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钢热镀锌的还原退火炉

    公开(公告)号:CN118360472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0550493.X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带钢退火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用于带钢热镀锌的还原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以及设置在进料端的进料辊和设置在退火炉本体出料端的出料辊,还包括:传输单元,设于退火炉本体内,用于使带钢在退火炉内输送并分别依次进行退火还原处理;传输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辊,设于退火炉本体的底部且相对设置,第一输送辊沿着退火炉本体的长度方向等距设有多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退火炉本体内输送辊出现结瘤物质后,需要停炉检查并更换输送辊而影响带钢退火还原反应的问题,实现了及时替换下结瘤的输送辊并保持带钢正常运行提高带钢退火还原处理的效率。

    一种加工罗茨鼓风机叶片的表面镀锡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053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4416.X

    申请日:2024-10-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镀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加工罗茨鼓风机叶片的表面镀锡设备及方法,针对罗茨鼓风机的叶片容易被沾染油污、锈蚀、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时,不经处理,镀锡后锡层容易脱落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靠近两端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板,且两块支撑板的上表面靠近中部处均开有滑槽,两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滑动连接有连杆块,且两块连杆块相邻一侧转动连接有同一根挂杆,所述连杆块的底端靠近中部处焊接有槽块,且槽块和滑槽相适应。本发明通过设置刷毛,对转子叶片进行刮擦,去除所有油污、锈蚀、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提高镀层的附着力。

    一种镀铝合金铜工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62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60239.1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铝合金铜工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镀铝合金铜工件包括铜工件基底,包覆于铜工件基底上的铝合金镀层;所述铝合金镀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硅:0.1%~13.0%,镁:0.3%~5.0%,稀土元素:0.1%~0.4%,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稀土元素包括质量比1:25~2:1的铈和镧。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清洗铜工件基底,放入助镀剂中,取出,烘干,预热,放入铝合金液中进行热浸镀,得到镀铝合金铜工件。该镀铝合金铜工件同时具备铜材料导电性能好、易焊接、接触电阻低以及铝材料质量轻、成本低的优点,能简单实现铝线和工件的安全连接。

    一种紫铜丝的涂覆装置以及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43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14713.5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铜丝的涂覆装置以及方法,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储液箱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储液箱的内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撑腿均与储液箱连接,两个支撑腿的内侧拆装设置有转动导轮;津液槽盒,所述津液槽盒安装于支撑腿的内侧,且津液槽盒的内底部设置有定位板,津液槽盒的内部设置有涂覆海绵板,且涂覆海绵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板相适配的定位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位传感器能够对储液箱内部的助焊剂液体进行监测,以便在助焊剂不足时,及时报警,方便及时补充助焊剂,确保涂覆的正常进行;利用定位板与定位槽的配合增加涂覆海绵板放置时的定位。

    一种低屈服强度深冲的镀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2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4426.5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屈服强度深冲的镀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镀锌带钢技术领域,所述低屈服强度深冲的镀锌材料包括热压卷和热压卷外的镀锌层;所述热压卷中,碳≤0.002%,硅:0.008‑0.012%,锰:0.08‑0.12%,硫:0.008‑0.012%,磷:0.008‑0.012%,钛:≤0.04%;余量为铁。本发明通过对热压卷的制备工艺的调整、镀锌工艺的调整,镀锌的光整工艺和拉矫工艺的调整,在保证表面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将镀锌板的屈服强度降到了170MPa以下,满足了镀锌板的性能要求。本发明的工艺步骤简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小幅度调整即可,无需另外购买仪器或原料,通过较小的工艺调整成本即可获得明显的效果,使得屈服强度得到显著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