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空间网格化干旱灾情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37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0574502.0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空间网格化干旱灾情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首先对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获取研究区域多个历史年份的多源数据;将历史年份的多源数据分配至每个网格;根据单元网格数据计算干旱风险值,建立训练样本集;分别利用每个网格的训练样本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每个网格的风险预测模型;获取预测年份的多源数据,并分配至每个网格,获取每个网格在预测年份的单元网格数据;将单元网格数据输入风险预测模型,获得每个网格在预测年份的干旱风险值。本发明首先本发明将历史数据及短期观测数据的结合,通过历史数据确定干旱灾情的宏观规律性,并通过网格划分的方式,提高评估结果的针对性、全面性和精度。

    便携冲击式微水试验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077653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711248752.X

    申请日:2017-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冲击式微水试验测试仪,包括前端透水保护罩、自动水位计、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的固定圆盘、体积扩展段圆管、管帽组成;固定圆盘与自动水位计顶端螺柱连接;前端透水保护罩侧壁和底壁上分别均布开设有多个透水孔,前端透水保护罩通过内螺纹与固定圆盘外周面下部螺接,体积扩展段圆管下管口通过内螺纹与固定圆盘外周面上部密封螺接,体积扩展段圆管上管口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帽通过内螺纹与体积扩展段圆管上管口密封螺接,管帽上设置有与手扶杆或绳索连接的连接构件。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将水头激发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两者有机结合,解决了数据采集装置与水头激发装置在操作中的相互干扰问题。

    用于边坡变形监测的人机交互式异源点云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9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05688.3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边坡变形监测的人机交互式异源点云配准方法,针对两组来源完全不同的点云数据集,通过引入人工交互配准的步骤,建立两组异源点云数据的基本配准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优化算法进行迭代配准,完成异源点云数据的配准,既解决了目前直接基于优化算法的点云配准方法中两组异源点云数据差异性大,迭代配准失效的问题,又解决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点云配准方法中由数据采集本身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数据噪声的干扰问题,实现了异源点云数据的配准,并提高了配准的精准度。

    泥化夹层地层钻进取芯用双通道侧喷PDC钻头

    公开(公告)号:CN1141980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210005532.9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化夹层地层钻进取芯用双通道侧喷PDC钻头,包括:超前钻头,其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一台阶;后钻头,套接在超前钻头外侧并与超前钻头的尾部相连,具有第二、三台阶;第一侧喷孔,设置在后钻头上,其进出口端分别开设在第三、二台阶上;第二侧喷孔,设置在两钻头之间,其进口端开设在第三台阶上,出口端开设在超前钻头的外侧壁上;其中,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均与后钻头和卡簧座形成的流道相连通;工作时,从流道流出的钻井液到达第一二侧喷孔的进口端,一部分沿着钻头与钻孔井壁间隙返回至地面,另一部分分别绕着超前钻头由其内侧向外侧流至侧喷孔的出口端形成循环流。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泥化夹层岩芯钻取品质和钻进效率。

    基于特征级融合的水下多源声学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3833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72722.X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特征级融合的水下多源声学图像底质分类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在统一空间坐标系下的海底地貌图像、海底地形图像和海底地层剖面图像;采用多分辨率图像分割算法对海底地貌图像进行分割;将海底地形图像、海底地层剖面图像分别与海底地貌分割图像叠加;提取海底地貌分割图像中每个地貌分割体的地貌特征、海底地形分割图像中每个地形分割体的地形特征和海底地层剖面分割图像中每个地层剖面分割体的地层特征;将地貌特征、地形特征和地层特征融合,得到融合特征量;将融合特征量输入至训练好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中,得到水下多源声学图像的底质分类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水下底质的自动分类,且分类精度高。

    一种河道库岸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勘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0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69950.1

    申请日:2020-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库岸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勘测系统,包括无人船系统、三维测深侧扫声呐系统、便携式多频测深仪、浅地层剖面仪和地剖仪、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以及多平台与多传感器研制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平台;三维测深侧扫声呐系统用于在一次测量航行中同时获得2D声呐图像、高分辨率3D侧扫图像和条带测深数据;便携式多频测深仪用于管线路由调查和淤积情况调查;浅地层剖面仪能够测量水深数据和浅剖数据,对水底部地层进行剖面显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适用于电信级的点对点网络应用;多平台与多传感器研制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实现实时数据的传输通信以及构建异构无人船水下地形勘测网。

    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及其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4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094067.6

    申请日:2021-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及其加工方法,其中半合式仿生岩芯内管包括由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扣合而成的岩芯内管本体,岩芯内管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仿生减阻结构而其外壁上设置有防止岩芯内管本体转动的仿生抗扭结构,且第一半合管和第二半合管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本发明充分利用蜣螂鞘翅表面的凹凸结构,将半合式岩芯内管的内表面加工成具有微小凸起和微小凹坑的凹凸结构,使得岩芯能够沿着内管顺利向上运动,降低了内管出现堵塞的几率,增加了岩芯的回次长度;仿生抗扭结构能够减少冲洗液湍流对内管外壁的扭矩,进一步降低内管发生相对转动的几率,提高了半合式单动双管的单动性。

    用于TBM隧洞岩体分级所需参数的快速综合采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809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10072679.8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TBM隧洞岩体分级所需参数的快速综合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接口模块;数据采集接口模块通信接口连接有掘进参数采集模块、渣料形态采集模块、监测信息采集模块、涌水量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接口模块控制输入接口与数据采集控制模块输出控制接口连接,数据采集接口模块数据输出接口与存储模块输入接口连接,存储模块输出接口与云数据平台通信连接。本发明在TBM施工过程中,可自动快速的综合采集掘进位置、掘进参数、渣料形态、地下水情况、超前地质预报结果、监测信息等参数,并综合进行处理研判,解决了目前多源信息孤立采集、人工记录的问题,为TBM隧洞岩体分级实现自动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钻孔内分层瞬时抽水式微水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23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613238.7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内分层瞬时抽水式微水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在钻杆下端部间隔套装上止水塞和下止水塞,上止水塞和下止水塞将钻孔封隔,形成试验段;第二步,将压力传感器经所述钻杆的中心孔吊放在试验段;第三步,启动抽水泵进行瞬时抽水,当钻孔内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高度ΔH3≥2m时停止抽水;第四步,钻孔内的地下水在抽水泵停止抽水后逐渐上升,当水位上升恢复至初始水位时,试验结束。本发明利用栓塞将钻孔灵活分段(或分层),对两栓塞之间的试验段进行微水试验即可获知该段透水层的水文地质情况;在试验时可自上而下依次分段试验,还可以采取跳跃式分段试验,能够获取不同高度透水层的水文地质情况。

    一种河道库岸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勘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801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010569950.1

    申请日:2020-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库岸水下地形及淤泥厚度勘测系统,包括无人船系统、三维测深侧扫声呐系统、便携式多频测深仪、浅地层剖面仪和地剖仪、无线数据传输装置以及多平台与多传感器研制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平台;三维测深侧扫声呐系统用于在一次测量航行中同时获得2D声呐图像、高分辨率3D侧扫图像和条带测深数据;便携式多频测深仪用于管线路由调查和淤积情况调查;浅地层剖面仪能够测量水深数据和浅剖数据,对水底部地层进行剖面显示;无线数据传输装置适用于电信级的点对点网络应用;多平台与多传感器研制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平台用于实现实时数据的传输通信以及构建异构无人船水下地形勘测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