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沥青多级氧化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8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994829.8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沥青多级氧化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具体是以煤沥为原料,首先在空气中进行预氧化,之后用高铁酸钾溶液作为氧化剂进行一次氧化,再用双氧水进行二次氧化制备碳量子点。本发明使用空气、高铁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等氧化剂代替浓硫酸,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绿色环保安全性高;所用碳源是煤沥青,廉价易得;制备的碳量子点具有水溶性好,碳量子点产率及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点。

    一种双光子耦联的镍钴硫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39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50031.9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光子耦联的镍钴硫基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管式炉中将三聚氰胺放入坩埚中密封煅烧形成块状的g‑C3N4,再将其通过研磨形成粉末;将柠檬酸和乙二胺的混合液进行水热形成NCQDs;将泡沫镍放在镍源、钴源和硫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使其表面生长均匀的NiCo2S4纳米片;再将NiCo2S4/NF放入含有g‑C3N4和NCQDs的乙二醇水溶液中进行水热,生成NiCo2S4@g‑C3N4@NCQDs/NF纳米复合结构。本发明以多孔结构泡沫镍为基底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利用NiCo2S4与g‑C3N4和NCQDs之间匹配的光学带隙结构以及优异的传输特性,为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提供了良好的方案,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在1 A g‑1电流密度下,光照工况的比电容达到2836 F g‑1,是未经光照的1.47倍。

    具有SOD酶活性的铜单原子碳点纳米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03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7236.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许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SOD酶活性的铜单原子碳点纳米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具有SOD酶活性的铜单原子碳点纳米酶,通过在氮掺杂碳量子点表面负载铜单原子获得,所述铜单原子以Cu2+的形式分散在氮掺杂碳量子点表面。本发明中氮掺杂碳量子点表面存在多种不对称C和N位点,而N的存在有利于促进Cu2+分散,减少Cu2+团聚,通过N与Cu2+配位,实现稳定的Cu2+的原子级分散,确保了本发明的具有SOD酶活性的铜单原子碳点纳米酶的高活性、稳定性和金属经济性。

    一种含有i-motif的DNA表面修饰的碳量子点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993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055185.6

    申请日:2024-08-02

    Inventor: 邓涛 程祥淑 周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i‑motif的DNA表面修饰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碳点是先合成碳点之后,再进一步进行DNA的修饰。其制备方法是:将苯二胺溶于聚合物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将溶液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内胆中,然后将内胆置于不锈钢高压釜中,在马弗炉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待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然后用含有i‑motif的DNA作为交联剂与CDs聚合,待聚合反应结束后,将上述溶液冷冻干燥后,取出溶液放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纯化,透析结束后得到DNA‑CDs。然后将其进行仿生化处理,得到本发明MV‑DNA‑CDs。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载体产率高、稳定性好,同时具有响应性和靶向性,可用于肿瘤的精准治疗。

    用于光电阴极还原体系的碳量子点电解质溶液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171831.4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阴极还原体系的碳量子点电解质溶液,其是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所用原料成本低廉、简单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合成的碳量子点水溶液可直接作为光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中的电解质溶液使用。与传统电解质溶液相比,本发明的碳量子点电解质溶液明显促进了光电化学阴极还原体系的光电化学活性,且可选择不同的前驱体合成不同的碳量子点水溶液,实现水分解制氢、氧气还原制备双氧水等多种功能,同时体系稳定性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