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0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2686.8
申请日:2024-07-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8F236/08 , C08F236/20 , C08F8/04 , C08F4/70 , C08L15/00 , C08L91/00 , C08K3/06 , C08K3/22 , C08K5/098 , C08F236/06
摘要: 一种半氢化生物基萜烯与共轭二烯多元无规共聚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烯烃催化聚合及氢化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氢化橡胶材料通常不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和机械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弹性体由共轭二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和生物基萜烯单体中的至少一种共聚并氢化而成,氢化度为40~55%。本发明以生物基萜烯和共轭二烯单体共聚,之后在对其进行加氢处理,并对加氢过程进行控制,最终得到只有一半氢化度的生物基半氢化弹性体,这种弹性体因为具有较长侧链,同时又只有一半的氢化度,因此具备弹性体和塑料的全部性能,这种弹性体具备优秀的机械性能、耐候性及防滑性,整体制备过程简单且产率高,极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878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6210.9
申请日:2024-08-13
申请人: 恒河(南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戊二烯树脂的催化加氢方法,涉及苯乙烯改性树脂的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原料预处理:将由双环戊二烯原料与有机溶剂组成的物料混合后连续地通过预热反应器、聚合反应器和保温反应器依次进行预热;树脂高压加氢:将苯乙烯、双环戊二烯、催化剂和溶剂加入反应釜中混合,抽真空、氮气置换进行热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双环戊二烯改性树脂液,之后降温冷却。本发明通过对树脂加氢催化剂性能的比较,筛选出活性高、稳定性好的间歇加氢催化剂,以加氢转化率和树脂的软化点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溶剂的筛选、工艺条件的考察以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加氢工艺条件,此条件下树脂的加氢转化率维持在93%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00774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80041518.3
申请日:2020-06-25
申请人: 韩华思路信株式会社
IPC分类号: B01J27/043 , B01J35/64 , B01J35/61 , B01J35/70 , B01J35/30 , B01J35/50 , C08F8/04 , C08F240/00
摘要: 本发明在制备包含镍作为活性物质的氢化催化剂时,使用铜和硫作为促进剂,从而能够容易地对镍进行还原。尤其是,包含高含量的镍,并包含特定范围的氧化硫和氧化镍,从而能够提供催化剂的活性度高且对于烯烃的选择性还原度更高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19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2090.2
申请日:2024-06-27
申请人: 山东凯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F240/00 , C08F8/04 , B01J19/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环加氢石油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釜式生产双环加氢石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稀释:以双环热聚石油树脂和溶剂按比例混合,之后将其泵入加入催化剂的反应釜内,在一定氢气压力下进行加氢反应;加氢反应:加氢反应为釜式内外双循环连续反应,反应搅拌形式为内吸式循环,外循环采用膜式分离技术,加氢反应后的树脂溶液通过高压循环泵,不断打入膜分离器,进行固液分离;进行真空蒸馏,进一步提纯精制树脂,得到双环加氢石油树脂。本申请产品溴值可达0.5‑1.3,加氢程度高,热稳定性好,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19011.6
申请日:2024-06-24
申请人: 广东众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01D3/00 , C08F8/04 , C08F236/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化丁腈橡胶的间歇生产设备和间歇生产方法,涉及氢化丁腈橡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加氢反应系统、促进剂脱除系统、金属脱除系统、抗氧剂掺混系统、胶液浓缩系统,加氢反应系统包括溶胶釜、混配缓冲罐和喷射流加氢釜;促进剂脱除系统包括闪蒸缓冲罐和伞板胶液脱气塔;胶液浓缩系统包括刮板蒸发器、脱挥机进料闪蒸罐和双螺杆脱挥机。本申请采用喷射流加氢釜进行氢化反应,缩短反应时间,采用伞板胶液脱气塔高效脱除助溶促进剂,提高后续脱催塔填料寿命,并在双螺杆脱挥机加入脱气剂协助胶液中溶剂的脱除,显著降低氢化丁腈橡胶产品的VOCs,可以有效优化氢化丁腈橡胶间歇生产工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49079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195352.8
申请日:2022-09-28
申请人: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8/04 , C08F8/44 , C08F8/32 , C08L27/18 , C08L29/10 , C08J5/22 , H01M8/1039 , H01M8/102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抗氧化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如下式(I)结构,其将酚羟基引入到全氟磺酰氟树脂中,酚羟基中的H质子容易被自由基夺取,阻止了自由基的链反应,同时形成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可以与其它的自由基反应,从而作为自由基反应的终结者而阻止或减缓树脂的氧化,有效提高树脂的抗氧化性。#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103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80014589.9
申请日:2021-02-12
申请人: 莱恩卡本德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F232/08 , C08F244/00 , C08F212/08 , C08F8/04 , C09J123/02 , C09J123/08 , C09J145/00 , C08F2/0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烃树脂,其通过将包含环状二烯烃化合物的环状二烯烃组分与包含茚和/或C1‑4烷基茚的芳烃组分热聚合而获得,其中该烃树脂的多分散指数(PDI)为1至小于2.3。本发明还涉及烃树脂的生产方法,其中将包含茚和/或C1‑4烷基茚的芳烃组分和包含环状二烯烃化合物的环状二烯烃组分的单体混合物加热至至少180℃的聚合温度以进行聚合,以得到包含烃树脂的产物流,其中将包含源自环状二烯烃化合物的单元和/或源自芳烃组分的单元的低聚物从产物流中分离并返回到单体混合物中。最后涉及氢化烃树脂、其制备方法以及烃树脂和氢化烃树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1100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811249110.6
申请日:2018-10-25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F240/00 , C08F8/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多段连续聚合的方式来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物料浓度和物料分布的均匀性,使得到的石油树脂聚合液中凝胶等杂质的含量满足加氢反应要求。此外,聚合后将石油树脂聚合液通过选用适宜的催化剂床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将石油树脂聚合液中的微量双烯烃直接聚合,去除石油树脂加氢的毒物,得到的石油树脂可直接进行加氢反应。本发明提供的双环戊二烯加氢石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反应收率,同时防止凝胶等杂质的生成,减少微量双烯烃等杂质的含量,改善后续加氢反应催化剂的寿命和加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3725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011107363.7
申请日:2020-10-16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
IPC分类号: C08F6/00 , C08F8/04 , C08L53/02 , C08F29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催化加氢胶液中残余镍的脱除方法,该方法是在采用有机镍系催化剂催化加氢所得氢化苯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胶液体系中加入席夫碱类化合物进行反应,生成镍‑席夫碱配合物沉淀,固液分离。该方法是利用席夫碱类化合物与催化剂中镍离子接触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镍离子失去催化作用,且易从胶液中沉淀下来,然后再用过滤或离心沉降等物理方法将钝化过的催化剂残留物从胶液中分离脱除,所得氢化生胶中镍含量小于10mg/kg,使得苯乙烯‑共轭二烯共聚物满足光纤油膏和润滑油等行业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5412.2
申请日:2024-04-22
申请人: 范钦柏
发明人: 范钦柏
IPC分类号: C08F8/00 , H01M8/1018 , H01M8/1069 , C08F8/44 , C08F8/30 , C08F8/04 , C08F8/36 , C08J5/22 , C08L53/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主链含有苯环的聚合物和/或主链含有取代苯环的聚合物进行氢化,得到氢化后的聚合物;所述取代苯环的取代基选自硝基和/或氨基;S2)将所述氢化后的聚合物经季铵化反应或者磺酸化反应,得到离子交换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氢化反应除去离子交换聚合物中的C=C双建,同时引入季铵官能团传导氢氧根离子或引入磺酸官能团传导氢离子,从而使得到的离子交换聚合物在实现无氟化的基础上提高了其在电化学器件中的氧化还原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