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塔系统
    1.
    发明公开
    热源塔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981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25055.X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源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热源塔系统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换热回路包括热源塔,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水泵、加热机构和热源塔,当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水泵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缓冲机构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加热机构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本发明通过加热机构对除霜回路内循环流动的第一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

    热源塔系统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79952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736474.0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源塔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热源塔系统的除霜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源塔系统包括换热回路和除霜回路,换热回路包括热源塔,热源塔和外接换热机构循环连接;除霜回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缓冲机构、水泵、加热机构和热源塔,当热源塔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水泵使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循环流动,缓冲机构缓冲第一冷媒的压力,加热机构对第一冷媒进行加热,从而以加热的方式对热源塔进行除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机构对除霜回路内循环流动的第一冷媒进行加热,提高了对除霜回路内的第一冷媒的加热效率,提高了热源塔的除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热源塔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80212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738365.2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热源塔,旨在解决现有热源塔的换热器结垢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源塔包括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气流流通系统和换热系统;换热系统包括设置在塔体内的喷淋组件、填料组件和换热组件,喷淋组件用于向填料组件上喷淋第一冷媒,填料组件用于使第一冷媒与通过进风口吸入塔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换热组件用于使经过填料组件换热后的气流与换热组件内的第二冷媒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淋组件将第一冷媒喷淋至填料组件上,避免了第一冷媒喷淋在换热组件上,避免了换热组件上结垢,从而使得热源塔能够在制冷模式下应用,扩大了热源塔的应用范围,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空调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8021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476652.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设置喷淋构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架单体,相邻的两个支撑架单体之间通过对接部彼此连接,在彼此连接的情形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架单体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支撑部支撑于另一个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空调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0374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0300864.0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过滤网的过滤面积不能随时调整等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回风口和/或出风口处配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安装构件和卷轴副,该卷轴副包括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分别位于安装构件沿与待过滤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两端,安装构件上设置有通风结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室内空间的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根据该污染物浓度,调整铺设在安装构件对应于通风结构的位置的过滤网的面积。本发明通过根据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实时调整过滤网的面积,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调整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的目的。

    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70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988615.X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的故障判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机组的故障判断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的冷却塔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故障判断而容易导致其冷却效果差、能耗高的问题。为此,本发明的故障判断方法能够先获取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和水流量,然后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和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确定冷却塔的散热系数,再根据散热系数和冷却塔的额定水流量,确定预设水流量,最后将冷却塔的水流量与预设水流量进行比较,以判断冷却塔是否出现故障。基于上述故障判断方式,本发明能够方便快速地对运行过程中的冷却塔进行及时有效的故障判断,从而便于运维人员及时对冷却塔进行检修,进而有效保证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并且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8021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76652.8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送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构件,所述喷淋构件具有一对喷嘴,所述一对喷嘴在向面向彼此的方向喷水之后在所述加湿盒的内部形成水膜,进入所述加湿盒内的空气流经所述水膜被加湿后经所述送风口送达室内空间,所述加湿模块还包括设置喷淋构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架单体,相邻的两个支撑架单体之间通过对接部彼此连接,在彼此连接的情形下,相邻的两个支撑架单体中的其中一个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支撑部支撑于另一个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空调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036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1172112.7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热泵系统中的蓄热换热器只能用来直接为人们提供热水,而不能将其热量用作室内制热,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低谷用电的优势的问题。为此目的,在本发明中当热泵系统利用空气源蓄热时,蓄热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同时通过蓄热水循环管路将热量存储在蓄热容器中;并且,当热泵系统利用水源制热时,蓄热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同时通过蓄热水循环管路将蓄热容器中的热量用于空调制热。如此,能够实现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空气源蓄热,并在用电高峰时利用水源制热的目的,且利用水源制热相比于利用空气源制热的制热的速度和效果更好。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44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158409.6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冷水式中央空调系统单纯基于冷水机组的负荷率进行控制的运行方案并非功耗最低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按照运行冷水机组的数量和/或规格的不同组合规划出所有的运行方案,从所有的运行方案中选取部分运行方案作为评比方案,根据负荷侧的负荷值Q计算每个评比方案的冷水机组消耗功率Wz、冷冻水泵消耗功率Wd、冷却水泵消耗功率Wq和冷却塔消耗功率Wc并求和得到每个评比方案的总消耗功率,将总消耗功率最小的评比方案确定为目标运行方案,在当前运行方案与目标运行方案不相同时调整为目标运行方案。这样,能够使空调系统按照最低的能耗运行方案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