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47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40728.1

    申请日:2024-09-05

    Inventor: 金种宇 金应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在基板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分别包括多晶半导体材料和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装置包括在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上的第一栅极绝缘层。装置包括在第一栅极绝缘层上的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分别对应于第一半导体层和第二半导体层。装置包括在第一栅电极和第二栅电极上的第一层间绝缘层。装置包括在第一层间绝缘层上的第一源电极和第一漏电极以及第二源电极和第二漏电极,第一源电极和第一漏电极分别耦接至第一半导体层的两个端部部分,第二源电极和第二漏电极分别耦接至第二半导体层的两个端部部分。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29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80000952.1

    申请日:2021-04-27

    Inventor: 黄耀 程羽雕

    Abstract: 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衬底基板、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区域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二类型像素电路。第一显示区位于第二显示区的至少一侧。多个第二类型像素电路包括多个第一结构的像素电路和多个第二结构的像素电路。多个第一结构的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二区域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通过第一组导电线连接。多个第二结构的像素电路中的至少一个像素电路与多个第二区域发光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发光元件通过第二组导电线连接。第二组导电线的长度大于第一组导电线的长度。

    显示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2936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1910952131.2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数据线,位于基底上方的第一层间绝缘层上;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位于第二层间绝缘层上,第二层间绝缘层覆盖第一数据线;以及多个像素。多个像素之中的第一像素包括:显示元件,包括像素电极、对电极以及位于像素电极与对电极之间的中间层,第二电源线连接到对电极;以及驱动薄膜晶体管,位于基底与显示元件之间,并且包括驱动半导体层、驱动栅电极、驱动源电极和驱动漏电极,第一层间绝缘层覆盖驱动栅电极,并且第一电源线连接到驱动源电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27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18980.0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包括导电层,导电层包括导电线;隔离结构,隔离结构包括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均围合形成隔离开口,多个第一隔离部和多个第二隔离部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发光结构,与隔离开口位置相对设置;导电线电连接至少两个第一隔离部,和/或导电线连接至少两个第二隔离部。导电线将多个第一隔离部相互电连接形成通路,和/或,导电线将多个第二隔离部相互电连接形成通路,以降低第一隔离部和发光结构所构成的电路的电阻值以及降低第二隔离部与发光结构所构成的电路的电阻值,提升抗干扰性能,从而增强发光结构中接入的信号电压的稳定性。

    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显示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27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119081.7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可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显示面板;以及数据驱动器电路,所述数据驱动器电路配置成经由数据线向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数据信号。在所述显示面板中设置有栅极驱动器电路,所述栅极驱动器电路配置成经由栅极线向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栅极信号。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具有所述栅极驱动器电路的栅极区;以及像素电路层,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具有像素区的有源区以及在所述有源区的周围的非有源区,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一个设置在所述像素区中。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发光二极管、配置成向所述栅极驱动器电路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线以及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时钟线之间的屏蔽图案。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28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226705.X

    申请日:2022-03-09

    Inventor: 汪亚民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衬底、氧化物有源层、绝缘层以及补氢层,氧化物有源层设置于衬底上,氧化物有源层包括半导体部和设置于半导体部两侧的导体部,绝缘层设置于氧化物有源层上;补氢层设置于绝缘层上,补氢层具有多层,其中,多层补氢层包括至少一第一补氢层,第一补氢层中的原子百分比氢含量大于等于10%。通过在氧化物有源层的上方设置第一补氢层,且第一补氢层中的原子百分比氢含量设置为大于等于10%,当对第一补氢层进行热处理时,会使得与氢连接的连接键断裂,从而使得氢在膜层之间来回运动,从而致使氧化物有源层的导体部导体化,无需再采用掺杂工艺来使得导体部导体化,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

    OLED显示面板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44706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210048785.4

    申请日:2022-01-17

    Inventor: 涂爱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该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之上的像素定义层和位于像素定义层的像素开口内的发光器件、位于发光器件之上的光增益层、位于光增益层之上的封装层、以及位于封装层之上的彩色滤光层;其中,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层、位于阳极层之上的发光功能层、位于发光功能层之上的阴极层;阳极层的端部的阳极坡上均设置有黑色光阻层;由于本发明通过用黑色光阻层覆盖阳极坡,避免阳极坡对外界光的色散,从而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一种内嵌式的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526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011525914.1

    申请日:2020-12-22

    Inventor: 陈宇怀 黄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的面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制作第一透光导电层和栅极金属层,制作第一绝缘层;去除基板区上第一绝缘层,去除透光电容区上的上部分第一绝缘层;去除第一透光导电层和栅极金属层;灰化处理第一绝缘层,蚀刻栅极金属层,去除第一绝缘层;制作第二绝缘层;制作有源层;制作第二透光导电层和源漏极金属层,制作第三绝缘层;去除基板区以及有源层中部上方的第三绝缘层;去除透光电容区上的上部分第三绝缘层;去除第二透光导电层和源漏极金属层;去除第三绝缘层;蚀刻源漏极金属层;去除第三绝缘层。通过增设透光电容区,使发光层可以不设空白避让区,光线直接从透光电容区射出,从而可以缩小单个像素面积,提高显示区域开口率。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460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8578.9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透光区和非透光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透明基板;光路调整层,位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第一调光结构,所述第一调光结构用于将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光路调整层一侧入射至所述非透光区的入射光传播至所述透光区;驱动电路层,位于所述光路调整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各所述像素电路分别位于所述非透光区,多个所述像素电路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对应与多个所述第一调光结构在所述透明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上述显示面板的透视效果较好。

    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46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7983.9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本申请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阳极层后,通过在第一阳极层内形成初始阳极开口,再在初始阳极开口内形成阳极结构,并使阳极结构与剩余的第一阳极层之间具有阳极开口,在保留了阳极层的开口的同时缩减了阳极层开口的尺寸,之后再于第一阳极层和阳极结构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阴极层,以使阴极层与第一阳极层和阳极结构搭接,在阴极层与第一阳极层和阳极结构的有效搭接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由于本申请中阳极开口的尺寸较小,进而可缩减整体搭接面积,进而缩减显示面板边框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