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甘膦副产氨水及碱综合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8075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810961051.9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甘膦副产氨水及碱综合利用方法,采用碳酸钠和/或碳酸氢钠将草甘膦水解液进行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放空,避免采用常规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溶解部分草甘膦,同时也减少了后续草甘膦母液浓缩处理量;采用碳酸钠和/或碳酸氢钠将草甘膦酸母液进行预中和,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放空,避免常规方法直接仅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而增加后续草甘膦母液浓缩处理量;对草甘膦母液氧化液进行精馏处理后得到碳酸氢铵水混合物,再加入适当“过量”的氢氧化钠回收氨水后,得到的碳酸钠水混合物浓度高,回用至对所述草甘膦水解液进行的中和反应过程中和/或对所述草甘膦酸母液进行的预中和反应过程中,使得碱可以充分利用。

    一种草甘膦母液催化氧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45787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772369.4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甘膦母液催化氧化装置,钛列管管热器一的顶部经输料管线与钛列管换热器二的顶部连接,钛列管换热器二底部经输料管道与锆列管换热器一顶部连接,锆列管换热器一底部经输料管线与锆列管换热器二底部连接,锆列管换热器二顶部经输料管线与锆列管换热器三顶部连接,锆列管换热器三底部经输料管线与中压换热器底部连接,中压换热器顶部经输料管线与U形反应器一端连接。将原有的7根钛套管由3根同等换热面积的锆列管替代,中压换热器移至反应器之前,增加所有无缝连接管的壁厚,草甘膦母液按工艺流程依次进入装置发生氧化反应,提高管道耐腐蚀性,提高维修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草甘膦母液回收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439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65757.5

    申请日:2015-0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草甘膦母液回收利用方法,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以甘氨酸法、亚氨基二乙酸法生产得到草甘膦及草甘膦母液;将草甘膦母液进行浓缩;将草甘膦母液浓缩液进行氧化处理;将草甘膦母液氧化液进行降温结晶,取出结晶后的草甘膦母液氧化液进行浓缩;透过液经浓缩得到氯化钠产品,蒸馏液进行回用;调整浓缩液pH值至3~4,再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调整PH值,得到磷酸氢二钠产品或磷酸三钠产品。本发明在草甘膦母液氧化前进行浓缩处理,降低草甘膦母液中氯离子的含量,提高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后续氧化反应的效率;浓缩液进行双氧水光催化氧化,反应彻底,氧化性更好,能够将富氧湿式氧化难以氧化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条件温和。

    草甘膦合成液连续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544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66380.4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草甘膦合成液连续化生产方法,属于草甘膦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其包括连续化的解聚反应、缩合反应和酯化反应。本发明具有的以下有益效果:采用连续进料和连续化反应,优化了草甘膦生产工艺,降低了反应时间,降低了反应温度,降低了劳动力,稳定了草甘膦的收率和品质,降低了能耗和成本;解聚反应器中加入助催化剂,加快了解聚速度,大大降低了解聚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反应时间缩短20~30分钟,生产成本降低10~15%,草甘膦收率提高5%以上。

    草甘膦结晶连续化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57462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66617.9

    申请日:2012-07-30

    Abstract: 草甘膦结晶连续化生产方法,属于草甘膦后处理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由甲醇、三乙胺、多聚甲醛、甘氨酸、二甲酯制得的合成液和盐酸水解得到的草甘膦水解液通入中和釜中与液碱进行循环中和;中和液通过液位控制出料后进入一级热交换器中进行降温,再通入一级结晶釜中循环;一级晶浆液通过液位控制出料后进入连续自动分离机中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热湿粉和热母液;热母液通过液位控制出料后进入二级热交换器中进行降温,再通入二级结晶釜中循环;二级晶浆液通过液位控制出料后进入连续自动分离机中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原粉和冷母液;原粉直接加水配置成草甘膦水剂,冷母液进行回收。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草甘膦的生产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