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76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07013.3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青海省水旱灾害防御服务中心(省水利厅农村水电技术服务中心)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流域山洪预警装置,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多个螺丝与配重块连接,所述连接板底部固设有多个插杆;所述配重块顶部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面中央固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安装有预警装置。本发明当河水水流通过通孔时带动齿轮转动,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天线转动,从而扩大天线的发射范围,有效避免天线发射失败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护了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8955.4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W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雨量计,涉及水文、气象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集雨组件、虹吸组件和翻斗计量组件;集雨组件包括集水件和定量排水件,集水件的出水口朝向下方,定量排水件设于集水件的下方并与集水件的出水口相对;虹吸组件具有储水空间,集水件的出水口朝向储水空间;翻斗计量组件包括计量翻斗和计数件,计量翻斗设于虹吸组件的下方并与虹吸组件的出水口相对,计数件与计量翻斗相配合计数。集水件收集并将雨水定量排放至虹吸组件,雨水在虹吸作用下排放至翻斗计量组件,以记录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本发明能够将自然界变化雨强过程转为定水量、定雨强流入计量翻斗内,降低了附加水量对雨量计计量误差的影响,实现了对降雨过程的高精度、精细化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67178.X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数据智能化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利工程的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根据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对水利工程进行多路安全动力学分析,得到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在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表征水利工程的动力学结构没有出现危险的情况下,根据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对水利工程进行多路安全静力学分析,得到水利工程静力学分析数据;将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以及水利工程静力学分析数据映射到水利工程的水利建筑信息模型,得到水利工程监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对水利工程监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6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39881.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苏州宁水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资料地区的降雨径流预报方法,属于降雨径流预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无资料地区的流域,选择地区内具有径流资料的流域作为参考流域,对各参考流域进行数据收集,并将各参考流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本发明中,采用综合相似法,将距离相近法与属性相似法相结合,同时将两个相似流域进行结合,优化参数目标,使得优化参数更能够反应无资料流域的水文特征,进而提高了无资料流域水文预报的准确性,采用离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模拟检测,能够有效的反映实测与模拟径流拟合效果,易于直观的量化模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293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011118108.2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过程精准监测水面蒸发器蒸发量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水利和气象技术领域。本发明适用于现行各类水面蒸发器,实现现行各类水面蒸发器蒸发量的全过程精准监测。具体为使用1个与水面蒸发器的圆形器口尺寸、器口高度及监测装置轮廓外形相同的专用集雨器收集雨量,并使用1个磁致伸缩水位计和电磁阀、电磁流量计以及1对水位控制开关精准监测降雨排水混合过程和排水过程,解决现行各类水面蒸发器对进入圆形器口的降雨量监测不准的根本问题;同时使用1个磁致伸缩水位计和电磁阀、电磁流量计以及1对水位控制开关精准监测水面蒸发器的蒸发降雨溢水混合过程和溢水过程。耦合分析上述四个过程,实现水面蒸发器蒸发量的全过程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5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67178.X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V20/52 , G06V10/8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工程数据智能化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水利工程的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根据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对水利工程进行多路安全动力学分析,得到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在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表征水利工程的动力学结构没有出现危险的情况下,根据结构状态数据、环境状态数据以及全景图像数据,对水利工程进行多路安全静力学分析,得到水利工程静力学分析数据;将水利工程动力学分析数据以及水利工程静力学分析数据映射到水利工程的水利建筑信息模型,得到水利工程监测模型。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对水利工程监测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3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102915.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不均匀站点分布的地下水干旱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干旱管理与应对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目标研究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历史监测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将目标研究区域网格化;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反距离插值法,重构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地下水位序列;基于预设的标准化降水指数算法,结合移动平均法,确定目标研究区域各网格点标准化地下水位指数序列;基于游程理论,识别地下水干旱事件,并确定地下水干旱事件特征。该方法解决了当前基于不均匀地下水监测站点数据进行区域地下水位插值存在系统误差,地下水干旱识别准确性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403504.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W1/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利和气象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壁面粘附数值的模拟方法,包括确定两相流模型和壁面类型,确定实验装置壁面粗糙度厚度和粗糙度常数,以及壁面、水、空气三者接触角关系函数,定义虹吸入水量函数,并建立虹吸装置模拟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设定精度系数,判断精度系数范围,确定合理的壁面摩擦系数和粗糙高度和界面接触角,根据以上步骤确定的壁面摩擦系数和粗糙高度和界面接触角,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到不同材质与水之间的张力系数、界面接触角不同,从而导致壁面黏附,通过模型模拟更方便的了解翻斗式雨量计的虹吸装置内部和出水口残留水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2755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910295293.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所测河流表面流速结合水力模型的河流流量测验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视频处理服务器、电源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软件客户端和数据处理平台,所述视频采集单元包括普通相机一、红外相机和普通相机二,所述红外相机包括红外热像仪和近红外摄像头,所述软件客户端包括信息展示APP、远程数据读取端和无线收发器,所述数据处理平台包括存储单元、坐标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接收单元、输出单元和远程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包括数据库,本发明提升了河流流速流量测验方法的计算速度,具有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75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03504.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水利和气象行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壁面粘附数值的模拟方法,包括确定两相流模型和壁面类型,确定实验装置壁面粗糙度厚度和粗糙度常数,以及壁面、水、空气三者接触角关系函数,定义虹吸入水量函数,并建立虹吸装置模拟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设定精度系数,判断精度系数范围,确定合理的壁面摩擦系数和粗糙高度和界面接触角,根据以上步骤确定的壁面摩擦系数和粗糙高度和界面接触角,解决了现有技术未考虑到不同材质与水之间的张力系数、界面接触角不同,从而导致壁面黏附,通过模型模拟更方便的了解翻斗式雨量计的虹吸装置内部和出水口残留水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