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激光输出装置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890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215399.3

    申请日:2025-02-26

    Inventor: 王伟 王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路激光输出装置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前述装置包括多个双路激光器、多级偏振控制单元、多级偏振合束单元及倍频单元;双路激光器用于输出两束具有相同偏振态的基频光;偏振合束单元包括一个1/2波片和一对偏振片,偏振片具有相同的透射偏振方向,分别设置于1/2波片的输出端和另一束基频光的输出端,用于将两束正交偏振态的基频光合束;偏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Q开关,用于在外部时序控制下选择性地旋转激光偏振态,使合束后的激光具有相同的偏振态;偏振控制单元与偏振合束单元交替设置,构成多级光束整形结构,用于使多个双路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最终同轴输出;倍频单元设置于同轴输出光路上,用于进行倍频转换并实现频率分离输出。

    基于双螺旋点扩散函数的单相机三维粒子追踪测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70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43612.8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螺旋点扩散函数的单相机三维粒子追踪测速方法及系统,测试方法包括:激发待测流场中的示踪粒子;对粒子散射光进行双螺旋相位调制;对双螺旋粒子的角度‑深度关系校准;采集流场粒子的原始图像序列;对原始图像序列进行三维粒子场重建;对三维粒子场进行三维粒子速度场求解;输出高精度三维速度场。本发明的测试方法通过对粒子散射光进行双螺旋相位调制,利用调制后两个波瓣的角度信息确定粒子深度,实现单个相机的粒子三维定位,进而实现了单相机的三维流场粒子追踪测速。相较于单光场相机三维粒子追踪测速技术,提高了空间分辨率。相较于三孔掩膜三维粒子追踪测速技术,提高了光利用率。适用于三维流场的高精度速度测量。

    一种水槽式清洗机的可视化综合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6150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011293469.0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清洗机可视化综合试验装置,包括储水装置、电机、主轴、叶轮、导流装置、蜗壳、连接螺栓、弯管、挡板、PIV测量系统。叶轮位于蜗壳和导流环的内部,叶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上并随主轴旋转,电机与储水装置的试验段连接,储水池顶部开放,蜗壳的出口段通过连接螺栓与储水装置的出水管连接,叶轮、蜗壳、导流装置、储水装置、挡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实现水槽式清洗机各过流部件内部流动的可视化。试验过程中,可更换不同的叶轮、导流环和蜗壳模型,满足完全浸没的测量需求,利用挡板防止液面的波动,实现了清洗机内部流场的PIV测量,同时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拍摄,更加准确、更加灵活、更加全面的掌握清洗机内流场的流动规律。

    基于PIV的双风轮机组尾流的锁相测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348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053850.9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PIV的双风轮机组尾流的锁相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风洞平台上设置双风轮机组的缩比模型和PIV测量系统,缩比模型包括电机和联轴器;在联轴器外部的区域内设置一个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包括两个检测面板;调整每个联轴器的顶丝,其中,调整后的顶丝随联轴器旋转至对应的转速传感器时,切割两个检测面板之间的检测区域;将转速传感器的信号线与PIV测量系统的信号传输接口连接,向每个转速传感器和PIV测量系统供电;在顶丝切割转速传感器时的检测区域时,将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发送至PIV测量系统,驱动PIV测量系统拍摄图像,对缩比模型的尾流进行测量。该方法降低了双风轮机组尾流的锁相测量的难度和成本。

    一种管道流动传质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39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542171.6

    申请日:2023-05-15

    Inventor: 张凯 韩星 胡常旭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流动传质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该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粒子跟踪测速方法PTV获得示踪粒子轨迹信息,获得短迹线流场图;步骤S2,采用流程图编译算法,获得涵盖目标时间步长的全流程长迹线流场图;根据延长后的示踪粒子轨迹信息包含的时间和位置信息对示踪粒子进行分类;利用全流程长迹线流场图,计算每条迹线示踪粒子的停留时间PRT,根据轨迹分类里每一类轨迹路径的示踪粒子停留时间,可以计算出每一时刻示踪粒子PRT的大小和位置分布,获得该示踪粒子的来源信息,反映流体混合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测量出单一主流管道的传质特性,使得到的粒子停留时间信息和耗尽比等参数更加准确。

    一种天然气内流场测试用示踪粒子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5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0477402.0

    申请日:2021-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内流场测试用示踪粒子加注装置及加注方法。该示踪粒子加注装置包括粒子发生单元和粒子加注单元;粒子发生单元包括混合腔,混合腔设置有示踪剂添加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粒子加注单元包括环道组合加注模块、天然气分流器和加注管线;环道组合加注模块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游天然气管道连接,具有环形侧壁,且其内径与天然气管道的内径一致;环形侧壁上均匀设置有三个以上加注喷嘴,加注喷嘴的出口端面与天然气管道的内壁面齐平,出口方向与所在环形侧壁处切线垂直,并朝向环形内部;天然气分流器的上游一端与混合腔的出气口连通,下游一端通过加注管线分别与加注喷嘴连通;每个加注喷嘴对应的加注管线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