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4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094067.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包括由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扣合而成的岩芯内管本体,岩芯内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仿生减阻结构而其外壁上设置有防止岩芯内管本体转动的仿生抗扭结构,且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蜣螂鞘翅表面的凹凸结构,将半合式岩芯内管的内表面加工成具有微小凸起和微小凹坑的凹凸结构,使得岩芯能够沿着内管顺利向上运动,降低了内管出现堵塞的几率,增加了岩芯的回次长度;仿生抗扭结构能够减少冲洗液湍流对内管外壁的扭矩,进一步降低内管发生相对转动的几率,提高了半合式单动双管的单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98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05532.9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化夹层地层钻进取芯用双通道侧喷PDC钻头,包括:超前钻头,其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台阶;后钻头,套接在超前钻头外侧并与超前钻头的尾部相连,具有第二、三台阶;第一侧喷孔,设置在后钻头上,其进出口端分别开设在第三、二台阶上;第二侧喷孔,设置在两钻头之间,其进口端开设在第三台阶上,出口端开设在超前钻头的外侧壁上;其中,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均与后钻头和卡簧座形成的流道相连通;工作时,从流道流出的钻井液到达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一部分沿着钻头与钻孔井壁间隙返回至地面,另一部分分别绕着超前钻头由其内侧向外侧流至侧喷孔的出口端形成循环流。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泥化夹层岩芯钻取品质和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951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69822.0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泥化夹层地层的清水钻进取芯方法,包括:第一步,将钻具下入孔内,保持钻速150‑450r/min,钻压5‑15KN,泵量70‑150L/min,当钻具进尺达到岩芯衬管长度时,停止钻进,将钻具提至孔外;第二步,通过人工取芯方式或水压取芯方式拆卸岩心;前者为:①将侧喷PDC钻头、扩孔器、外管的第一短接一同拆解②将卡簧座、内管一同拆解,露出衬管③采用人工抽出衬管,取出岩芯;后者为:①拆卸侧喷PDC钻头②拆卸外管、扩孔器③将水力退芯接头与内管、衬管、卡簧座一同拆卸④拆卸卡簧座⑤将水管与水力退芯接头连接起来,利用水压使岩芯退出内管。本发明能够提高泥化夹层取芯率和满足取芯质量的需要,在不要泥浆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采取岩芯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554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094067.6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包括由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扣合而成的岩芯内管本体,岩芯内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仿生减阻结构而其外壁上设置有防止岩芯内管本体转动的仿生抗扭结构,且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蜣螂鞘翅表面的凹凸结构,将半合式岩芯内管的内表面加工成具有微小凸起和微小凹坑的凹凸结构,使得岩芯能够沿着内管顺利向上运动,降低了内管出现堵塞的几率,增加了岩芯的回次长度;仿生抗扭结构能够减少冲洗液湍流对内管外壁的扭矩,进一步降低内管发生相对转动的几率,提高了半合式单动双管的单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58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173366.0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球式防喷真空单管取心钻具,包括钻杆接手和岩心管,还包括用于连接钻杆接手和岩心管的连接件,具有第一过流腔、泄流槽和安装槽;设置在连接件底部并位于岩心管内的单向阀壳体,其上开设有钻井液出口,其内为第二过流腔;第一过流腔内设置有第一阀件,其具有连接通道并通过竖向移位控制泄流槽与钻杆接手流道的导通和阻断;安装槽内设置有锁定件,单向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过流腔与所述钻井液出口的导通和阻断的第二阀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钻具进行取心操作的方法。本发明的钻具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能够防止钻井液沿钻杆喷出的现象,同时可以在提钻时维护岩心的原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258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011173366.0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球式防喷真空单管取心钻具,包括钻杆接手和岩心管,还包括用于连接钻杆接手和岩心管的连接件,具有第一过流腔、泄流槽和安装槽;设置在连接件底部并位于岩心管内的单向阀壳体,其上开设有钻井液出口,其内为第二过流腔;第一过流腔内设置有第一阀件,其具有连接通道并通过竖向移位控制泄流槽与钻杆接手流道的导通和阻断;安装槽内设置有锁定件,单向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过流腔与所述钻井液出口的导通和阻断的第二阀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述钻具进行取心操作的方法。本发明的钻具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能够防止钻井液沿钻杆喷出的现象,同时可以在提钻时维护岩心的原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459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969822.0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泥化夹层地层的清水钻进取芯方法,包括:第一步,将钻具下入孔内,保持钻速150‑450r/min,钻压5‑15KN,泵量70‑150L/min,当钻具进尺达到岩芯衬管长度时,停止钻进,将钻具提至孔外;第二步,通过人工取芯方式或水压取芯方式拆卸岩心;前者为:①将侧喷PDC钻头、扩孔器、外管的第一短接一同拆解②将卡簧座、内管一同拆解,露出衬管③采用人工抽出衬管,取出岩芯;后者为:①拆卸侧喷PDC钻头②拆卸外管、扩孔器③将水力退芯接头与内管、衬管、卡簧座一同拆卸④拆卸卡簧座⑤将水管与水力退芯接头连接起来,利用水压使岩芯退出内管。本发明能够提高泥化夹层取芯率和满足取芯质量的需要,在不要泥浆保护的前提下,实现采取岩芯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447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010280.4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化夹层地层钻进取芯用双通道侧喷PDC钻头,包括:超前钻头,其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台阶;后钻头,套接在超前钻头外侧并与超前钻头的尾部相连,具有第二、三台阶;第一侧喷孔,设置在后钻头上,其进出口端分别开设在第三、二台阶上;第二侧喷孔,设置在两钻头之间,其进口端开设在第三台阶上,出口端开设在超前钻头的外侧壁上;其中,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均与后钻头和卡簧座形成的流道相连通;工作时,从流道流出的钻井液到达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一部分沿着钻头与钻孔井壁间隙返回至地面,另一部分分别绕着超前钻头由其内侧向外侧流至侧喷孔的出口端形成循环流。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泥化夹层岩芯钻取品质和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392063U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22440176.2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2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投球式防喷真空单管取心钻具,包括钻杆接手和岩心管,还包括用于连接钻杆接手和岩心管的连接件,具有第一过流腔、泄流槽和安装槽;设置在连接件底部并位于岩心管内的单向阀壳体,其上开设有钻井液出口,其内为第二过流腔;第一过流腔内设置有第一阀件,其具有连接通道并通过竖向移位控制泄流槽与钻杆接手流道的导通和阻断;安装槽内设置有锁定件,单向阀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过流腔与所述钻井液出口的导通和阻断的第二阀件。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绿色环保,能够防止钻井液沿钻杆喷出的现象,同时可以在提钻时维护岩心的原状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196241U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20191687.7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包括由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扣合而成的岩芯内管本体,所述岩芯内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仿生减阻结构而其外壁上设置有防止岩芯内管本体转动的仿生抗扭结构,且所述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蜣螂鞘翅表面的凹凸结构,将半合式岩芯内管的内表面加工成具有微小凸起和微小凹坑的凹凸结构,克服了传统光滑内壁阻力大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半合式岩芯内管和岩芯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了半合式内管的耐磨性,使得岩芯能够沿着内管顺利向上运动,不仅降低了内管出现堵塞的几率,还增加了岩芯的回次长度,延长了内管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