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69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55343.3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磁性低膨胀蛭石强化好氧污泥颗粒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磁性低膨胀蛭石:①生蛭石研磨后清洗,烘干;②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制备低膨胀蛭石,或者是微波加热制备低膨胀蛭石;③对低膨胀蛭石进行磁改性,得到磁性低膨胀蛭石;(2)在反应器中接种活性污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3)投加磁性低膨胀蛭石,直至颗粒成熟。本发明采用天然蛭石,取材方便、存储量大、制备方法简单且易于回收,不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制备的磁性低膨胀蛭石能够有效促进微生物聚集、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避免丝状菌过量增殖;利用磁性低膨胀蛭石作为晶核可有效促进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有效提高颗粒的结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3037.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隧道主失效模式筛选下的支护优化设计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隧道开挖数值分析模型;步骤2、确定隧道结构的多个失效模式并利用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求解其单一及系统失效概率;步骤3、根据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主要失效模式;步骤4、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支护方案。本发明考虑隧道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借助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对隧道结构多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分析和多失效模式中主要失效模式的甄选,并针对主失效模式进行了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实例证明,本发明有效可行,其对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优化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924550.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蝶舞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3/04
Abstract: 一种以悬浮生物微载体固定水族箱用微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培养容器底部安装曝气头,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充氧泵连接;(2)取生的鲜活牡蛎壳肉分离,将牡蛎壳的粗糙面在上铺满培养容器底面,牡蛎肉置于牡蛎壳上;(3)向培养容器中加入纯水,(4)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新的悬浮填料;(5)向培养容器中曝气充氧;(6)将培养容器放置于避光处,控制水温;(7)当原先处于漂浮状态的悬浮填料有50%以上由漂浮状态变为流化状态时,则代表此批次填料固定完成;8)将固定完成的悬浮填料取出后,重新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新的悬浮填料进行固定,直至牡蛎肉全部消失。该方法简单,成本低,且一天内即可完成第一批次的悬浮填料固定,固定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8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924550.7
申请日:2022-08-03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 青岛蝶舞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以悬浮生物微载体固定水族箱用微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培养容器底部安装曝气头,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充氧泵连接;(2)取生的鲜活牡蛎壳肉分离,将牡蛎壳的粗糙面在上铺满培养容器底面,牡蛎肉置于牡蛎壳上;(3)向培养容器中加入纯水,(4)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新的悬浮填料;(5)向培养容器中曝气充氧;(6)将培养容器放置于避光处,控制水温;(7)当原先处于漂浮状态的悬浮填料有50%以上由漂浮状态变为流化状态时,则代表此批次填料固定完成;(8)将固定完成的悬浮填料取出后,重新向培养容器中加入新的悬浮填料进行固定,直至牡蛎肉全部消失。该方法简单,成本低,且一天内即可完成第一批次的悬浮填料固定,固定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8289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9759.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3/10 , C02F3/34 , C01B32/05 , C10B53/02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悬浮填料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竹炭悬浮填料球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球形外壳和设于球形外壳内部的填料;所述球形外壳由以下材料制备而成:495~498重量份高密度聚乙烯、1~3重量份二氧化硅、1~2重量份氧化锌;所述内部的填料为改性竹炭填料。本发明制备的竹炭悬浮填料球内部填充的改性竹炭填料自身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生物降解能力以及一定的导电性可以提供更好的生物亲和力,将挂膜时间缩短40%以上,挂膜量增加70%~80%,从而大量富集、固定污水中的水处理微生物,实现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253037.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隧道主失效模式筛选下的支护优化设计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隧道开挖数值分析模型;步骤2、确定隧道结构的多个失效模式并利用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求解其单一及系统失效概率;步骤3、根据各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主要失效模式;步骤4、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支护方案。本发明考虑隧道围岩参数的不确定性,借助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响应面法和蒙特卡罗法实现了对隧道结构多失效模式下的可靠度分析和多失效模式中主要失效模式的甄选,并针对主失效模式进行了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通过实例证明,本发明有效可行,其对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及优化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10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542821.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隧道位移反分析权重的确定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三维隧道模型,在隧道不同位置分别施加相同的位移量;步骤2、根据施加的位移量计算最大围岩压力绝对值增量、最大锚杆内力绝对值增量、最大喷混内力绝对值增量;步骤3、根据上述各个增量的平均值确定隧道位移反分析权重。本发明研究了隧道断面上不同位置处相同位移量对隧道围岩压力、锚杆内力以及喷混内力增量的影响,基于增量的平均值来确定隧道不同位置处位移反分析的权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位移的贡献率,较之传统的等权重方法能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参考价值,使监测点的位移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有效保障隧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1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42821.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隧道位移反分析权重的确定方法,涉及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三维隧道模型,在隧道不同位置分别施加相同的位移量;步骤2、根据施加的位移量计算最大围岩压力绝对值增量、最大锚杆内力绝对值增量、最大喷混内力绝对值增量;步骤3、根据上述各个增量的平均值确定隧道位移反分析权重。本发明研究了隧道断面上不同位置处相同位移量对隧道围岩压力、锚杆内力以及喷混内力增量的影响,基于增量的平均值来确定隧道不同位置处位移反分析的权重。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位移的贡献率,较之传统的等权重方法能有效提高监测数据的参考价值,使监测点的位移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从而有效保障隧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2842.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E02D17/02 , G06F111/08
Abstract: 一种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确定方法,属于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安全评估与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坑开挖模型,计算该基坑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步骤2、在PLAXIS 2D有限元计算软件中,建立基坑开挖数学模型,计算监测点隆起变形值d,并筛选出隆起变形值最大的点作为特征点;步骤3、最终依据某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限值下的失效概率,确定相同失效概率下的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本发明将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和坑底隆起变形值结合起来,考虑不同地区规范以及不同工程确定不同情况下的坑底隆起变形允许值。
-
公开(公告)号:CN221836829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22730578.X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微纳米气泡流化生物膜装置,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水池的内部通过四个定位槽滑动限位滑动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有挂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污染水处理的微纳米气泡流化生物膜装置对水池的内部灌注微污染水,待到水池的内部微污染水满后,使用者通过启动两个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外部的齿轮与齿轮轴之间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齿轮轴转动,而当齿轮轴转动便可以收卷外部的钢丝绳,通过两个钢丝绳进行收卷以便将水池底端的滤板进行抬升,以便通过滤板将微污染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去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