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28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78111.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清远市普塞呋磷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7F9/38 , C08K5/5317 , C08L23/12 , C08L23/06 , C07D25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膨胀型阻燃剂是由三嗪化合物和氨基膦酸以离子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氨基膦酸类化合物同时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三嗪类化合物是一类富含叔氮结构,因此结合两者的特性可制得“三源”一体膨胀型阻燃剂,并且三嗪类化合物可使得该阻燃剂的磷氮均衡。本发明的三嗪基化合物以离子键结合,所得到的离子型阻燃剂可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其在高分子材料中溶解或散布后,利用三嗪化合物氨基膦酸盐的阻燃性能从而达到阻燃高效的效果。本发明的阻燃聚丙烯以三嗪基化合物作为阻燃剂,不仅阻燃剂添加量少,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2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19957.2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山东虹林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阻燃抗静电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及制备工艺,以六甲醇基三聚氰胺、4‑甲氧苯基膦酰二氯和3‑溴丙烯等为原料,合成了含磷氮元素的阻燃抗静电交联剂,利用其表面的羟基和烯基与聚乙烯、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及羧基化石墨烯的羧基产生化学交联,形成连续网络结构,使得磷氮阻燃元素稳定存在于材料中,不易迁移和析出;其结构中的季铵盐阳离子具有一定的吸湿性,附着力强,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单分子导电膜,交联度的提高使得石墨烯附着在交联网络脉络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墨烯导电通路,增强了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80065533.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UBE株式会社
IPC: C08L79/08 , C08K5/5317 , C08K3/32 , C08K5/521 , C08K5/5313 , C08G73/10 , C08J5/18 , H05K1/03
Abstract: 公开一种聚酰亚胺前体组合物,其含有聚酰亚胺前体、具有P(=O)OH结构或P(=O)OR(式中,R是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烷基)结构的磷化合物以及溶剂。使用该组合物,通过工业上简便的装置能够制造柔性电子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47800.9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江苏华雄电气有限公司
IPC: C08L79/08 , C08L69/00 , C08L23/12 , C08L83/04 , C08K3/22 , C08K3/32 , C08K5/521 , C08K5/092 , C08K5/17 , C08K5/5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结构件的阻燃型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阻燃型高分子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混合基础树脂:包括改性聚碳酸酯、聚丙烯以及聚酰亚胺;苯二甲酸乙二胺;纳米氧化铝;生物基磷酸盐;磷酸盐类阻燃剂;所述改性聚碳酸酯、聚丙烯以及聚酰亚胺的比例为改性聚碳酸酯占30~50份,聚丙烯占20~70份,聚酰亚胺占20~50份。通过对聚碳酸酯的改性以及苯二甲酸乙二胺、生物基磷酸盐与磷酸盐类阻燃剂的协同应用,本发明的高分子材料不仅具备优异的阻燃性能,还展现了优越的机械性能和环境友好性。此外,本发明的材料适用于各类高安全标准的汽车结构件,能有效提升结构件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109603.X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C07F9/38 , C07C211/51 , C07C209/00 , C08K5/5317 , C08K5/18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基膦酸的新型无卤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所述的阻燃剂结构式如下;#imgabs0#其合成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将对苯二胺用溶剂溶解,氮气保护和搅拌下,将溶液加热至回流,加入苯基膦酸,在回流下,持续搅拌4小时,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在室温下继续搅拌8小时,过滤,用溶剂洗涤滤饼至滤液为无色透明,然后将滤饼在80℃下干燥12小时得到阻燃剂PO‑PA。该基于苯基膦酸的新型无卤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能有效的对含有化学成分的废气进行合理利用,并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51814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783994.3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9C1/56 , C09C3/04 , C09C3/08 , C08G63/183 , C08G63/78 , C08J5/18 , C08K3/04 , C08K5/50 , C08K5/521 , C08K5/5317 , C08K9/04 , D01F1/04 , D01F1/07 , D01F6/92
Abstract: 数达到28%以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聚合聚酯切片用炭黑阻燃颜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原位聚合聚酯切片用炭黑阻燃颜料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异氰酸酯化炭黑、有机溶剂和阻燃剂混合,机械搅拌下冰浴反应30~60min后加热至100~120℃继续反应30~60mi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的炭黑阻燃颜料;其中,所述阻燃剂的结构为磷酸酯、膦酸酯、磷杂菲、氧化膦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炭黑阻燃颜料初始粒径较小,且保存30天之后粒径变化较小,保存周(56)对比文件张通;郑玉婴;陈德贤;王攀.合成反应型磷酸酯及其对TPU阻燃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功能材料.2012,(13),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7869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080086070.7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Inventor: F·让-巴蒂斯特-迪特-多米尼克 , A·雅斯琳
IPC: B60C1/00 , C08K5/13 , C08K5/42 , C08K5/5317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5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1121872.4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浙江润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77/06 , C08L71/12 , C08L51/08 , C08K7/14 , C08K5/3492 , C08K5/5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模量低吸水阻燃PA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热水器零部件用高模量低吸水阻燃PA6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的组成为:PA66 100份、PPO 5‑15份、相容剂3‑10份、玻纤25‑40份、光稳定剂0.5‑2份、阻燃剂15‑20份、偶联剂1‑3份、辅助阻燃剂1‑3份、抗氧剂0.1‑1份和润滑剂0.1‑1份。本发明的高模量低吸水阻燃PA66复合材料,提高了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模量,降低了其吸水性,具有优良的阻燃性,高漏电起痕指数(CTI),用电安全,尺寸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对于阻燃性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同时对材料尺寸稳定性要求也较高的热水器零部件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高模量低吸水阻燃PA66,高CTI,阻燃性好,尺寸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67595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966443.5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长春工业大学
IPC: C08L63/00 , C08K5/5317 , C08K5/3445
Abstract: 一种含磷、氮离子液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实现了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阻燃性的提升,且简化了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含磷、氮离子液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含:含磷、氮离子液体1份~3份,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25份。室温下将苯基磷酸溶解在溶剂中,在磁力搅拌下将1‑乙基咪唑逐滴加入到苯基磷酸溶液中反应,然后将溶液旋转蒸发除去溶剂并真空干燥,得到淡黄色透明的含磷、氮离子液体;在特定温度下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含磷、氮离子液体再次搅拌均匀后抽真空,将混合样品快速倒入预热好的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得到含磷、氮离子液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6535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415657.3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远大洪雨(唐山)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8L95/00 , C08L77/00 , C08L75/04 , C08K5/5333 , C08K5/5317 , C08K5/5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改性沥青材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阻燃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阻燃改性沥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35~50份,消烟剂2~5份,偶联剂2~5份,有机磷阻燃剂0.1~0.5份,可膨胀石墨1~3份,纳米层状硅酸盐黏土1~3份,分散稳定剂1~3份,软化油6~12份,填料25~40份,SBS 3~8份,树脂2~6份,胶粉5~8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阻燃改性沥青贮存稳定性和低温延度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