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3985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510113029.5

    申请日:2015-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静止部分(1)和可旋转部分(2)的CT系统,所述可旋转部分(2)可旋转地支承在静止部分(1)中,其中,在可旋转部分(2)中布置有至少一个通过冷却液体冷却的X射线发射器(3)、与所述X射线发射器(3)对置的X射线探测器(10)和通过冷却循环与X射线发射器(3)在流体技术上耦连的冷却装置(13),并且其中,在静止部分(1)中布置有冷却空气通道(6)和排气通道(7),通过所述冷却空气通道能够将冷却空气(100)引入可旋转部分(2)内,通过所述排气通道能够将被加热的废气(200)从可旋转部分(2)中排出。按照本发明,在冷却循环中布置有至少一个过压阀(8),通过所述过压阀能够将冷却液体(9)排放到排气通道(7)中。这种CT系统具有紧凑且设计简单的结构。

    X射线管装置和阴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1037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80081159.3

    申请日:2015-06-24

    Inventor: 小林巧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电子发射部的变形的同时抑制电子发射部的温度变得不均匀的X射线管装置和阴极。X射线管装置具备阳极和对阳极发射电子的阴极(1)。阴极(1)包括:电子发射部(11),其具有形成为平板状的电流通路(111);一对端子部(12),所述一对端子部(12)连接于电极;以及支承部(13a、13b),该支承部(13a、13b)与端子部(12)相分别地设置,相对于电极绝缘,并且支承电子发射部(11)。而且,端子部(12)包括扩大部(121、122),该扩大部(121、122)具有如下的截面积:与端子部(1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积比电流通路(111)的与电流通路(111)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截面积小。

    X射线源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814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70691.0

    申请日:2017-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35/025 H01J35/045 H01J3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发射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X射线源装置。该X射线源装置包括三极式X射线源、真空腔、真空泵机组、阳极高压电源、栅极高压及脉冲驱动单元、真空环境监测单元和控制平台。三极式X射线源设置于真空腔内,三极式X射线源由阴极、栅极和阳极组成。并且阳极高压电源和栅极高压及脉冲驱动单元经真空腔法兰分别连接至三极式X射线源的阳极与栅极,三极式X射线源阴极接地。真空环境监测单元和真空泵机组分别经不同法兰连接至真空腔。该装置可以实现阴极测试与老化过程的自动控制,并避免阴极老化过程中持续打火导致的阴极损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该装置防止在冷阴极X射线源测试与老化过程中持续打火的方法。

    低能量X‑射线的生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725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480010982.0

    申请日:2014-02-25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成软X射线的X射线源,该X射线源包括:阴极(1),其具有由支撑结构(15)支撑的电子发射结构,该电子发射结构至少部分地对支撑结构界定的区域内的X射线是透明的;阳极(2),其具有与阴极的电子发射结构平行的X射线发射表面(14);电绝缘隔板(4),其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其中阴极的电子发射结构和阳极的X射线发射表面被配置为,在使用中,电子发射结构可操作性地向阳极轰击电子,使得X射线从X射线发射表面发射出并穿过阴极;并且其中的绝缘隔板被配置为位于阳极与阴极的支撑结构之间,并突出到支撑结构之外、跨越部分阳极并且进入到所述区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