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7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82923.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江苏红豆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50/103 , H01M50/112 , H01M10/615 , H01M10/613 , H01M10/654 , H01M10/647 , H01M50/4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电芯壳体及热量传导方法。该方形电芯壳体包括侧壳、底封盖和端盖。底封盖安装在侧壳的一端。端盖安装在侧壳的另一端。侧壳、底封盖和端盖合围成用于布设卷芯的放置腔。放置腔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放置腔进行分隔,形成多个用于容纳卷芯的放置单元。隔板与底封盖的内侧相连。隔板上设置有槽孔。槽孔沿着从底封盖向着端盖的方向延伸。槽孔在隔板上呈线性阵列排布。该方形电芯壳体利用隔板起到热量传导作用,在放置腔中卷芯与隔板形成热量交换,优化了现有的电池壳体,提高了壳体的导热能力,进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178724.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赣州旭航诚新能源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3 , H01M10/0525 , H01M50/109 , H01M50/153 , H01M50/166 , H01M50/112 , H01M50/533 , H01M50/528 , H01M50/503 , H01M50/538 , H01M50/559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扣式锂电池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盖板和装载体,所述装载体内部空间等分设置有多个子空间,每个所述子空间内均设置有一个用于充放电的集流件,所述盖板上连接有集合模块,所述装载体的底部设置有导电区,多个所述集流件均与所述导电区连接,每个所述集流件上均设置有一个极耳;所述集流件用于充放电;所述集合模块使得多个所述集流件相互形成并联结构。该种锂电池结构能够减小锂电池结构的内阻,减小发热量,延长使用寿命,节约电池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8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724569.6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61 , H01M10/625 , H01M5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模块。蓄电模块具备多个电极体及壳体。壳体具备底部、周侧壁部、盖部及至少一个间隔壁部。底部在第二方向上位于多个电极体的一侧。间隔壁部与底部及周侧壁部一体成形。间隔壁部位于相互相邻的多个电极体彼此之间。底部、周侧壁部及盖部分别具有树脂层及屏障层。树脂层由树脂组合物构成。屏障层层叠于树脂层。屏障层具有比树脂层低的透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676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80006160.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112 , H01M50/503 , H01M50/531 , H01M50/147 , H01M50/183 , H01M10/12 , H01M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装置。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电极组件与封装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封装构件包括基体与第一导电连接件。基体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电极组件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第一导电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收容槽的槽壁内的中间部。第一导电连接件通向至少两个第一收容槽。该电池模组通过一基体对各电极组件进行封装,使电极组件的极耳收容于基体内部。电池模组可降低目前市场上电池的极耳裸露在封装结构之外,进而导致电极组件的极耳容易在电池组内其他结构作用下发生变形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0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0463539.5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3 , H01M50/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主壳体与顶封体,顶封体与主壳体连接,主壳体具有带开口的第一容纳腔,顶封体具有与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纳腔;电芯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中,电芯连接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穿过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至第二容纳腔中,从第二容纳腔伸出,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容纳腔中的部分为直线条状,减少极耳在第一容纳腔中的弯折,减少极耳弯折后形成的应力集中点与内部卷芯的接触,减少对卷芯造成的损伤,减少内部短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497437.6
申请日:2023-11-11
Applicant: 双澳储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IPC: H01M50/682 , H01M50/11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补换液构件、锂离子电池及其补换液方法。当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中,出现缺液的情况,可以通过该补换液构件向锂离子电池内注入电解液。补换液构件包括补换液构件主体、电解液流通管段以及封堵件;补换液构件主体用于固定在外壳上,且补换液构件主体上开设有与外壳内腔贯通的第一通道;电解液流通管段的一端固定在补换液构件主体上,且与第一通道贯通;电解液流通管段的另一端用于与外壳内腔的电解液区连通;封堵件用于从外壳外侧封堵第一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249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07174.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江苏超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宁
IPC: H01M50/112 , H01M50/503 , H01M50/507 , H01M50/509 , H01M50/244 , H01M50/213 , H01M10/42 , H01M50/103 , H01M50/531 , H01M50/15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系统及串并联方法,其中电池包括:两个集流片、圆柱形卷心极组、方形壳体和方形盖板;两个集流片,分别设置在圆柱形卷心极组的底部和顶端;圆柱形卷心极组和集流片,均设置在方形壳体中;方形盖板,与方形壳体的开口契合,方形盖板设置在方形壳体的开口处并与方形壳体可拆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电池系统及串并联方法,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173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98779.3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 H01M10/613 , H01M10/654 , H01M50/112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所述电池包括电芯和用于容置电芯的外壳;电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内层设置于第一间隙,第一内层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储存消防介质的第一腔;第一内层与电芯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二内层设置于第二间隙;第二内层与第一内层之间形成用于储存补锂介质的第二腔;第二内层与电芯之间形成用于储存电解液的第三腔;第二内层被配置为当第三腔内超过第一压强时破裂;第一内层被配置为当第二间隙内超过第二压强时破裂,第一压强小于第二压强;在循环末期,外壳内部的多个内层逐级破裂,补锂介质和消防介质依次进入内部接触电芯,电池循环寿命更高,安全性能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273248.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50/209 , H01M50/112 , H01M10/42 , H01M50/627 , H01M50/512 , H01M50/609 , H01M50/618 , H01M5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电池的制作方法、半成品单体电池及大容量电池,该方法通过制作多个未注入电解液的半成品单体电池,并将其并联后放置入一个箱体内,对箱体进行密封,再向箱体内注入电解液,使得各半成品单体电池内腔的电解液和箱体内的电解液处于一个电解液体系下,之后执行化成操作,完成大容量电池的制作。与现有大容量电池制作方法相比,减少了对各单体电池注液、封口、化成的工序以及对单体电池进行二次开包的工序,大大提升了大容量电池的制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55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39866.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江西鸿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永章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27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4 , H01M10/655 , H01M10/6554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50/103 , H01M50/112 , H01M50/119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芯部自散热电池模组,包括壳体、若干电芯单元和若干导热件,壳体具有腔体,壳体为散热拉铝;电芯单元布置在腔体内,每个电芯单元包括若干正极极片、若干隔膜和若干负极极片,隔膜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导热件位于相邻两电芯单元之间,且与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同轴向设置,且导热件的轴向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焊接固定。本发明先借助导热件将电芯的内部热量导出至散热拉铝壳体,再将热量导出,降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温度,减小电芯单元之间的热量累积,降低模组中电芯单元的温差,实现高效散热,有效提升电芯的放电容量和延长使用寿命,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有效提高新能源车和储能柜的安全性。
-
-
-
-
-
-
-
-
-