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1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4320.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50/533 , H01M50/536 , H01M4/70 , H01M4/1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电芯及用电设备,该电极组件包括极性相反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一粘接件,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分别设置于第一集流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活性物质层和第二活性物质层、第一极耳。第一集流体的第一单面空箔区的第一表面裸露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凹槽。第二表面与第一单面空箔区相对的区域被第二活性物质层覆盖。第一极耳容置于第一凹槽,且至少部分与第一表面接触。第一极耳设置有第一孔,第一粘接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孔内,第一粘接件连接第一极耳和第一单面空箔区。使得第二活性物质层的体积更大,设置有此电极组件的电芯的能量密度更大;使得第一极耳与第一集流体的连接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193814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47209.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武汉纺织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高性能锌负极三维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种柔性高性能锌负极三维集流体,包括柔性三维基底和通过化学镀方式原位生长在柔性三维基底上的铜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柔性三维基底清洗、敏化处理得活性基底;将活性基底浸入含铜盐的化学镀溶液中,搅拌并加入还原剂,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清洗并干燥,得到柔性三维集流体。本发明采用化学镀的方法,用非导电柔性基底制备出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能抑制枝晶生长的三维柔性锌负极集流体,可显著降低电池的形核过电位,均匀化电场,延长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76369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243815.3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50/536 , H01M50/5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制备方法、电池及电子设备。该极片包括:复合集流体,包括基体层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复合集流体设置有极耳槽位,所述极耳槽位包括与极耳连接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敞口;第一金属片,用于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一侧覆盖所述敞口,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电导通;第二金属片,用于在所述第二金属层远离所述基体层的一侧覆盖所述敞口,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电导通;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均与所述极耳电导通。本申请实施例在极片的极耳槽位设置敞口,有利于极耳与复合集流体两侧金属层的电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08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527366.3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浙江顶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70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钠离子电池用涂碳铝箔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涂碳铝箔包括铝箔、涂敷在铝箔表面的涂层和位于铝箔与涂层间的钠系粘合材料,并提供了具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铝箔与涂层的粘附问题,利用铝箔表面的粗糙结构配合海藻酸钠的粘附凝胶特性,提升涂层与铝箔的结合力,保证电池性能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178724.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赣州旭航诚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25 , H01M50/109 , H01M50/153 , H01M50/166 , H01M50/112 , H01M50/533 , H01M50/528 , H01M50/503 , H01M50/538 , H01M50/559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盖板和装载体,所述装载体内部空间等分设置有多个子空间,每个所述子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充放电的集流件,所述盖板上连接有集合模块,所述装载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电区,多个所述集流件均与所述导电区连接,每个所述集流件上均设置有一个极耳;所述集流件用于充放电;所述集合模块使得多个所述集流件相互形成并联结构。该种锂电池结构能够减小锂电池结构的内阻,减小发热量,延长使用寿命,节约电池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1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80073939.1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nventor: 古贺英一
IPC: H01M4/64 , H01M4/70 , H01M4/80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 H01M50/531 , H01M50/557
Abstract: 本公开的电池,具备并联电连接的多个单元,所述多个单元分别具有:正极层;负极层;与所述正极层或所述负极层接触的集电体;以及配置于所述正极层与所述负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集电体的侧面包含从所述电解质层露出的露出部分和被所述电解质层遮蔽的遮蔽部分,所述遮蔽部分的面积大于所述露出部分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02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44170.7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闫家肖
IPC: H01M50/533 , H01M50/536 , H01M4/70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片组件、制造极片组件的方法及电化学装置,极片组件包括极片和极耳,极片包括活性物质层和集流体,集流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集流体设置有通孔,通孔自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活性物质层叠置于集流体;极耳包括本体和铆接部,本体设置有贯穿孔,铆接部包括轴部和端部,轴部的一端连接于贯穿孔的边缘处,端部连接于轴部的另一端,本体抵接集流体的第一表面,轴部穿设于通孔,端部抵接于集流体的第二表面;沿活性物质层叠置于集流体的方向,贯穿孔在第一表面投影的面积为A,并且满足:1mm2≤A≤3mm2。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能提升极片与极耳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54207.4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93 , H01M4/66 , H01M4/78 , H01M4/70 , H01M50/533 , H01M50/536 , H01M50/58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极片、电极组件及电化学装置。极片的集流体包括支撑层、以及设置于支撑层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集流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凸部;活性物质层设置于第一主体部;第一极耳单元局部通过第一焊印焊接于第一凸部的第一导电层;第二极耳单元局部通过第二焊印焊接于第一凸部的第二导电层;绝缘部件设置于第一凸部且覆盖第一焊印和第二焊印,绝缘部件沿第三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一极耳单元,且绝缘部件沿第三方向的宽度大于第二极耳单元的宽度。绝缘部件在第三方向上能够覆盖第一极耳单元和第二极耳单元,避免绝缘部件受热收缩暴露第一极耳单元和第二极耳单元,导致极片内部短路,以提升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48482.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70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10/659 , H01M10/654 ,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8 , C08L83/07 , C08L83/05 , C08L83/04 , C08K7/26 , C08K3/34 , C08K3/00 , C08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稳定性高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包括复合集流体以及涂覆在复合集流体至少一表面的正极活性材料涂层;所述复合集流体包括第一铝箔层、第二铝箔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铝箔层与所述第二铝箔层之间的耐热缓冲材料层;所述耐热缓冲材料层为陶瓷化硅胶泡棉,所述耐热缓冲材料层的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梯形凸起,所述第一铝箔层和所述第二铝箔层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梯形凸起相嵌合的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凸起的横截面宽度由内而外逐渐增大,所述梯形凹槽的横截面宽度由内而外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铝箔层与第二铝箔层之间通过梯形凸起与梯形凹槽的配合形成互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具有优异热稳定性、高界面粘结强度和高机械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77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80037426.1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包含:碳质集电器;设置在所述碳质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孔聚合物层;和设置在所述多孔聚合物层的上表面上的锂类材料层。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可以具有改善的伸长率、拉伸强度和弹性。另外,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的二次电池可以具有改善的循环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