息。然后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综合提取研究区内的温度异常,并结合地质资料和已知的先验知识圈定地热异常范围,并通过扩大研究区域根据多处已知的温泉位置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在已知的温泉位置等一些典型的地热异常区使用高分辨率的无人机数据做进一步的精细提取。本发明实现了从粗到精的地热异常提取,为后期的人工开采提供参考价值,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90000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415116.8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底浅层地质灾害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地质灾害检测领域,本方案可以实现在对水底浅层地质进行灾害检测时,其地质灾害检测设备向信息采集传感器发出信息收集信号,后将检测信号传输给光电探测模块,随后再将检测后的数据在反馈给灾害强度检测单元,由灾害强度检测单元进行判断灾害的危险系数,当判断地质危险系数较高时,灾害强度检测单元向警报装置发出警报,同时检测过程中,因信息存储传感器将每次检测的数据进行储存,如后期检测得到的数据和之前具有灾害系数较高的数据相同时,数据记录单元会直接向警报单元发出信号反馈到警报装置,对外界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说明此处的地质具有灾害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047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4046.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青岛地质勘查开发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环境综合评估方法,涉及水文地质环境评估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步骤一、数据采集、步骤二、水文地质环境综合分析和步骤三、优化调整,本申请通过对目标区域进行水质测试,进而获取水文信息,并对目标区域的地质信息以及目标工厂的污染物信息进行监测采集,为后续的环境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再根据水文信息和地质信息对目标区域的环境进行分析,并综合目标区域的环境和目标工厂的污染物信息分析目标工厂对目标区域产生的影响,多维度的综合分析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该环境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完善性,最后制定方案对目标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以及对目标工厂进行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