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0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180066814.X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24M技术公司
IPC: H01M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B60L11/1879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188 , H01M8/20 , Y02E60/528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氧化还原液流装置,其包括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分隔所述正集流体和负集流体的离子渗透膜,所述离子渗透膜被放置并设置为界定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其中所述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流动半固体组合物(其包括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所述离子的储离子化合物颗粒),且其中所述储离子化合物颗粒具有多分散粒径分布,其中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小的颗粒至少比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大的颗粒小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350320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80066814.X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24M技术公司
IPC: H01M4/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B60L11/1879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188 , H01M8/20 , Y02E60/528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氧化还原液流装置,其包括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分隔所述正集流体和负集流体的离子渗透膜,所述离子渗透膜被放置并设置为界定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其中所述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区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流动半固体组合物(其包括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所述离子的储离子化合物颗粒),且其中所述储离子化合物颗粒具有多分散粒径分布,其中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小的颗粒至少比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大的颗粒小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68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10083000.1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24M技术公司
IPC: H01M8/18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B60L11/1879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188 , H01M8/20 , Y02E60/528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氧化还原液流装置,其包括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分隔所述正集流体和负集流体的离子渗透膜,所述离子渗透膜被放置并设置为界定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其中所述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区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流动半固体组合物(其包括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所述离子的储离子化合物颗粒),且其中所述储离子化合物颗粒具有多分散粒径分布,其中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小的颗粒至少比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大的颗粒小5倍。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68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83000.1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24M技术公司
IPC: H01M8/18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15 ,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34 , B60L11/1879 , H01M8/0206 , H01M8/0215 , H01M8/0221 , H01M8/0228 , H01M8/188 , H01M8/20 , Y02E60/528 , Y02T10/7005 , Y02T10/7011 , Y02T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氧化还原液流装置,其包括正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和分隔所述正集流体和负集流体的离子渗透膜,所述离子渗透膜被放置并设置为界定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其中所述正电活性区和负电活性区区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流动半固体组合物(其包括能够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所述离子的储离子化合物颗粒),且其中所述储离子化合物颗粒具有多分散粒径分布,其中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小的颗粒至少比占总体积的至少5vol%的最大的颗粒小5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