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纸传送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6350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0087.3

    申请日:2007-10-26

    Abstract: 一种湿纸传送带(1),包括:湿纸侧的层(31),其包括吸水纤维(30);以及机器侧的层(32)。设置在该带中的底布(33)由层压布置在湿纸(W)侧上的第一织布(34)和布置在压榨辊子(10)侧上的第二织布(35)而构成。一部分吸水纤维(30)暴露于湿纸侧的层(31)的表面(37)上。第一织布(34)和第二织布(35)的纬纱(36)是吸水系数低的纱线。当吸水纤维(30)通过针刺法而形成于带(1)的湿纸侧的层(31)中的时候,由于吸水纤维(30)的吸水行为的带的宽度的尺寸延长能够被抑制。

    造纸压榨毛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1635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31635.X

    申请日:2002-09-11

    Inventor: 渡边一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降低挤水能力的情况下具有杰出的防重湿现象性能的造纸压榨毛毯。压榨毛毯(10)由本体(30),棉絮层(20)和防重湿层(40)组成,并通过针刺结合在一起。防重湿层(40)有一个由开口边缘(42)、湿纸页侧开口(42a)和辊筒侧开口(42b)组成的三维结构开口(44)。湿纸页侧开口(42a)的尺寸大于辊筒侧开口(42b)的尺寸。在压榨压力下,水从湿纸页W通过防重湿层(40)上的开口(44)流到辊筒的表面一侧。尽管当压榨毛毯(10)减轻压榨压力时很可能发生重湿现象,但由于滚筒侧开口(42b)比湿纸页侧开口(42a)窄,可以阻止水流过开口(44)。

    湿纸幅传送带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777C

    公开(公告)日:2004-01-07

    申请号:CN00130041.5

    申请日:2000-10-25

    Inventor: 川岛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闭式领纸造纸机的湿纸幅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具有使湿纸幅能够容易剥离的粗糙表面。借助由可熔纤维的熔接层形成絮垫层的纸幅接触面,所述粗糙表面是容易得到的,并且质量可靠。填料包括在熔接层的表面部分中,由表面至少部分地伸入熔接层中,由此,可方便地产生提供粗糙表面的突起和凹陷,结果得到了稳定质量的湿纸幅传送带。

    湿纸幅传送带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3502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780040087.3

    申请日:2007-10-26

    Abstract: 一种湿纸传送带(1),包括:湿纸侧的层(31),其包括吸水纤维(30);以及机器侧的层(32)。设置在该带中的底布(33)由层压布置在湿纸(W)侧上的第一织布(34)和布置在压榨辊子(10)侧上的第二织布(35)而构成。一部分吸水纤维(30)暴露于湿纸侧的层(31)的表面(37)上。第一织布(34)和第二织布(35)的纬纱(36)是吸水系数低的纱线。当吸水纤维(30)通过针刺法而形成于带(1)的湿纸侧的层(31)中的时候,由于吸水纤维(30)的吸水行为的带的宽度的尺寸延长能够被抑制。

    造纸挤压毛毡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08949A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申请号:CN02131635.X

    申请日:2002-09-11

    Inventor: 渡边一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不降低挤水能力的情况下具有杰出的防重湿现象性能的造纸挤压毛毡。挤压毛毡(10)由本体(30),棉絮层(20)和防重湿层(40)组成,并通过针刺结合在一起。防重湿层(40)有一个由开口边缘(42)、湿纸页侧开口(42a)和辊筒侧开口(42b)组成的三维结构开口(44)。湿纸页侧开口(42a)的尺寸大于辊筒侧开口(42b)的尺寸。在挤压压力下,水从湿纸页W通过防重湿层(40)上的开口(44)流到辊筒的表面一侧。尽管当挤压毛毡(10)减轻挤压压力时很可能发生重湿现象,但由于滚筒侧开口(42b)比湿纸页侧开口(42a)窄,可以阻止水流过开口(4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