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872565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298374.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IPC: G01N1/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多层取样机构,具体涉及取样机构领域,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圆柱支撑,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滑轮结构,所述L型圆柱支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矩形挡板一,所述矩形挡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采样筒,所述矩形挡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潜水电泵,所述L型圆柱支撑一侧设置有收放结构,所述收放结构包括有矩形挡板二、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挡板一的一侧开设有孔洞一,所述孔洞一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轴一,通过设置握把,使得握把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纹轴二进行转动,通过设置螺纹轴二,使得螺纹轴二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二进行转动,从而使圆形转筒进行转动从而对软管进行精确释放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439299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574040.X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IPC: E21B33/03 , E21B23/01 , E21B33/126 , B01D4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孔抽水止水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管,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安装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下端安装有下固定环,所述支撑柱的圆弧面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若干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螺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刺,所述锥形刺的截面呈锥形,所述锥形刺的锥形圆弧面设有若干圈螺纹,所述支撑柱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解决了使用钻孔止水器进行钻孔止水时止水器没有固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297285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2310127.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CN)
Inventor: 刘天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探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水位探测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缠绕柱,所述缠绕柱的表面胶接有水位绳,所述水位绳远离缠绕柱的一端连接有探头,所述外框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环柱,所述水位绳的表面设有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长板,所述长板放置在水位绳的表面,所述长板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圆形孔,所述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丝,两个所述放置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远离放置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挤压板。解决了探头出现损坏不方便快速更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064616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2563781.8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位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表面缠绕有标尺,所述标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探测头,所述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支架相对于开关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存放盒,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标识结构,所述标识结构包括挂杆,所述挂杆的一侧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标尺的一侧滑动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环,所述挂环的内壁与挂杆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的表面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靠近标尺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圆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由于需要观测记录导致人员一只手无法更好操作,而将手指松开后借助记忆力容易快速忘记标尺刻度位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746040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573737.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泄露人工控制模拟装置,包括储存罐,所述储存罐上连接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排气管顶部与泄露头连接,所述泄露头上均匀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储存罐顶部设置有承载盒,所述承载盒内设置有控制器、时间继电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时间继电器和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磁阀连接,通过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阀的流量,通过控制阀的流量可以调节排气管通向泄露头内的二氧化碳量,从而实现调节二氧化碳泄露的速度,并通过泄露头可以均匀的将二氧化碳均匀的向土壤进行均匀的泄露,相比较现有技术大大增加了实用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