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1667636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0910168910.X
申请日:2009-09-0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4/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形成平坦且厚度均匀的短路防止用覆膜(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并且能够防止在电化学元件中的短路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具备:第一工序,将含有活性物质颗粒、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一溶剂的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涂布于集电体上,形成由活性物质层用涂料构成的涂膜;第二工序,将第二溶剂涂布于涂膜上;以及第三工序,将含有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以及第三溶剂的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涂料涂布于已经涂布了第二溶剂的涂膜上;且第一溶剂是活性物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第二溶剂是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不良溶剂,第三溶剂是固体高分子电解质层用粘结剂的良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191051.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13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改善快速充电特性的负极及使用了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负极在负极集电体上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碳材料,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a为7.0%≤Ra≤14.8%。
-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81940.4
申请日:2016-03-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所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包含以组成式(1)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并且锂镍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由具有500W/m·k以上的热传导率的高热传导物质形成涂布层,所述涂布层的至少一部分是涂布层彼此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具有500W/m·k以上的热传导率的片状或者棒状高热传导物质而互相连接。LixNi1‑yMyO2 (1)[在上述组成式(1)中,M包含选自Co、Fe、Ti、Cr、Mg、Al、Cu、Ga、Mn、Zn、Sn、B、V、Ca以及S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满足0.05≤x≤1.2;0≤y≤0.5。]。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854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910175623.1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029 , H01G11/28 , H01G11/86 , H01G13/00 , H01M4/0404 , H01M4/0409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制造方法,该方法对在表面上具有突起物的薄片,能够均匀地涂布涂布液。根据借助于电极制造装置(100)的电极制造方法,具有:倾斜工序,通过挤压集电体薄片(2A)的表面,其中,所述集电体薄片(2A)具有从在一定方向上被传送的表面延伸至外面的突起部(4a),从而使该突起部(4a)在与集电体薄片(2A)的一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倾斜;和涂布工序,对通过倾斜工序使突起部倾斜并且在上述一定方向上被传送的集电体薄片(2A),由狭缝口模(12)来涂布涂布液(3A)。通过挤压集电体薄片(2A)的表面,使薄片表面的突起部(4a)在与传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倾斜之后,在该表面上涂布涂布液(3A)。因此,对集电体薄片(2A)能够均匀地涂布涂布液(3A)。
-
公开(公告)号:CN101847709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010147505.2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具备:集电体、在该集电体上形成的活性物质层、和在该活性物质层上形成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含有由具有交联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的有机颗粒,所述有机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0.5~4.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740812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10221901.2
申请日:2009-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 , H01G9/025 , C09D201/00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2 , C08J7/047 , C08J2309/02 , C08J2327/00 , H01M2/1653 , H01M10/0565 , Y10T428/24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纤维的高分子膜,含有主体聚合物(hostpolymer)以及纤维状物质(42),该含有纤维的高分子膜具有取向区域,在所述取向区域中,在实质上与含有纤维的高分子膜的主面平行的方向上,所述纤维状物质42在实质上相同的方向上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685851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910175624.6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28 , H01G11/32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4/742 , H01M10/052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极,该电极在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之间具有高密着性,并且阻抗低。电极(1)具备具有多个贯通孔(4)的集电体(2)和设置在集电体(2)的两个面上的活性物质层(3),集电体(2)具有从贯通孔(4)的边缘部分别延伸至集电体(2)的表面侧或者背面侧的突起部(4a、4b),并且该突起部(4a、4b)与所述集电体的面方向的所成的角为30~80°。由于突起部(4a、4b)成为被活性物质层(3)包围的构成,并且由于产生物理的锚固效果,因此具有高密着性。另外,由于突起部(4a、4b)相对于集电体(2)的面方向倾斜,因此在突起部相对于集电体(2)的面方向垂直延伸的情况下,与该突起部相隔开的活性物质和包含突起部(4a、4b)的集电体(2)的距离变短。因此,导电通道变短,从而能够降低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12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47484.4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4 , B05C5/0254 , B05C9/0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该装置具备引导被涂布薄片(S)的导向辊(6)、从开口(24)将液体涂布于被涂布薄片(S)表面的狭缝口模(20)。狭缝口模(20)具有在导向辊(6)旋转方向上分离且在开口(24)合流的上层用流路(23a)和下层用流路(23b)。垂直于导向辊(6)轴(6a)的截面上,上层用流路(23a)中心线(23aa)与下层用流路(23b)中心线(23bb)成角(α)为0.5~25°,上层用流路(23a)中心线(23aa)及下层用流路(23b)中心线(23bb)交点(23x)和导向辊(6)轴(6a)的连接线(23xx)与上层用流路(23a)中心线(23aa)所成角(β)从该连接线朝向上层用流路中心线而与导向辊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测定为0~70°,两流路(23a,23b)合流点(23e)与开口(24)的距离(γ)为0.05~2.8m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