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声反应堆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967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271081.4

    申请日:2020-04-08

    IPC分类号: G21C1/32 G21C15/18 F03G7/00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热声反应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声反应堆系统,包括热声反应堆装置,热声反应堆装置包括反应堆、与反应堆连接的回热器、与回热器连接的换热器、连接在反应堆和换热器之间的调相器、以及由反应堆产生的能量驱动的发电机活塞,还包括设置在热声反应堆装置外部且封闭热声反应堆装置的承压壳体,热声反应堆装置的内部与承压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声反应堆系统,通过将热声反应堆装置放置在封闭的承压壳体内,可使承压壳体内的平均压力与热声反应堆装置内的平均压力相等,使回热器承压壁面不再承受平均压差,可大大减小回热器承压壁面的厚度,充分发挥热声发电机的最大功率。

    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及其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5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265930.3

    申请日:2024-03-08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G21C1/32 G21C7/26

    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及其配置方法,涉及核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压力容器、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热管、燃料堆芯模块和框架支撑模块;热电转换模块、压力容器和框架支撑模块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燃料堆芯模块安装在压力容器内,多个热管的端部连接在热电转换模块上、且插入燃料堆芯模块;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包括内管、外管和推动泵,内管和外管通过推动泵连通,内管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外管设置在压力容器外,推动泵用于调整控制剂在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内的位置,从而对反应功率进行调节。该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及其配置方法能够摆脱流体需要泵驱动的劣势,并实现微型化设计。

    小型核反应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146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80015328.8

    申请日:2023-03-10

    发明人: 金文洙 郑南斗

    IPC分类号: G21C1/32 G21C19/19 G21C19/3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核反应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小型核反应堆装置包括:主体单元,内部包括堆芯;以及开闭单元,设置成能够从所述主体单元安装和分离,以开闭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所述开闭单元设置成基于在所述主体单元的内部向下的安置,可进行安装和分离,所述开闭单元插入安装有用于测量小型核反应堆的状态的多个ICI(In‑core instrumen)模块。

    一种热管型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

    公开(公告)号:CN1091923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811292375.4

    申请日:2018-11-01

    发明人: 安伟健 胡古

    IPC分类号: G21C1/3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型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该反应堆堆芯包括堆芯活性区、堆芯筒体、径向反射层、轴向反射层及控制鼓;其中堆芯活性区位于堆芯筒体内,轴向反射层位于堆芯活性区上方;径向反射层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堆芯活性区、轴向反射层及热管位于该径向反射层的空腔内。该反应堆堆芯能有效避免热管过热问题且具备非能动、非单点失效等安全可靠性的有益效果。

    反应堆
    5.
    发明公开
    反应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09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5287.8

    申请日:2023-12-15

    IPC分类号: G21C13/02 G21C15/00 G21C1/32

    摘要: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堆。反应堆包括压力容器和堆芯组件,压力容器用于容纳冷却剂,压力容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出水通道和多个回水通道;堆芯组件设于压力容器内,堆芯组件内部形成多个冷却剂通道,其中,压力容器的侧壁形成悬挂部,堆芯组件的顶端形成悬挂配合部,以通过悬挂配合部和悬挂部的配合,将堆芯组件悬挂于压力容器;悬挂部位于出水通道的下方且位于回水通道的上方,经由回水通道进入压力容器内的冷却剂向下流动至堆芯组件的底部,沿堆芯组件内部的冷却剂流道向上流动至堆芯组件上方后进入出水通道。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堆,堆芯组件直接挂置在压力容器的侧壁上,使得压力容器能够实现小型化。

    一种移动式熔盐发电高温热管反应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09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00835.X

    申请日:2023-08-30

    IPC分类号: G21C1/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小型反应堆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移动式熔盐发电高温热管反应堆装置,包括,反应组件,包括压力容器、电极管线和堆芯,所述电极管线安装于所述压力容器圆周面上,所述压力容器内部设置有压力区间,所述堆芯置于所述压力区间中;搬运组件,所述搬运组件包括推动车、夹持件和顶升件,所述夹持件和所述顶升件安装于所述推动车上,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压力容器配合,所述顶升件与所述夹持件配合。本装置正常运行时,可直接作为供电单元,为目标设备提供电力支持,该装置集成了热源和热熔盐温差发电装置,可通过外部电力系统输出电力,不需要机械能转换的电机系统,减少设备从而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设有升高的热交换器的核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96435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1780042276.8

    申请日:2017-07-05

    IPC分类号: G21C1/32 G21C1/03 G21C15/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其由液态金属(例如重金属,如铅或铅‑铋共熔合金)或熔盐冷却、设置有热交换器,特别是蒸汽发生器,热交换器具有在下部分中的主要流体的入口和在冷收集器内的主要流体的自由表面附近的圆周出口窗。出口窗相对于管束定位在中间位置,管束相对于冷收集器内的自由表面部分地升高并且通过用于创建交换器的覆盖气体相对于所述器皿内的覆盖气体的欠压的辅助装置而在其整个高度上供应有主要流体。交换器的升高和出口窗在主要冷却剂的自由表面附近的定位有助于在热交换器内部的次要流体意外释放的情况下使主要流体的移位最小化。

    一种自加压型的一体化冷容器型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778508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0641302.0

    申请日:2017-07-31

    IPC分类号: G21C1/32

    摘要: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自加压型的一体化冷容器型反应堆,包括压力壳筒体,压力壳筒体内部设置有与压力壳筒体同轴心设置的毒物罐,毒物罐内部底部中间设置有堆芯,堆芯下端设置有流量分配环,毒物罐上窄下宽,毒物罐的窄部外部设置有套在毒物罐的上端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上方设置有上腔室,上腔室将毒物罐内部与蒸汽发生器连通,蒸汽发生器下方的毒物罐与压力壳筒体之间形成环形的下降通道,毒物罐下端的圆周侧开有径向的冷却剂流通孔,冷却剂流通孔将下降通道与流量分配环连通,所述压力壳筒体的中部的下降通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一次侧回路循环流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创造结构紧凑,体积小。

    一种通过惯性力实现工作的液态燃料核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984128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1910290028.6

    申请日:2019-04-11

    IPC分类号: G21C1/22 G21C1/3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过惯性力实现工作的液态燃料核反应堆,属于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惯性力实现工作的液态燃料核反应堆。解决了现有核反应堆在无重力条件下无法实现自然循环,液态燃料在堆芯内难以维持稳定形态的问题。它包括反应堆堆芯、固定基座、散热装置、中央通道和液态燃料。它主要用于在无重力条件下或严重外界影响下的液态燃料核反应堆。

    行波堆
    10.
    发明公开
    行波堆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798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46058.X

    申请日:2022-11-18

    发明人: 胡珀 马坤峰

    IPC分类号: G21C1/02 G21C1/3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涉及行波堆领域的行波堆,包括堆芯和热管,热管分为两组,分别从堆芯两端插入,堆芯包括点火区和燃耗区,燃耗区分布在点火区两侧,点火区向燃耗区轴向发生两个移动的功率峰,使总功率稳定在堆芯的中间部位不移动。本发明通过堆芯设计,产生了从中心向两侧移动的功率峰,但是综合功率峰最高点一直保持在中心,这样即保存了行波堆的优点,又使总功率峰自动固定居于中心,为简化冷却方案的设计创造了基础,降低了堆芯运行和控制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在堆芯功率从中心向两侧稳定的衰减分布下,同一通道内的两根对插热管均匀承担了对应管道内的功率,最大程度的利用每根热管的传热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冷却换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